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塑一个鲜活的人物—记叙文人物描写要点

来源:一二三四网


塑一个鲜活的人物

-------记叙文人物描写要点

写记叙文离不开人物描写。人物是记叙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重要部分,即使是写事的记叙文也要依靠人物来完成主题的表达,因而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描写就显得尤为关键。写人千万不能写成纸人,站立不起来,鲜活不起来。写人要把人物写鲜活起来,要写得有血有肉,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要让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活起来,除了对人物与事件进行叙述以外,还必须进行细致深入的描写。描写人物常用的方法是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等。

人物描写的手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1、行动描写:让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即用“行为来说话”。 例1:鲁迅的《孔乙己》,写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就写出了孔乙己生怕孩子们还要吃他的豆时的慌张,反映了他善良、诚恳的性格。

例2 :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 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来,往腰里揣,口里说道:“……”用“攥”“舒”“缩”“揣”四字,使这个见钱眼开、虚伪做作的市侩小人丑态跃然纸上。 真实生动的行动描写,通过简洁准确的语言,传神地刻画人物性格特征,极大地增加了讽刺艺术的魅力。

在动作描写时要注意: (1)、不是人物的所有动作都要有描写的必要。 (2)、要善于抓住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最能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动作进行概要或细致的描写。动作描写就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 动作描写较常见的误区: (1)、不明白动作描写的目的,对人物的动作不加选择与取舍。 (2)、对人物缺乏细致的观察,动作描写与人物身份的年龄、性格不相符。 (3)、动作描写不准确,不具体,不形象,词汇贫乏,语言表述不力。

2肖像描写:人物外貌描写指对人物长相体态,衣着打扮,神态表情,姿势声音以及生理特征等的描写。为此外貌描写应能抓住人物外形的特征,又体现出人物性格特征,并与人物的社会地位、身份、年龄、职业、性格等符合。

例1.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整体)。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局部)。(阿累《一面》) 简析:《一面》中对鲁迅的三次肖像描写给读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这是第二次的肖像描写,是在近处,在明里,是作者有意识的进行观察,刻画比较具体、细致,重点描写人物的面容和精神,由形入神,从整体到局部,形神兼备的写出了人物的气质和精神状态:瘦,但精神很好。

例2: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例3:“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反复出现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用以塑造刘和珍美丽的形象,更为了戳穿段政府的无耻谰言。

人物肖像描写要注意:

人物的肖像描写是以描写外貌为对象的。但它却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于人物外貌的一般的琐碎的描写上,好的人物肖像描写不仅在人物的外形上描绘得鲜明生动,给人深刻印象,而且能使人们通过这种描写,了解人物的内在精神面貌和思想感情的特点。 描写人物的外貌,不能什么都写,不要乱用形容词,要注意选择人物外貌最突出的部分,最有特点的部分,以及与情节发展有关,对表现主题有关的部分加以描写。要用质朴的语言去描绘,有时三言两语,也能把人物的外貌勾划出来。

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杜兰特

3语言描写: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的直接表现。因此语言描写最重要是能反映人物的心声,并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语言描写的个性化”就是一定要透过语言把握人物的身份、性格。语言表达一定要得体。范例 香烟在哪里 “浩杰,浩杰,快告诉爸爸嘛,香烟藏在什么地方。” “不,妈妈不让的。”

“浩杰,你不知道吧,做数学抽支烟,一下子就有思维啦。” “爸爸,《生活顾问》上从来没有这样讲过。”

“浩杰,爸爸明天带你去体育场打篮球好不好,快告诉我。” “不嘛,我才不做叛徒呢!就不告诉你。”

例:有一次向他岳父借乡试盘费,胡屠户不但不借,还将范进骂了一个狗血喷头:“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条心。”范进中举后,同是这个胡屠户,却换了一副嘴脸:“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两处谈话,前倨后恭,反差极大,活画胡屠户这个势利小人的丑恶面目。

此类描写的常见失误是: (1)、对人物语言不加雕琢或雕琢不当,使人物语言与其身份性格不符。 (2)、语言没个性。 (3)、语言拖沓重复枯燥。

4心理描写: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方法上却可以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大致有以下几种:a、直接描写心理。往往表现为“××想”“他觉得……”。 b、用动作表情写心理。如他“拖着铅一般重的腿。”“母亲用手摸了摸箱子的冰冷的皮,将臂肘靠在上面,很满意地望着大家。”

c、环境写心理。如“每次开门的时候,就有一阵云雾似的冷空气吹到他脸上,这使他觉得很爽快,于是她把冷空气深深地吸进去。” d、内心独白写心理。“完蛋了吗?”母亲问自己道。但是接着就颤抖地回答:“大约还不妨吧……”

e、幻觉写心理,也可以通过梦境写心理。

《祝福》结尾: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的香烟,都醉醺醺地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例1:“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脱不脱鞋?一转念,忿忿想到:‘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以上的心理描写就属于直接描写式,它非常恰当的将陈奂生患得患失、狭隘自私的小农经济的心理描写了出来。

例2:“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于是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鲁迅《阿Q正传》

以上的心里描写虽然很简洁,但很好的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将阿Q的精神胜利法活

化了出来。

例3:我一边跑一边想:看样子是难以逃脱了。扔了米跑吧,山上急等着用用粮食,舍不得丢,——而且就是扔了也不一定能逃得脱;不扔吧,叫敌人追上了也是人粮两空。怎么办呢?……这时,洪七还紧跟着我,呼哧呼哧直喘气呢。我听着他的喘气声,蓦地想出了一个法子。可是当我这样想着的时候,我自己不由得浑身都颤抖了起来:儿子,多好的儿子……这叫我怎么跟他妈交代呢。……可是,不这样又不行,孩子要紧,革命的事业更要紧!也许我能替了孩子,可孩子替不了我呀!……

——王愿坚《粮食的故事》 以上的文段,心理描写非常成功。作者用抒情的笔法,写“我”与儿子洪七给山上的红只有当你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乌申斯基

军送粮,在途中遇到了敌人。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是牺牲儿子保护粮食,还是保护儿子?“我”的内心斗争非常激烈,心情极度矛盾、复杂。最后, “我”毅然牺牲了儿子, 使“我”的崇高品质得到了最好的表现。

例4:莫泊桑在小说《项链》中就运用了心理分析式。他用“她一向就想望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表现玛蒂尔德希望摆脱寒酸、暗淡、平庸的生活,置身于上流社会,成为生活优裕、受人奉承的高贵夫人的梦想;通过“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表现她自觉颇有姿色,具有跳出平庸家庭,爬进上流社会的资本的自信心。

心理描写应注意: (1)、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必然产生的心理活动,不能为心理描写而进行心理描写。如大雪寒天里,一般人想的是驱寒取暖,可是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就不一定如此想。 (2)、写心理活动,要防止左一个心理活动,右一个心理活动。只有在关键的情节、动作、表现出现时,才伴之以心理描写。 (3)、写心理活动,要努力写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5细节描写。所谓细节就是指人物那些看似普通平常、实则具有丰富个性和精神情感内涵的外在表现,它可以是言行的,可以是心理的,也可以是仪态服饰的。细节描写就是对某一细节或作点击式的、或作细致入微的、或作反复强化的描摹刻画,力求达到生动传神,充分突现人物个性、思想情感和精神风貌。 场景细节描写。例如:

(1)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都德《最后一课》)

点评:对社会环境的描述,真实、简单地交代自己的国土已被敌人占领。在法兰西绿草如茵的土地上,敌人在这里操练和践踏,大煞了这个法国东北部小镇幽美的风景。这个细节,向读者揭示“最后一课”这场悲剧的社会根源。

(2)这藤野先生,据说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鲁迅《藤野先生》)

点评:是留级学生讲关于藤野先生的掌故,一方面表现藤野先生的生活俭朴,一方面表现他的生活随和、不拘小节、马虎、不讲究的性格特征。 语言细节描写。

例如: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多吃,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就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点评:属表现母亲的冠冕堂皇之辞:在两个女孩和女婿面前,显得既爱惜自己,又关心别人;既疼爱孩子,又注意教育;实质却是既顾及面子,又节省开支。虚伪、吝啬的心理暴露无遗。 动作细节描写。例如: “……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契诃夫《变色龙》)

点评: “军大衣”是沙皇警犬的特殊标志,是奥楚蔑洛夫身分的象征,是他装腔作势、用以吓人的工具,“脱”大衣的动作表现的不是天气热,而是“判”错了狗,急得浑身冒汗的胆怯心理。“脱”的细节,勾勒出这个狐假虎威、欺下媚上的沙皇走狗的丑态。 心理细节描写。例如: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都德《最后一课》) 点评:当小弗郎士听到学校屋顶上鸽子咕咕的叫声时,内心表现出对敌人禁教法语的卑劣行径的轻蔑、憎恨和珍视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

细节描写种类繁多,不一一列举。文章中每一细节描写都蕴含新意,发人深思,耐人寻味,我们阅读时一定要认真揣摩其绝妙之处。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