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事业单位职称制度

来源:一二三四网
事业单位职称制度

一、 我国的职称制度概述

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在理论上的职称是指专业技术(或学识)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它作为反映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及工作成就的重要标志。

职称具有以下特征:①职称的评定与岗位、职责无关,不与工资待遇挂钩;②没有数额限制;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④相同的职称,评定的标准相同;⑤与人员使用无关。

二、专业技术职称聘任制

所谓专业技术职称聘任制,就是指专业技术职称任用制度。建立专业技术职称聘任制度,主要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专业技术岗位,规定明确的职责和任职条件,在定编定员的基础上,确定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合理结构比例;从经过评审委员会评定的、符合相应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中聘任;有一定的任期,在任职期间领取专业技术职称工资。

1.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和评聘范围

设岗是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的基础。按照因事设岗、精简高效、

1 / 3

结构合理、群体优化的原则,规定明确的职责和任职条件,在定编定员的基础上,确定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合理结构比例。事业单位在上级人事部门审定的结构比例或岗位数额内设置专业技术职称岗位,最高职务档次设置要符合国家规定。专业技术职称的评聘范围为事业单位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2.任职资格评审

申请专业技术资格评定的人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相应资格评定办事机构或其指定的代办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经本单位确认无误的本人学历、专业经历证明、外语考试成绩和反映本人专业技术水平的业绩材料及相应证明文件的原件或复印件,其中包括能够代表本人专业技术水平的论文、著作、译作和设计、技术报告等科学技术成果。

评审委员会评审时,先由评议组或初审委员介绍初审意见,然后在民主评议的基础上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经出席会议评委总数的2/3通过方能有效。

3.职称聘任

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职称一般实行聘任制。聘任专业技术职

2 / 3

称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实行择优聘任和竞争聘任,不搞论资排辈,要有明确的聘任期限,聘期一般为1至3年,也可以以一个重大项目(课题)为周期。事业单位的行政领导应向被聘任的专业技术人员颁发聘书,双方签订聘约。

事业单位的行政领导一般不兼任专业技术职称,的确需兼任的,必须经评审委员会确认符合相应职务任职条件,并按规定的手续聘任。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