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题(最新)

来源:一二三四网


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题(最新)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确的一项是( )

A.应和(hè) 粗犷(guǎng) 粼粼(lín) 人迹罕至(hàn) .....B.抖擞(sǒu) 坍塌(tān) 狭隘(yì) 翻来覆去(fù) ....C.尴尬(gà) 陋巷(xiàng) 曲肱(gōng) 拈轻怕重(niān) ....D.不愠(yùn) 倜傥(tǎng) 徘徊(huí) 咄咄逼人(duō)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嫩芽 沉寂 淡雅 烦闷 时辰 倾盆飘泼 B.牵挂 依恋 吝啬 激荡 冷漠 咄咄逼人 C.取诀 惨境 澄清 聪慧 凄冷 喜出望外 D.婉转 遗撼 嘹亮 菡萏 憔悴 翻来覆去 3、词语积累——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

B.2016年5月22日,中国3比1力克韩国,捧得羽毛球团体赛尤伯杯冠军,颁奖台上中国女队员个个眉开眼笑。 ....

C.一说到孩子的未来幸福,许多父母便会杞人忧天。 ....D.宋歌灵机一动,想出了好方法,将这道数学题解答出来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队列比赛,使同学们体会到个人服务集体的重要性,也就更加珍惜集体荣誉。

B.美术小组的每一个同学运用自己最喜欢的色彩,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美术作品,来赞美美丽的校园。

C.深受人们喜爱的游泳运动员宁泽涛,被公认是新时代青年的杰出代表。 D.为了发展阳光体育运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学校加快了校园运动器械和操场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1 / 9

5、下面与例句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C.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D.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只有孝敬父母的人,オ是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②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倡导“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③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

④从远古时代的“孝感动天”的舜,到“亲尝汤药”的刘恒、“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真是不胜枚举。

⑤我们国家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孝行”贯穿其发展的各个阶段。 A.③①⑤④② B.①③⑤②④ C.②①③⑤④ D.③①②④⑤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②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③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④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⑤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论语·雍也》) ⑦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⑧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①刘禹锡的《秋词(其一)》中,体现作者对秋天看法与古人不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 9

②《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表明作者身闲志不闲,壮志不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①,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②。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chǎng),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待其酒力醒,茶烟⑤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

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选自《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有删改)

(注)①椽:椽子。②陶瓦:用泥土烧成的瓦。③雉堞圮毁:城墙倒塌毁坏。④公退:公事完毕,回来。⑤茶烟:指烹茶炉火的烟气。⑥齐云、落星、井干、丽谯:都是名楼。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有仙则名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作小楼二间 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陋之有 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被鹤氅 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止于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B.止于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C.止于/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D.止于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4.甲、乙两文表现了怎样的共同情怀或志趣?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葡萄干面包 3 / 9

琦君

①我很爱吃葡萄干面包。每天早上吃一片,再喝一杯鲜牛奶,真觉得其味无穷。

②品尝葡萄干面包的滋味,不只在它的香甜,也不只在它的松软,而是由于吃的时候,想起当年守着母亲,看她眯起眼睛,全心享受葡萄干面包的快乐神情。

③六十年前,哪有现在这样“浑身”布满葡萄干的面包呢?那时一个小圆面包上,只有正中央镶一粒葡萄干,边上偶尔再黏上一两粒,那就是不得了的丰富啦!

④母亲有胃病,很“新式”地要吃“西点面包”。每回长工有事进城,才顺便为她买几个带回来。母亲把它们当宝贝似的收在碗橱里,厨房工作做得正忙,胃里饿得直冒酸水,她就拿出面包咬一口,又放回去。直到饭菜都烧好,她才坐在門槛边那张长凳上,把一双站得疼痛的小脚搁在矮竹凳上,捏着葡萄干面包,看一眼,咬一口,细嚼慢咽地品味起来,但总是把那两三粒葡萄干留到最后才吃。我在她身边转来转去,实在想看那几粒葡萄干,老是问:“妈妈,您为什么还不吃葡萄干呀?”她总是说:“急什么嘛,总要嚼得细细的才补呀!”我说:“才两三粒葡萄干,还补不到牙齿根呢!”母亲笑眯了眼说:“谁说的,葡萄干补血的,补了血,浑身都补了。”

⑤有一回,我实在忍不住流口水,心生一计,忽然一声大喊:“妈妈,面包上有一只苍蝇。”说时迟,那时快,我伸手就把那粒葡萄干剥下塞到了嘴里。母亲笑骂:“你这个馋嘴丫头,欺侮我近视眼。只那么一粒葡萄干你都抢。我做的枣泥糕多好吃,你不去吃,来抢我的葡萄干面包。我是有胃病,不能吃糯米呀!”

⑥我心里也觉得很抱歉,对自己说:往后再也不这样淘气了,一定要把好吃的东西留给妈妈吃。可是从那以后,母亲反倒把葡萄干都剥下来留给我吃。我说:“你自己吃嘛!”她说:“甜的吃多了不舒服。”我有点不信,但还是把她留给我的葡萄吃了。

⑦有一回,老师因为我作文做得好,要奖赏我,问我喜欢什么。我马上说:“葡萄干。”老师给我买来像火柴盒那么小一盒葡萄干。盒子上画的是一个漂亮番女捧着一篮绿绿的葡萄。我把盒子打开,撮出一粒放在嘴里含着,在心里说:我一定要省着给妈妈吃。于是把它塞在母亲的枕头底下。晚上临睡时,母亲发现

4 / 9

了,眯起眼睛看了半天,问是什么,我说:“是补血的葡萄干呀!”母亲高兴地打开来,撮了一粒放在嘴里,慢慢地咀嚼。我靠在她怀里,仰起头来看她那一脸笑眯眯的模样,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么孝顺过呢!

⑧那盒葡萄干在母亲的枕头下放了好多天,她总是舍不得吃。还是我忍不住摸出来撮一粒塞在母亲嘴里,撮一粒放在自己嘴里,母女二人,并肩躺在床上,你一粒,我一粒,边吃边唱山歌,好多天才把葡萄干吃完。

⑨如今回味起来,觉得一生也没吃过那么好吃的葡萄干呢!

(选自《读者·校园版》)

1.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2.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画线处三次写到母亲吃葡萄干的细节?请结合句子内容简要回答。

3.文中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4.文章的结尾非常绝妙,请说说这样结尾的好处。

2、寻找三体人的“水滴”武器

史峰

①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中,三体人之所以能奴役地球,是因为它们拥有一种非常厉害的武器——“水滴”。“水滴”能撞碎所有物质,它的硬度超乎想象:“水滴”撞穿地球,就如子弹穿过面包一样轻松随意。“水滴”超硬不是胡思乱想出来的,而是依照物理研究成果做出的合理构想。

②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能再分解为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还能再分解成质子和中子,合称核子。核子还能再分吗?以前是不能分的,可是用电子对撞机撞碎后,核子可以分成更小的粒子——夸克。那么,夸克还能再分下去吗?从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无法再分了。 ...

③夸克是如何组成物质的呢?夸克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粒子。物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宇宙中的夸克组合居然都是“三个夸克组成质子”“两个夸克组成中子”的模式,没有发现“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更多夸克组合的复合粒子。难道不存在这些夸克组合吗?科学家提出了假说:宇宙中应该存在“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任意夸克组合,只是限于人类的见识“太短”,尚没有发现而已。

5 / 9

④科学家又进一步从理论上推理出“四夸克组合”和“五夸克组合”的特殊性质:这两种组合中的夸克之间保持着极其恰当的距离,这种距离恰好能产生强力。强力、电磁力、弱力、引力并称维持宇宙存在与运行秩序的四大力,这四种力决定了物质的硬度。如果把电磁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定为l,那么弱力和引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可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电磁力,只有弱力或是引力的话,物质就软得拿不起来,几乎是没有硬度。而强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却是100。

⑤“三夸克质子”和“二夸克中子”中的夸克们因为距离不合适,不会相互产生强力,所以质子、中子组成的物质都是普通物质,它们的硬度由电磁力提供。而“四夸克组合”与“五夸克组合”中夸克之间的距离恰好能相互产生强力,这种物质的硬度比普通物质硬100倍。

⑥说到这里,我们就明白“水滴超硬”的奥秘了:“水滴”由“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更多夸克复合粒子材料制成,这种材料称为“强相互作用力材料”,它的硬度由强力提供,所以坚硬无敌。

⑦其实,2013年科学家就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发现了四夸克粒子,2015年清华大学教授又发现了五夸克粒子。这些都是在实验条件下发现的。此外,科学家还一直在宇宙中寻找“天然”的四夸克、五夸克或是更多夸克复合粒子。科学家推断,找到大量的四夸克、五夸克复合粒子只是时间问题。而找到它们之后,制造“水滴”这种超硬的宇宙武器就要由幻想变成现实了……

(选自《知识窗》2017年第4期,有删改)

1.文章以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开头,有何作用? 2.试分析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夸克还能再分下去吗?从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无法再分了。 ...3.文中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作者介绍“水滴”,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介绍“夸克”?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进入初中,同学们愉快地走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同学

6 / 9

们在体验中成长,在合作中成长,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经历和体会。 请以“在 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沟通、鼓励、合作……),使题目完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③写出真情实感。

7 / 9

参考答案:

一 C B C C D A

(1)①便引诗情到碧霄②何当共剪西窗烛③夜阑卧听风吹雨④秋风吹散马蹄声⑤学而不思则罔⑥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⑦思君不见下渝州⑧巴山夜雨涨秋池(2)①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②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二

1. (1)出名,有名。 (2)于是。 (3)什么。 (4)通“披”,披着,穿着。 2. B

3. (1)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2)挨着的房屋都是这样,

因为竹瓦价格便宜而且节省很多工序。

5. 甲文叙写了环境的幽静和生活情趣的高雅,乙文着力写清韵雅趣的竹楼和幽雅飘逸的谪居生活,都表现了作者甘居陋室、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怀。 三 【答案】

1.承上启下,由写自己喜欢吃葡萄干面包引出下文对母亲的回忆。

2.运用神态和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对葡萄干面包和葡萄干的珍爱和吃葡萄干面包时的享受,表现了母亲对生活的热爱,对亲情的守护,洋溢着平凡生活的幸福。

3.从母亲对葡萄干的珍爱和吃葡萄干面包时的享受状态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热爱生活,珍惜亲情的人;从母亲在厨房里忙前忙后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勤劳的人;从母亲把所有葡萄干都剥下来留给女儿吃,可知她是一个疼爱女儿的人;从她总是和女儿笑眯眯地说话,和女儿的融洽相处,可知她是一个温柔的人。

8 / 9

4.本文的结尾说明当年的葡萄干好吃关键在于是和母亲一起吃的。一回味其中的味道就会想起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日子,里面包含着母爱,包含着亲情。点明主旨,引人回味。 【答案】

1.①引出下文对“水滴”及“水滴超硬”原因的说明;②增强了科普文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目前的”从时间上进行限定,说明现有技术手段还不能分解夸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作比较、列数字,运用具体数字进行比较,更加突出“四夸克组合”与“五夸克组合”的物质坚硬无比。

4.因为“水滴”是由“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更多夸克复合粒子材料制成,而其硬度由多夸克复合粒子的特殊性质决定,只有先弄清楚这些问题,才能解释“水滴超硬”的原因。 四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