高复发性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现状分析
经尿道电切术(TURBT)是治疗高复发性膀胱肿瘤(以浅表性膀胱肿瘤为主)重要术式,已适用于复发性、早期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临床上还常通过二次电切降低复发率。TURBT是一种腔内治疗方法,具有无切口、患者痛苦小、手术时间短、可反复手术等有点,但也存在术野不清晰、术后存在诸多并发症等缺点。近年来,经尿道离子电切术技术发展迅速,窄带显像膀胱镜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TURBT切除效用,赋予了TURBT新的生命力。
标签:膀胱癌;高复发性;经尿道电切术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也是泌尿外科最常见恶性肿瘤,居恶性肿瘤第9位,我国是膀胱肿瘤高发国家,95%以上的膀胱癌位于尿路上皮,其中又有90%以上为移行上皮肿瘤,其中又有75%~85%为分化相对较好的表浅性膀胱肿瘤,其恶性程度相对较低,但资料表示具有较高的复发性,5年内复发率可达70%,余生中有45%复发,84%复发者可再复发,其中约有30%患者可进展为浸润性膀胱癌,影响患者预后。经尿道电切术是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的主要方法,是一种内腔镜治疗技术,操作接近生理状态,术中出血、术后感染少,创伤小,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复。高复发性膀胱肿瘤治疗应据肿瘤病理类型、分期、分级、数目、大小、邻近器官受累情况而定,以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性膀胱肿瘤具有严格的适应证、禁忌症,不同患者具体治疗策略、可能获益情况也存在一定差异。本次研究就高复发性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术现状进行概述。
1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适应证与主要处理方法
1.1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预后影响因素与基本处理 TURBT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的”金标准”,常通过术后膀胱灌注巩固疗效,但复发率仍较高。目前被任何的复发预后影响因素包括:①多发肿瘤;②曾复发,特别是在初次手术后3个月内再次复发;③肿瘤长径≥3m;④细胞分级在G2以上;⑤伴有原位癌。根据以上营销因素,大致可将TURBT治疗的表浅膀胱肿瘤预后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三个层次,其中低危者多见于直径<3cm、单发TaG1肿瘤,若为复发,则每年均复发肿瘤数目不高于1个,高危者多发肿瘤、T1G3肿瘤、较大肿瘤、原位癌、复发多次肿瘤,中危者介于高危、低危之间。故TURBT适用于低位、中危者,对于高危者应考虑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经尿道汽化术也可联合该术对周围累及器官进行清扫式切除,目前尚无尿道汽化根治切除膀胱术。
1.2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改进
1.2.1分期扩大 TURBT适用于除多发的低分化浸润癌、原位癌,绝大多数表浅性膀胱肿瘤治疗。早在TURBT发明之初,其便已被应用于T1期表浅性膀胱肿瘤,治愈率可达60%~80%,对于处于Ta期膀胱肿瘤,也可选择性切除,特别是若单发、体积较小,是要配合随访,也可行电切,无需配合膀胱内灌注,预后多较好。
近年來,随着腔镜技术的进步发展,对于复发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也可行TURBT等保留膀胱术式,对于早期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采用TURBT,患者获益也较高。
1.2.2二次电切 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癌主要目的有二:切除肉眼可见肿瘤,将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明确病理分期,即确切分析无法在术前获得,需借助TURBT术完成,后者既是诊断术、又是治疗术。考虑到术者操作难免存在疏漏、肿瘤切除不完全、膀胱癌分期普遍较高、初次手术多数肿瘤分期被低估(约9%~49%)等原因,近年来,越来越的学者认为在首次行TURBT术后4~6w,可再次行电切治疗,可有效降低肿瘤残留、复发风险。
2 经尿道电切术优势与缺陷
2.1经尿道电切术优势 TURBT是一种腔内治疗方法,无需开通通道,经自然腔道(尿道)进入,无切口,患者痛苦小,手术时间段,患者恢复快,可反复手术,且有助于保留膀胱功能。
2.2经尿道电切术优势缺陷 需注意的是TURBT术中排血不易,若术中出血较多,可能干扰术野,操作不当可能引起膀胱穿孔的并发症,甚至可致周围脏器损伤。同时,经尿道手术术后可能引发下尿路症状表现,增加患者不适感。TURBT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电切综合征、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术后出血、尿道狭窄等。
多次电切也存在诸多局限性,主要包括:①同时因术前无明确诊断,上次电切所致瘢痕组织,可能致肌层结构不清晰,增加膀胱穿孔风险;②再次电切可能增加患者痛苦,增加患者经济负担;③多次手术对术者操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经尿道电切术操作要点
目前关于TURBT技巧操作公认的首次电切部位应包含膀胱肌层组织。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表浅性膀胱癌操作要点:①电切前,应充分利用镜头判断肿瘤情况,明确其大小、分布、数目、形态以及与输尿管等周围组织关系,初步判断分期,确定切除范围、顺序;术中应彻底止血,以维持良好的镜下视野;②术中不断以流动水冲洗,以有效裂解脱落癌细胞,降低肿瘤再次种植风险;③应控制膀胱充盈情况,以使膀胱壁维持适宜的厚度、弹性,预防膀胱损伤;委为彻底切除恶性病变组织,应紧贴病变区,烧灼病变位,若暴露不易,可先从一侧开始切除,暴露基底组织;④对于多发肿瘤,应遵循先小后大、先隐蔽后醒目、先易后难原则;⑤术中可按压膀胱前壁,促肿瘤下移切除;⑤若肿瘤生长在输尿管口,可连同输尿管口一般切除,但切除长度不宜过长,同时尽量少用电凝;⑥可缩短割环外延长度、围绕多点电凝法、减少膀胱灌注量、控制电切功率等方法,减轻闭孔神经反射,预防膀胱穿孔。
4 经尿道电切术在高复发性膀胱肿瘤中的应用发展
4.1离子电切术 近年来,经尿道离子电切除逐渐兴起,成为治疗膀胱肿瘤常用术式。离子电切不经过人体,不会影响闭孔神经反射,有助于降低膀胱穿孔风险。同时离子电切对组织表面能量作用低,所产生的温度低,有助于降低热传统,减轻医源性损伤,避免伤及肿瘤周围正常组织。最后,离子电切术止血效果也较理想。
4.2膀胱镜引导 窄带显像膀胱镜(narrow band imaging guided TURBT,NBI-TURBT)被证实可提高肿瘤发现率,鉴别、发现肉眼难见肿瘤,并进行针对性切除,降低残留率,进而抑制复发改善患者预后。有报道称,其可降低膀胱肿瘤电切后1年复发率,对于多次TURBT术中,辅助效果也较好。NBI与白光膀胱镜相比,可较好的确定肿瘤边界指导切除,相较于经验性判断肿瘤边界效果更准确。
参考文献:
[1]魏矿荣,陈振雄,梁智恒,等.中山市1970-1999年膀胱癌发病趋势分析[J].中国肿瘤,2004,41(14):235-234.
[2]邓楠,陈俊星,陈凌武,等.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相关因素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2010,43(3):407-408.
[3]乔羽.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42例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9):1411-1412.编辑/哈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