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第26卷第3期 Journal Of Northeast Dianli University Vo1.26.No.3 2006年6月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Jun.,2006 文章编号i1005—2992(20O6)03—0047—04 浅析语境对翻译的重要性 宿 晶 (吉林T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吉林132013) 摘 要:语境是翻译的基础,翻译取决于语境。分析了语境的定义,并对语境与翻译的关系进行了 详尽阐述,进一步说明了语境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并结合高职英语教学揭示出在教与学的翻译实践 中,语境都应该得到重视。 关键词:语境;翻译;重要性;高职英语 中图分类号i H 315.9 文献标识码:A 英国有旬名言日:“No context,rio text”(没有语境就没有文本),其实也可以说,没有语境就没有翻 译。翻译是应人类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创造,是在两种语言甚至多种语言之间实现跨文化沟 通与交往的一种不可替代的模式。金堤认为,“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是“把一个原来用甲语言 表达的信息改用乙语言表达,使不懂甲语言的人也获得同样的信息”。因此,如何使翻译的译文更准确 地贴近原文,就成为翻译的基本目的。影响翻译的要素很多,本文从影响翻译的关键性因素即语境因素 人手,探讨语境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语境的概念及种类 从语境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看,不同的学科以及不同的学术流派关于语境的定义和分类是不同的。 西方有关语境的论述始于马林诺夫斯基的情景语境。马氏的学生和同事费斯对语境作了较为全面的论 述,他同时提出了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后来的一些语言也对语境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和解释。综 合国内外语境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语境是指某种语言表达式在某种特定场合被用来表达某种特定意义 时所依赖的各种语言上下文或不用语言表达的主、客观环境因素。 据定义,语境可以分为语言语境或言辞内语境,和非语言语境或言辞外语境。语言语境是指词组语 境、句子语境、段落语境和篇章语境。狭义地讲,就是指话语的上下文,即语篇中的上旬和下旬、上段和 下段。非语言语境指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情景语境指语言行为发生时的实际情景,包括时间、地点、 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时代文化背景、交际目的和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到的对象,以及 各种与语言表达同时出现的非语言信号(如姿势、表情等)。文化语境指说话人所在的言语社团的历史 文化和风俗人情,该言语社团的人一般能理解其在语篇中的意义。 二、翻译中的语境 既然翻译的本质是交际,那么翻译就离不开语境。关于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纽马克(Newmark)指 收稿日期:2005—12—21 作者简介i宿晶(1973一),女,吉林市人,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8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第26卷 出:“语境在所有翻译中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其重要性大于任何法规、任何理论、任何基本词义。”翻译中的 理解和表达都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的。语义的确定、遣词造句、篇章结构以及语体形式均离不开语境。 翻译应以语境为依据。只有通过语境分析,才能判断并采用与原语言相近或相当的表达方式。翻译过程 涉及到前后两阶段语境:一为原文生成与接受的原语语境(Source language context),二为译文生成与接受的 译语语境( I t lnaguage context)。根据Burke的修辞学理论,为了使翻译交际圆满成功,需要达到两个层 面的同(Identiifcation):首先是译者与原文作者的同一,即译文与原文在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上的同一; 其次是译者与读者的同一,这种同一以前一种同一为基础,要求译文适合译文读者的知识结构、价值观、情 感、态度、需要等心理因素,否则读者将难于理解或接受译文,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 三、语境对翻译的重要性 语境是翻译的基础,翻译取决于语境,准确地说,取决于翻译语境,这已成为翻译界的定论。下面, 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讨论翻译过程中语境的重要性。 1、语境与词义的确定 马林诺夫斯基曾指出:“语境是决定词义的唯一因素,舍此别无意义可言。”当词语进入具体的言语 活动后,它所具有的语义往往是非常丰富,又非常复杂的,有语言本身的意义,有环境给予语言的意义, 这些丰富而复杂的语义,不能只从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去理解,而要联系和依赖语境,只有这样才能在 言语交际中消除含混性和歧义性,从而准确无误地理解词义。例如: (1)The rioters will stone my car. (2)That fellow is a pig. (3)Numberl37 Better let me have numberl5. (4)“Miec,Rats,and such small deer.” (5)In the electrolysis,we must make use of a cel1. “stone”一词,处于孤立状态时,它的词义是游移不定的,它可能用作名词、形容词和动词,一旦放在 特定的上下文中就变得明确无误了,因此例(1)中“stone”一词应是动词。我们理解为:“用石头打”。例 (2)中,“pig”一词带有附加意义:“象猪一样的家伙”(肮脏、贪吃);根据一定的语言环境,该句可以理解 为:“那个家伙真脏,或是那个家伙是个贪吃的家伙”。例(3)中“13”的数字是西方人忌讳的。不了解这 点文化知识,就难以理解其意义。例(4)是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一句话,句中deer的理解须追溯到莎氏时 代。deer在那时指“animals”(动物)。如果把它理解为现代英语里长着角的“鹿”那就错了。例(5)摘自 一篇物理学方面的论文,主要讲的是电学,所以取“cell”的“电解槽”之意,全句译为:在电解的过程中,我 们必须使用电解槽。 又如汉语中“惊异”这个词,在英语中surprise,astonish和amaz ̄都可以作它的对应词。然而这三个 英语词所表达的“惊奇”程度是不同的。surprise最轻,表示“出乎意料的惊讶或惊喜”;astonish较重,表 示“令人惊异到无法相信的程度”指无法解释的事情,而且往往是对感情而言的;amaze最重,表示“惊讶 到使人困惑不解的程度”,指在理智上惶惑不解。因此,如果是汉译英,就要看“惊异”在汉语上下文中的 具体轻重分量来选择三个英语词中哪一个更合适。例如: (1)她接到多年不通音信的哥哥的来信,感到很惊异(出乎意料)。 She Was surprised to rceeive a letter from her brother she had not heard from in years. (2)她听说自己最知心的朋友老张竟会说她的坏话,深感惊异(简直无法相信)。 She Was satonished to learn that her bosom firend Lao Zhang had been speaking ill of her. (3)许多外国人对中国人民1976年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十分惊异(简直惶惑不解)。 Many foreigners are amazed at what the Chinese people have achieved since 1976.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语义对语境的依赖和语境对语义的影响与作用。对词的理解就是在语境所允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期 宿 晶:浅析语境对翻译的重要性 49 许的各种因素意义中作出恰如其分的选择。语境制约着整个言语交际,使言语交际中的各个词实现了 具体的语境意义。 2、语境与信息的取舍 为有效达到翻译目的,在译文的语篇策略上,译者应优先考虑译文所期望达到的交际功能,采用相 应的手法对原作语篇进行灵活得当的处理,即灵活选择相当得当的翻译策略,决定处于特定语境中的哪 些原文语篇信息可以保留,哪些必须根据译语语境进行调整甚至删减和改写。下面摘自张欣著的《绝非 偶然》一文中的起始段可以说明这一点: (1)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张嘴在说话,谭小姐刚刚离开办公室,我们就“过节”了。谁也不甘心当听众, 个人口水多过茶水。 这一段文字主要是将整个故事情景做了交代,实际是整体情景的引言,因此叙述重点不是具体的 “人”和“嘴”,而是安静的办公室变成了人声嘈杂的聚会场所这一事实。译者抓住整个时空范畴的叙述 重点。使这一段在内容上照应整个情景——即后面的段落,形式上跳出原文的束缚,为此对原文做了一 些必要的增减,使译文突出了叙述重点。烘托了整体气氛,显得更加生动传神: 译文:The ofifce erupted noisily as soon as M iss Tan had left.No one Was willing to be mere hstener, everyone dived into the conversation,spraying more saliva than the tea they drank. (2)老师是桃花沟的李白、齐白石、钱钟书;老师足桃花沟的杨振宁、钱学森、华罗庚,老师是桃花沟 的陶先知、马卡连科…… 译文:In the eyes of the villagers,he(the teacher)Was no less than a great man of letters,a great artist, a great scientist as well sa a great educator.——“蓝蓝的山桃花”,《中国文学》汉英双语版,2Oo0(1)。 人名为何不译?这都是些中国人熟悉的大师级人物,但西方人不了解,若逐一译出定会大费周折 (非加注释不可),且得不偿失,不利于读者领会原作意图。分析原文语境,作者无非是说“老师”在山民 心目中是一位了不起的智者和大师,抓住这一意图,用读者能接受的方式在译文中表达,就免去了许多 麻烦。 语篇翻译涉及到在原文语篇和译文语篇之间建立对等关系,即在对原文语篇进行分析、理解的基础 上,寻求与译文语篇最大程度上的意义对等,使两种语篇在同一整体语境中具有相同的功能。在翻译过 程中,就不必拘泥于原文的一字一句,而要考虑到语篇语境(上下文、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即考虑原文 语篇所蕴含的信息和意义,原语篇与译语语篇的不同模式与修辞特点,原语读者与译语读者的文化差异 等,在此基础上,增溢与删减相结合,以确保译文语篇的连贯性,体现忠实原著与上下通顺的翻译准则。 3、语境与语体的选择 所谓语体,就是指语言因使用场合不同而区分的不同变体,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使用的、有一 定语言特征的语言变体。在翻译的过程中对于语体的把握也就是把具体的语言变体放在具体的语境中 进行研究、理解或解释,使译本或庄重、或诙谐、或严肃、或高雅、或俚俗。因此,恰当分析语境,正确把握 语体,对正确理解、解释原文意义,实现翻译等效,避免语用失误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 (1)中央于二月中旬召开有各中央局负责同志参加的政治局会议,讨论了各项重要问题,兹将决议 要点通报如下。(《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译文:The Political Bureau convened a meeting in mid—February at which responsible comrades from the bureaus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were present and various important questions were discussed.We herewith notify you of the main points of the resolution. 这段话摘自毛主席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党内通报。因为是书面语,句子结构谨严,用词也比较文。译 文用了convene,herewith,notify等词,也是比较文的。所以译文是符合原文的文体的。 (2)英语“wife”一词,通常是单纯而具体地指“married woman,esp,in relation to her husband”,它在 英语里也基本上通用于古、今、雅、俗等各种文体、和各种阶层“环境”中。但是如果要把它译成汉语,就 不可能不理睬它所在的各种不同环境了,且罗列一下主要的一些“对等”词:a)妻,妻子.b)老婆,婆娘,女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第26卷 人;c)夫人,太太;d)内人,贱内,拙荆,尊夫人;e)爱人。它们各有各的“文体”色彩,其中不少反映着阶级 差异或社会风尚,最后一词更是社会内容很浓重的词义转借的事例。情况既然如此,那么在翻译英文的 当代现代派作品中主要人物口中的“wife”,以及社会科学著述中论及夫妇关系问题时的“wife”的时候, 有必要选择不同的对应汉语词语,这大概就很明显了。 由此我们看到,要实现真正的等效翻译,使原语读者反应与译语读者反应相同或相似,语体的选择 起着决定的作用;而要取得贴切的语体,语境的分析与研究是基础。 四、结 语 翻译是语际之间的转换,它贯穿于语言学习的每个环节。根据成年人学习外语的特点,尤其是在非 外语环境中学习外语,学生总会本能地进行外语和母语的对比。实践证明,除了一些较简单的会话,学 生可不借助语境直接翻译成译文外,大部分文章学生都要通过语境进行两种语言的对译。也就是说,对 大多数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说,都存在一个语言信息的转换的过程(即将源语信息转换为译语信息的过 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语境对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起着不言而喻的促进作用。 然而,在过去的高职英语教学中,语境研究在翻译中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高职学生英语 基础普遍较差,而高职教育又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因此,教师在教授翻译的过程中,应注意 对语境的介绍,并积极调动学生对语境的思考,敏锐地捕捉相关的语境因素,有效地调动各种背景知识, 从而达到准确的理解,再把专业知识贯穿其中,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原文内容。对于一些简单文章,课 上采取提问方式,让学生对上下文的语境加以表述,对于有疑问处,予以纠正或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 性,并给学生布置一些专业方面的英译汉或汉译英的翻译练习,让学生积极思考它的语境,逐步提高学 生的翻译应用能力技能。 另外,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除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外,还应转变教学方式,不能单纯的 翻译课文,而要抓住重点,结合高职教育注重实用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提高学生的 翻译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奠定雄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金堤.等.效翻译探索[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2]郑诗鼎.语境与文学翻译[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邓志勇.语境!修辞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6.(6). [4】唐韧.增减译法的语篇途径[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 [5]侯维瑞.英语语体[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 in Translation SU Jing (Jilin Vocational CoH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Basic Dept,Jilin 132013,China) Abstract:Context is the foundation of translation.This article is to elaborate on the definition of context.the relationship of context and translation,which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Combed with the vocational Enghsh teaching and learning,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context. Key words:context;translation;importance;vocational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