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豪放派诗词的代表作

来源:一二三四网


豪放派诗词的代表作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人。北宋的大文学家,书画家。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

苏轼是北宋词坛独树一帜的大家,他拓展了词的领域,开创豪放的风格。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着重表达豪迈的思想感情,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liǎo),

雄姿英(yīng)发。

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huā)发(fà)。

人生如梦,

一樽还(huán)酹(lèi)江月。

(长江向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美妙如画,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姿态雄峻。周瑜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三国战场,应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至于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酒献给江山的明月,和我同饭共醉吧!)

辛弃疾,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杰出的词人,21岁时,他参加抗金义军。他多次上书南宋政府恢复中原,都未被采纳,直到晚年,南宋政府才又重新起用他,但仍对他很不重视,年迈的辛弃疾,终于怀着收复中原的宏愿,抑郁地离开人间。

辛弃疾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他的词自由奔放,充满了恢复中原的壮志和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代表作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tiǎo)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huī)下炙 (zhì)。

五十弦翻塞(sài)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dí)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xián)惊。

了(liǎo)却君王天下事 ,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fà)生!

(醉梦里挑亮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乐队演奏北疆歌曲。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已成了白发人!)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韶山冲人。现代,新中国的缔造者,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

毛泽东的诗词风格豪放,气魄宏伟,眼界高远,立意高超,画面辽阔,气势磅礴,充分展示了一代伟人的宽广胸襟和盖世才华。

《沁园春·雪》这首词,是最能体现毛泽东诗词的宏伟气魄的典范作品。这首词,写景则辽阔江山尽收眼底,论史则百代帝王遣上笔端,百余字的篇幅,却能横扩千万里,纵论数百代,其气魄之大,前无古人。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妆素裹,

分(fèn)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

引无数英雄竞引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diāo)。

俱往矣,

数(shǔ)风流人物,

还(hái)看今朝。

(祖国的北方,风光大好,千里大地坚冰封冻,万里长空大雪纷飞。看长城内外,只见一片白茫茫。黄河上游到下游,顿时不见了滚滚的波涛。远山连绵,像一条条银色的长

蛇在飞舞,高原起伏,似一群群白色的大象在奔跑。它们好像要和“老天爷”比胜争高。等到晴天,看那阳光与白雪交相辉映的奇景吧,祖国的河山将格外娇艳动人啊!

祖国的江山这样壮丽美好,引得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稍缺才华风采,唐太宗,宋太祖在文学方面有成就欠高。素称“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只懂得骑马射箭打胜仗。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都过去了,真正有作为、有影响的英雄豪杰,还要看今天的劳动人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