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小企业转型路径分析刘菲
传统中小企业转型路径一:寻找新水域
一是企业改变水域式转型,即重新找一片生存的空间。比如企业所处的原有产业领域没有发展空间了,那么就需要找一片新蓝海,蓝海找不到哪怕是依旧还有成长空间的红海也要进入。数据显示,中国现在的上市公司有3100家左右,大概1000到2000家需要转型,因为很多传统产业没有太多发展空间了,也不是说企业就不能够生存,只是说企业所在的产业领域没有成长性了。
比如做空调和小家电的集团现在也开始进入机器人产业;还有传统制造领域中备受关注的女企业家,她也想试图进入新能源汽车这个产业,这都是选择新的一片海。如果企业向一个全新的位置水域进发,这时候企业成长曲线是非连续的,也就是说企业可能进入到一个重新从零起步的新领域。企业在选择新的一片海时要考虑现有的能力,分析其可行性,同时还要考虑企业自身的未来目标。转型的关键就是要吸纳到新业务的核心人才,等于重新组一个班子唱另外一场戏,你原来可能请的是河南豫剧的名家,豫剧听的人少了要重新找京剧,找不到京剧名家这个京剧还不能唱,核心人才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同时还考验企业的领导力文化,企业能不能驾驭新领域中的人才,这些都是问题。
传统中小企业转型路径二:转换目的地
第二种转型就是不改变原来的水域,而是改变目的地,即转变企业目标。这个对于所有企业都更适应。现在为什么有很多传统企业难受?就是因为有很多新模式是通过资本来驱动的,跟原来的传统模式完全不一样。制造企业原来很多事情都是围绕如何节约成本,现在互联网企业一年烧几十亿,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游戏规则变了,因此这个时候传统企业的目标就要变。
传统中小企业目标一定要从规模目标转向利润目标,转向价值目标。针对目标市场的
变化,有放大、缩小、转移等不同的做法,施炜建议采用缩小目标的方式,这样企业就能更加聚焦于细分市场。只有更加聚焦才能更加专业,才能把壁垒做出来,不聚焦是产生不了壁垒的。
而价值目标的转变,关键是企业给顾客提供何种价值,这个在中国的传统企业当中也是一个新的课题。比如说酒,时尚白酒卖好几个亿,再如用天然棉花生产生活护理用品的全棉时代马上也要上市了。所以其实这里没有什么传统产业和非传统产业,关键还是企业要把产品做好。最近中国的女装品牌在迅速崛起,有些企业一年的利润好几十亿,所以只要是企业把价值的定位做好了,有些进入成熟期甚至衰退期的业务都可能起死回生、老树开新花,关键在于企业的价值目标。
传统中小企业转型路径三:开辟新航线
第三种转型是目的地和水域都没有变,而是将航线转变了,即商业模式的转变。就是企业考虑现有产业的基础上模式能不能变,也就是说企业如何能够产生生存价值,价值链怎么重新组织,以什么方式来获得收入,从而形成价值和收入的匹配。企业一定要思考有没有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做产品还是做服务,专注细分市场还是朝向大生态的构建等等这些都需要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