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2015年11月 油地质与工程 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 第29卷第6期 文章编号:1673—8217(2015)06—0063—04 波阻抗反演与AVO技术在陆西凹陷勘探中的应用 裴家学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 摘要:陆西凹陷为辽河外围盆地中生代残留型凹陷,砂泥岩阻抗差异小,储层横向变化快,预测难度大,流体关系复 杂。由于单一的储层预测技术多解性强,因此首先利用叠后层序格架内波阻抗反演识别和描述九佛堂组上段薄层 砂体和九佛堂组下段凝灰质砂体,然后再利用叠前AV0流体检测技术对所描述的砂体进行AVO流体检测,预测 不同类型储集层的含油气有利区。该结果不仅为陆西凹陷的勘探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对辽河外围其它凹陷 的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陆西凹陷;波阻抗反演;层序地层;拟声波阻抗反演;AVO技术;流体因子 中图分类号:P631.445 文献标识码:A 陆西凹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和赤峰市境 内,是开鲁盆地内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它是在海西 期褶皱基底上发育的中生代残留型凹陷r1],面积约 800 km ,是辽河外围盆地诸多凹陷中勘探程度最 测之前需要进行敏感性分析,寻找特征曲线。 在陆西地区,九佛堂组下段凝灰质砂岩,以及陡 坡带砂砾岩体,声波时差和密度曲线能够较好地区 分,因此常规波阻抗反演能够识别凝灰质砂岩和陡 高、勘探开发效果最好的凹陷。近几年,该地区勘探 虽然有“点”的突破,但整体成功率较低,勘探面临着 诸多困难,主要原因是现阶段所面临的勘探对象九 佛堂组上段为薄层砂岩储层,且砂泥岩阻抗差异小, 储层横向变化快,九佛堂组下段为凝灰质砂岩,储层 坡带砂砾岩体。但是九佛堂组上段大段泥岩或油页 岩夹薄砂体,单层砂体厚度为2~30 rn,平均孔隙度 为22%,储层物性较好,油气显示多为油斑、油浸,其 速度与上下围岩差异较小,密度值甚至低于上下围岩, 因此常规波阻抗反演难以识别。通过曲线敏感性分 析,深侧向电阻率曲线对该地区九佛堂组上段薄层砂 体响应敏感,于是利用电阻率曲线重构声波时差,进行 拟声波反演 ]。从反演结果来看(图1),分辨率较 物性差,优质储层预测难度大,其次该地区流体关系 复杂。为了解决勘探瓶颈,在陆西凹陷开展了波阻 抗反演和AVo流体检测研究。近年来,这两项技 术在国内外应用非常广泛且非常成熟,在井位部署 中发着重要作用。而本次研究是将这两项技术联合 应用,首先利用叠后波阻抗反演预测砂体,然后针对 所预测的砂体开展叠前AVO流体检测,预测所识 别砂体的含油气情况,进一步提高钻探成功率。 高,能够识别和刻画薄层砂岩,但是,如果单层砂体 厚度小于10 nl,厚度预测上还是存在一定误差。 因此,在砂体预测中,特征曲线的选择非常重 要,只有选择正确的特征曲线进行储层预测,才能达 到真正区分和识别不同储层的目的。研究结果表 明,陆西凹陷九下段凝灰质砂岩和陡坡带砂砾岩的 1 叠后波阻抗反演识别和刻画砂体 砂体预测的方法很多,最常见且最实用的方法 是叠后波阻抗反演L2],在反演的过程中必须以地质 理念为指导,其预测效果的关键在于特征曲线的选 择_3 与初始模型的建立l4I5]。 1.1特征曲线选择 特征曲线为声波时差,九上段薄砂岩的特征曲线为 深侧向电阻率。 1.2高分辨率层序约束地质建模 波阻抗反演低频模型的建立是在地震地质层位 收稿日期:2015—07—29 作者简介:裴家学,工程师,硕士,1981年生,2005年毕业于长江 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现从事构造解释、储层预测以及勘探 部署工作。 在储层预测中,不同的岩性、以及同一岩性在不 同的沉积环境中,其敏感曲线不同,一般情况下, AC、RT、GR曲线对砂岩储层响应敏感,RT、GR曲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大科技专项“辽河油田原 油千万吨持续稳产关键技术研究一辽河滩海和外围规模储量发 现关键技术及有利目标优选研究”(2012E一3002)。 线对火山岩储层响应敏感,但不是绝对的,在储层预 ・66・ 石油地质与工程 ]口 ] ]2015年 ]第6期 ] 破,但需要下一步钻探予以证实。 [7]雷雪,李忠,巫芙蓉,等.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川西地 震资料反演中的应用[J].石油物探,2003,42(4):493 4结论与认识 (1)利用深侧向电阻率曲线重构声波时差,进行 拟声波波阻抗反演,能够识别和刻画九佛堂组上段 ~500. [8]王绍忠,周红科.埕岛油田东斜坡层序约束下的储层预 测技术[J].石油地球物理进展,2012,47(I):142— 149. 薄层砂体,且在高分辨率层序界面约束下反演,预测 效果更好。 [9]董雪梅,徐怀民,胡婷婷,等.层序约束地震储层预测技 术在岩性圈闭识别中的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进展, 2012,47(增刊1):84—90. (2)辽河外围盆地九佛堂组上段薄层砂岩为Ⅳ 类AVO异常,为低阻抗含油砂岩;九佛堂组下段凝 灰质砂岩为工类AVO异常,为高阻抗含油砂岩。 流体因子属性与P波速度反射率属性在该地区应 用效果较好,从适用范围来看,AVO技术在陆西凹 陷的五十家子庙洼陷、马北斜坡和小井子洼陷效果 较好,在马家铺高垒带和包日温都断阶带效果较差。 (3)单一的储层预测技术或AVO油气检测技 [10]秦雁群,邓宏文,侯秀林,等.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 北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储层预测FJ].石油与天然 气地质,2011,32(2):214—221. [11]徐丽英,方炳钟,孙立旭,等.AVO技术在铁匠炉地 区油气检测中的应用[J].岩性油气藏,2011,23(5): 73—77. [12]左国平,吕福亮,范国章,等.AVO技术在孟加拉湾 术,都有一定的多解性,在勘探部署时,往往需要多 种技术联合应用,以提高钻探成功率。 参考文献 孙超,朱筱敏,昝国军,等.陆西凹陷九佛堂组砂体成因 类型及储集性能[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8,35(5): 569—575. 含气检测中的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46 (增刊i):60—66. [13]李艳玲.AVO叠前反演技术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 与开发,2006,25(5):103—106. [14]刘东琴,李晓恒,汪关妹,等.AVO技术在苏75区块 含气性检测中的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进展,2013, 48(增刊1):109—114. [15]杜新江,周妍,朱萍,等.AVO技术在苏里格气田 SQW区块的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进展,2013,48 (5):785—792. 曲霞,卢佳岚,商建立,等.储层反演技术在南阳凹陷张 店油田的应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6,20(5):24— 26. [16]鲍熙杰,赵海波.CRP道集优化处理对叠前反演的影 响[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3,27(1):39—41. [17]Hilterman F J.Seismic amplitude interpretation[J]. Short Soc.Exp1.Geophys,Distinguished Instructor Series 4,2001. 崔晓朵.储层反演中有关特征曲线选择的探讨一以东 海平湖油气田开发区储层反演为例[J].海洋石油, 2006,26(1):22—27. 王孟华,崔永谦,张锐峰,等.泥灰岩裂缝储层预测方法 研究[J].岩性油气藏,2007,19(3):114—119. 陈超,流韵,缪志伟.M地区致密砂岩储层预测方法研 究[J].岩性油气藏,2013,25(6):84—88. 裴家学,方圆.陆西凹陷马北斜坡有效储层预测[J].石 油天然气学报,2014,36(9):58—62. [18]郑静静,印兴耀,张广智.流体因子关系分析以及新流 体因子的构建F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26(2):579 —587. 编辑:昊官生 (上接第40页) [14]胡望水,徐博,刘浩,等.扶余油田中城区扶余油层沉 积微相及其沉积模式[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2,26 (5):5—12. 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25(5):41—44. [18] 吕文雅,姚光庆,舒坤,胡荣,翁剑桥.泌阳凹陷毕店地 区核三段Ⅵ一Ⅶ油组沉积微相研究[J].石油地质与 工程,2014,28(4):41—45. [15]高艳红,李建明.乌南地区下油砂山组沉积微相研究 [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25(2):27—29. [16]任大忠,孙卫.白豹油田白306区块长8 储层沉积微 相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25(5):6—9. Ei9] 王文升.文昌l5—1油田ZJl一4油组沉积微相研究 [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4,28(4):46—48,70. 编辑:吴官生 [17] 李功强,赵永刚,陈利雯.镇泾油田长8 段储层测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