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
1、工程设计文件、招投标文件及合同文件。 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4、《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 二、开工准备
本分项工程计划开工日期为2019年11月3日,完工日期为2019年11月18日,工期为15天。
1、做好施工测量和施工放样工作;施工放样内容包括现场放出路基中线、标高等,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和批准。
2、做好材料的取样试验工作。
3、做好施工机械的检查、保养和维修工作。
4、针对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施工安全、环境保护措施。 三、所需试验资料 (1)颗粒分析; (2)液限和塑性指数; (3)相对密度; (4)击实试验;
四、导线点、水准点布设和测量放样
根据《路基断面图》用GPS放出中、边桩,用水准仪测量出中桩、边桩标高。
五、施工机械配置
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以下机械设备及试验和测量仪器: 1、试验段机械设备配置表 机械种类 运输机械 拌和机械 碾压机械 碾压机械 洒水机械 水泥布料机 平整机械
2、测量仪器 序号 仪器名称 1 2 3 4 5 6
GPS 水准仪 塔尺 50钢尺 30钢尺 平整度靠尺 数量 1 2 2 1 1 1 型号规格 科利达-K5 S3E 5M 5010 3010 3M 单位 台 台 把 把 把 把 新旧程度 新 新 新 新 新 新 设备名称 自卸车 拌合机 压路机 压路机 洒水车 平地机 数量 7 2 1 1 2 1 1 型号规格 东风15T JS500 胶轮XP261 LG—20 东风5T 主要性能 指标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六、施工方案
我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K12+000~+200段作为实验路段。水泥稳定土底基层试验段施工中将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施工,在监理工程师、技术专家的指导下和加强现场监测的基础上,通过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严格管理,确保施工路段的施工质量。
水泥稳定土施工时,采用流水作业法,使各工序紧密衔接。尽量缩短从拌和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
1、备料
根据垫层的宽度、厚度及松铺系数。计算各段需要的数量,并按施工平面图堆放。水泥稳定土用做底基层时,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3mm①,水泥稳定土的颗粒组成应在表3.2.1-1所列范围内,土的均匀系数应大于5。细粒土的液限不应超过40,塑性指数不应超过17。对于中粒土和粗料土,如土中小于0.6mm的颗粒含量在30%以下,塑性指数可稍大。实际工作中,宜选用均匀系数大于10、塑性指数小于12的土。
注:①指方扎筛。如为圆孔筛,则最大粒径可为所列数值的1.2~1.25倍,下同。
用做底基层时水泥稳定土的颗粒组成范围
筛孔尺寸(mm) 通过质量百分率(%) 53 100 4.75 50~100 0.6 17~100 0.075 0~50 0.002 0~30
1.1材料
(1)土:土块应尽可能粉碎,土块最大尺寸不应大于15mm。 (2)混合料:
按强度标准通过试验选用适当的材料进行配合比,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值,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并按最大干密度等指标控制混合料。
(3)水 饮用水。
2、水泥稳定土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准备下承层 打桩、拉线 备料、拌和 整形 碾压 养生
(2)施工准备
对检验合格的路床进行清理,清除浮土和其它杂质。对投入施工的所有设备均进行试运转,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对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开工前的操作培训和《技术规范》及质量要求的学习,并做好技术交底。
(3)测量放线
(a)恢复中线,每10m (平曲线段每5米)设标桩,桩上划出垫层设计高和垫层松铺的厚度。
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
(b)中心线及两侧按路面设计图设计标桩,推测出垫层设计后,在标桩上划出基层设计高和松铺高度。这样做是为了使垫层的高度,厚度和平整度达到质量标准,并保证道路横坡。
(4)垫层施工
要求水泥稳定土的7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4.1)摊铺、整形
控制松铺厚度,并用人工找平,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保证混合料均匀。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应该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每次整形都应达到规定的坡度和路拱,并应特别注意接缝必须顺适平整。用人工整形时,应用锹和耙先将混合料摊平,用路拱板进行初步整形。初压1~2遍后,根据实测的松铺系数,确定纵横断面的标高,并设置标记和挂线。利用平地机按线整形。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并保持无明显的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4.2)碾压: 用21t三轮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对于水泥稳定细粒土,采用能量大的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或对于水泥稳定细粒土,采用三轮压路机碾压,每层的压实厚度可以根据试验适当增加;
①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的不同,制订碾压方案,应使各部分碾压到的次数尽量相同,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②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1%~+2%)时,应立即用轻型压路机并配合25t以上压路机在结构层全宽内进行碾
压。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时,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一般需碾压6~8遍。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宜采用2.0~2.5km/h。采用人工摊铺和整形的稳定土层,宜先用振动压路机轻振碾压1~2遍,然后再用重型压路机碾压。
③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应保证稳定土层表面不受破坏。
④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土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撒少量的水,但严禁洒大水碾压。
⑤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加适量的水泥)或用其他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⑥经过拌和、整形的水泥稳定土,宜在水泥初凝前并应在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
⑦在碾压结束之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和超高符合设计要求。终平应仔细进行,必须将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扫出路外;
(4.3)横向缝的处理
①摊铺混合料时,不宜中断,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h,设置横向接缝;
②人工将末端含水量合适的混合料弄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
木,方木的高度应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同;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
③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或碎石回填约3m长,其高度应高出方木几厘米;
④将混合料碾压密实;
⑤在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砂砾或碎石和方木除去,并将下承层顶面清扫干净;
⑥从已压实层的末端,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
⑦如摊铺中断后,未按上述方法处理横向接缝,而中断时间已超过2h,将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并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与路中心线垂直并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
(4.4)养生:
用洒水车经常洒水进行养生。每天洒水的次数应视气候而定。整个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稳定土层表面潮湿,应注意表层情况,必要时,用两轮压路机压实。保湿养生,不使稳定土层表面干燥,避免忽干忽湿。底基层养生7d后,方可铺筑基层。
3、试验
弯沉检测: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平定标准(JTGF80∕1-2004)》的检测方法,在考虑季节影响系数与ZN=1.645的保证系数后,要求实测得到的计算弯沉值与设计相符合。
4、质量检测
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具体要求如下:
(1)基本要求
(1.1) 粒料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并应根据当地料源选择质坚干净的粒料,矿渣应分解稳定,未分解渣块应予剔除。
(1.2)水泥用量和矿料级配按设计控制准确。 (1.3)路拌深度要达到层底。 (1.4)摊铺时要注意消除离析现象。
(1.5)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状况下,用重型压路机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时间不应超过3~4h,并应短于水泥的终凝时间。
(1.6)碾压检查合格后洒水养生,养生期要符合规范要求。 (2)实测项目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和底基层实测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项次 检查项目 基层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1 2 3 4 5 6 7 压实度 (%) 代表值 极值 98 94 8 +5,-10 其他公路 97 93 12 +5,-15 底基层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96 92 12 +5,-15 其他公路 95 91 15 按附录B 检查,每200m 每车道2 处 3m 直尺:每200m测2 处×10 尺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3 2 1 1 3 1 3 平整度(mm) 纵断高程(mm) 宽度(mm) 厚度 (mm) 代表值 合格值 +5,-20 水准仪:每200m 测4 个断面 尺量:每200m 测4处 按附录H 检查,每200m 每车道1 点 符合设计要求 -8 -15 ±0.3 -10 -20 ±0.5 符合设计要求 -10 -25 ±0.3 -12 -30 横坡(%) 强度(Mpa) ±0.5 水准仪:每200m 测4 个断面 按附录G检查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3)外观鉴定
(3.1) 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无明显离析。 (3.2) 施工接茬平整、稳定。
七、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前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合同文件和技术条款,熟悉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使每个施工员作到心中有数。
2、项目经理部设质检工程师,施工队设质检员,质检员对每道工序必须跟踪检查,同时成立由质检工程师为首的自检小组进行自检合格后方可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当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在工作中,质检员和自检小组必须绝对服从监理工程师的监督。
3、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项目经理部自检频率严格按最新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执行。
4、加强测量放样工作,搞好导线、中线和水准点的复测,对整平和压实后分别准确的测出标高,计算松铺系数。
5、水泥稳定土底基层压实要求依次完成,实后表面必须“平整密实,无坑洼、无明显离析,施工接茬平整、稳定”,为此,在施工中我们将配备专门的维修人员和足够的机械配件,确保施工机械的连续运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