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说:未有珠三角,先有西樵山。学者说:西樵山是珠江流域从野蛮走向文明的灯塔。考古学早已证明:远在六千多年前,西樵山文化的渔火在随波逐流、光耀南洋的同时,也沿西江水道逆流西进,烛照广袤的云贵高原„„
“春尽花魂犹恋石,雨馀山气欲吞湖。”这是梁启超笔下的西樵,亦是南海的景象与风范。西樵有很多雅号,比如茶山、仙山、名山、锦石山、理学名山;西樵有很多头衔,比如岭南四大名山之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区„„但与其它名山大川相比,西樵的精华和力量在于一个“樵”字,它是薪火相传之地。西樵传递着兼容并蓄的包容文化、传递着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传递着敢为人先的产业冲动。
岭南文化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西樵山作为研究岭南文化的一个载体,西樵山除了双肩石器的遗址外,还一直有着人文积累,特别是明中期以后,西樵山许多佛寺被许多理学名家兴办的书院所取代。明中后期广东许多著名的学者,方献夫、戴鸿慈、湛若水等,他们都在西樵山办过学,是当时整个中国理学思想最集中的地方。近代之后,西樵山也是岭南文化高地,康有为就曾经在那儿求学。到了明代,西樵山附近是中国整个商品货币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之一。此处也有珠三角地区“桑基鱼塘”的经济风貌。近代之后,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 陈启沅的缫丝厂也是在这里创办的。此外,还有很多民间文化、文献的宝藏。
西樵山位于广东省佛山南海市的西南部,海拔346m,是一座古火山。西樵山是新石器时代珠江三角洲主要采石场和石器制作场,山势蜿蜒、钟灵毓秀,奇石异洞散落其间,名胜古迹举目皆是,自古便有“南粤名山数二樵”之誉。西樵山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被称为“珠江文明的灯塔”,已有6000多年文明史,古西樵山人创造了灿烂的“双肩石器”文明;明清期间大批文人学子隐居于此,故又有“南粤理学名山”的雅号;西樵山也是“南拳文化”的发源地,一代宗师黄飞鸿就出生于西樵山附近村落。
西樵山素有“珠江文明的灯塔”的美誉,早在6000多年前,勤劳聪慧的西樵山人,就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双肩石器”文化;明清时期,以湛若水、何白云、康有为为代表的一大批文人学子隐居西樵山,探求理学,锤炼心性,使西樵山获得了“南粤理学名山”的雅号,西樵山的宗教文化特色鲜明,她不仅以佛、儒、道三教融合为其特色,更以具有中
国特色的高雅的观音文化令人瞩目,耸立于西樵第二高峰大仙峰上的世界第一观音座像已成为人们研究观音文化的必到之所;西樵山还是“南拳文化”的发源地,一百多年前诞生在这块土地上的一代武林宗师黄飞鸿就是这个门派的代表,黄飞鸿一生以弘扬国粹,振兴武术为已任,因其崇高的武德医德,深受人们爱戴,以他为题材编写的图书、拍摄的电影、电视剧林林总总,蔚然大观,他那种匡扶正义、见义勇为的高尚品质,家喻户晓、妇孺皆如,英雄黄飞鸿及其“南拳文化”,已成为当今我国旅游文化层面上的一大热点;作为国家森林公园的西樵山,其绿色文化更为突出,西樵山以其美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被称为整个“珠江三角洲”的“后花园”,成为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逐步走向“都市化”的南粤民众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一块福地。
作为一个岭南人,我深深地为自己的家乡而骄傲与自豪,我们除了要关注亚运盛况,为亚运喝彩的同时,也要多推广岭南文化,加深与其它国家和城市的交流与来往,充分吸纳各地现代社会的风俗时尚,使岭南的民众生活充满现代色彩,从而推动岭南文化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
近年来,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导致我们不少传统习俗被遗忘,那些中华的传统技术在逐渐消逝。为此,我希望大家能够多参与、推广和弘扬岭南文化活动。让它如亚运圣火一样,一棒接一棒地永久传递下去!把我们的激情与梦想一代接一代地传递下去!让世界共同感受和分享岭南的美!
梁淑君
奇丽妩媚的西樵山
正月初五,北方的大地还在冰雪中覆盖着,广州却沉浸在绿意葱茏中,我带着一份兴奋和喜悦,来到绿荫繁茂的广东省,南海市秀丽的风景区西樵山。这个广东四大名山之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及省级旅游度假区的西樵山深深地吸引了我。
弟弟拿着数码摄像机,弟妹则武装上很高级的数码照相机,在南京上大学的侄子,蹦蹦跳跳地在我们身边跑动着。我们把白色的轿车停在了山下,开始攀登西樵山。
我特意选择了一身,有淡淡的粉色点缀在领口和袖口的洁白的运动服,搭配着白色的旅游鞋,挽起飘飘的长发,斜挎着修闲的背兜,轻盈地和西樵山亲近。
西樵山峰峦海拔300米上下,主峰高340多米,钟灵毓秀,奇丽妩媚,山势蜿蜓,丛林茂密,流泉飞瀑,奇石异洞散落其间,庙宇成群,名胜古迹举目皆是。
和白雪皑皑的北国相比,西樵山的超然绿色,是同一时刻的两个季节。置身于南海市西樵山,仿佛置身于天然大氧吧,扑面的清新,温和的气流,让北方长大的和雪为伍的我,心旷神怡。我不停地抚摩和手掌般大小的树叶,和一根树的跟须握手,填补我生命中绿色的渴望。
山上的奇崖、怪洞、寒潭、飞瀑,以及名胜古迹,宛如画中画,吸引游人寻幽探勝,纷至沓来。大概想照顾我这个来自北方的游子,今天西樵山的空气清新,雾气蒙蒙,太阳悄悄的掩起面孔,在薄薄的云层后面关注着我们。
石路两旁的一棵棵参天大树,是我叫不出名的树种,攀崖直上,叶茂根深,盘根错节地扎在悬崖上的石缝里,顽强地吸收着成长的养分,和西樵山上所有的树木为伍,释放生命的养分。这些生命应该有几千道年轮吧,班驳的树干,满目沧桑,是它成熟的象征,参天的支干,是大地的天使,和白云接壤,和天空对话。这些有灵魂的生命,像我们昭示着坚韧不跋的生命力。
我们首先来到位于西樵山东北部的碧玉洞,一条东西走向的断崖峡谷。洞中有玉岩珠、玉书室、遇仙桥、东天湖等景点。
玉岩珠瀑是山中最大的瀑布。沿石壁飘飘洒洒而下,就像硕大透明的轻纱,覆盖在山崖上,在风中吹拂着,飘飘荡荡,娇媚柔美。柔风吹来的水珠,不时亲吻着我们的脸颊,仿佛在擦拭我们的汗颜,不断补养生命中的水份,给有些气喘吁吁攀登中的我,一份凉爽和亲切的快感,精神为之一振,快步向上攀登。
白云洞风景区位于山的西北麓,是西樵山36洞之一,被称为西樵山风景区的总汇,曾有“欲揽西樵胜,先应访白云”之说,历代的士大夫、文人、墨客给白云洞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我的目光有些不够使的感觉,目不暇接。
缺乏锻炼的我,随着不断地攀登,有些透支的感觉,可看着兴致勃勃的弟弟一家,我还是面带笑容,不服输地跟上他们的脚步,埋下头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向上攀缘。
举头望去,哦,海拔292.47米的大仙峰就在我们面前了。
西樵山大仙峰顶,由南海观音主体法相、圣境汇芳、圣域市肆、福寿莲池和环海镜清组成,面积15万平方米,为西樵七十二峰之一,左右分别为双马峰和马鞍峰,背枕西樵最高峰大仙峰。俯瞰大仙峰,完全符合“左青龙蜿蜒,右白虎驯伏,背玄武垂头、前朱雀翔舞”之最佳吉穴之势。
观音法相高为61.9米,寓意观音成道于6月19日之意。法相为坐姿,顶有宝珠天冠,项有圆光,弯眉朱唇,眼似双星,目光微俯,披天衣、挂璎珞、带项饰、着罗裙,慈眉善目地稳坐在莲花台上,广视众生,显现安详凝重,救苦救难的慈悲法相。观音法相莲花座直径36米,外部镶嵌上下三层共66片莲花瓣。法座内部是蔚为壮观的五层大厅,陈列众多的观音文化艺术品及功德林等。莲花座四面环水,有四桥通达,寓意四方净土,八方德水,四边皆道之佛境。
山下香火缭绕,人头攒动,,虔诚的我沿着120多台阶拾阶而上,听着朗朗的音乐,心灵就像得到一场净化,脚下的路越走越宽,脚步越来越明快。
离开南海观音,我们选择去了翠岩。
翠岩景区在西樵山中部,主要景点有龙须泉、半月泉、无叶井、碧云村、丹桂园等。
翠岩是该景区的主体,在碧云峰西,是一漏斗形状的狭长山谷,谷内寒藤摇翠,树影侵云,飞泉入隙,急流归潭。
翠岩谷内有二石室,是清代画家黎简与何丹山隐居之所,翠岩壁上石刻众多,著名者如黎简所题“天然图画”,邓泉所书“泉石清幽”。
我最感兴趣的是那口无叶井。
无叶井被誉为“樵山第一泉”,此泉水甘清冽,终年不歇,更为神奇的是,无论寒来暑往,叶落纷纷,井面断无残叶一片,“无叶井”因而得名。
我守在井旁,狠狠地喝了一肚子甘甜的泉水,沁心润腑,直到丹田。贪婪地用水洗脸,真有容光焕发,面貌一新的感觉。站在井下,抬头看着遮盖在井上的百年大树,绿叶茂盛,随风摇动。一片片绿叶飘飘遥遥落下。奇怪,真就绕着井口,很自觉地守护着这眼清澈的水井,决不去污染,天下奇观啊。
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无叶井,不知道下次品尝甘泉在什么时日了。 沿着山路,我们到了九龙岩。
九龙岩景区在西樵山的西南部。著名景点有四方竹园、宝峰胜处、春风亭、石竹园、紫姑庙等。其中四方竹园以遍植四方竹而闻名。
我围着这四方竹打转,是什么原因使得这里的竹子形成独特的形状,大自然对西樵山如此的慷慨,把天下奇竹安置在远里喧闹的幽静之处,绿荫环抱,空气清新,使得多少游客,不远万里来朝拜哦。
九龙岩石壁曲突蟠屈,岩孔高低偃仰,人从外孔钻入,如螺旋前行,十分刺激,小侄子调皮地从崖顶通天岩钻出,向我们做怪象,让疲劳的我们开心一刻了。
当地谚曰:“九龙岩孔能钻透,好运活到九十九”。
清晨出来,夕阳已辉映。还有那么多景观,不能一一拜访,顿感遗憾。
透支的体力已经频频地发出警告,进入镜头的脸,汗水染红了面颊,无精打采,弟妹不断地选着角度,叫着大姐,面对镜头,我只有勉强挤笑的份了。
绿荫环抱的西樵山,让我眷恋,鸟语花香,遮云避日,潺潺山泉,天然之美,让人平静、谦和、身心合一。
白色的雪龙轿车,已在视野中,我频频回头遥望西樵山。再见,美丽的西樵山,在有生之年,你的身影,已镶嵌在我的心中,你,还会吸引我的脚步,不远万里和你交谈
西樵山南海观音文化苑座落于佛山市南海区西樵山大仙峰顶,由南海观音主体法相、圣境汇芳、圣域市肆、福寿莲池和环海镜清组成,面积15万平方米,所在大仙峰海拔292.47米,系西樵七十二峰之一,左右分别为双马峰和马鞍峰,背枕西樵最高峰大仙峰。俯瞰大仙峰,完全符合“左青龙蜿蜒,右白虎驯伏,背玄武垂头、前朱雀翔舞”。
四方竹,西樵山的八绝之一。四方竹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观赏植物,它是西樵山特有的,如迁离,不出三年,竹身便会回复圆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