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闻英语的标题的特点

来源:一二三四网
新闻英语的标题的特点

1.省略

标题是新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阅读英语报纸的新闻标题是我们学习阅读英语报刊的第一步。这么说绝无夸张之意,从语法角度来看,英语新闻标题有其一套独特的语法体系,与人们平时常见的英语句子语法有所不同,新闻英语学者称之为“标题语言”(headlines)。其中,标题中虚词的省略就是它的重要特点之一。一般而言,标题中虚词省略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冠词基本省略。例如:

TENTH OF BRITISH MACKEREL CATCH GROUND INTO FEED

(=A TENTH OF THE BRITISH MACKEEL CATCH GROUND INTO FEED) 英国捕获鳍鱼一成碾为饲料

THREE G0RGES FLOODED BY 'FAREWELL' TOURISTS

(=THE THREE GORGES FLOODED BY 'FAREWELL' TOURISTS) 惜别之情难以挡游客蜂拥至三峡 2)联系动词通常省略。例如: THREE DEAD AFTER INHALING OVEN GAS

(=THREE ARE DEAD AFTER INHALING OVEN GAS) 吸入炉灶煤气三人窒息身亡

CLINTON INAUGURATION MOST EXPENSIVE EVER

(=CLINTON INAUGURATI0N IS M0ST EXPENSIVE EVER) 克氏就职典礼花费空前巨大 3)助动词通常省略。例如: FINANCIER KILLED BY BURGLARS

(=A FINANCIER IS KILLED BY BURGLARS) 夜毛贼入室金融家遇害

POPE TO VISIT JAPAN IN FEBRUARY

(=POPE IS TO VISIT JAPAN IN FEBRUARY) 教皇拟于二月访日 INDIA MENDING FENCES

(=INDIA IS MENDING FENCES) 印度正在改善与邻国的关系

4)连词通常省略,并用逗号代替。例如: US,VIETNAM RESUME TALKS

(=US AND VIETNAM RESUME TALKS) 美越恢复会谈

NBC'S PRESIDENT ROBERT WRIGHT SEEKS BIG ACQUISITI0NS,VENTURES FOR THE NETWORK (=NBC'S PRESIDENT ROBERT WRIGHT SEEKS BIG ACQUISTIONS AND VENTURES FOR THE NETWORK) “强有力的伙伴”+“可观的投资”——罗伯特董事长为NBC网络扩展而奔走 此外,英语新闻标题还经常省去介词、代词等,这些词的省略并不妨碍读者的理解。

新闻英语的标题的特点·时态

动词表示一种动态,新闻标题在浓缩新闻内容时,如能恰到好处地用上一个动词,就能增色不少,给人以形象生动、跃然纸上的感觉。如EARTHQUAKE HITS OSAKAKOBE(地震重袭(日本)皈神地区)远比 EARTHOUAKE INOSAKAKOBE显得具体而达意。标题中用了动词,固然好处不少,但也给我们阅读英语报刊增加了一个困难。

我们知道,英语中的动词有时态变化,在英语新闻标题中也不例外。但由于新闻标题必须言简意赅,不可能采用英语的所有时态形式来浓缩新闻事实。为此,新闻标题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时态特点,以达到使动词既传神达意又具时间感的目的。英语报刊的新闻标题中一般不用过去时态,当然更不用过去完成时等时态,而采用现在时态,使读者阅报时一如置身于这条新闻事件中,这叫做“新闻现在时” (Journalistic present tense),与文学写作中的 “历史现在时”,(historical present tense)实际上完全一样。所以,英语新闻标题中常用的动词时态主要有三种:一般现在时、将来时和现在进行时。现分述如下:

1)一般现在时通常被用来表示过去发生的事。

通常情况下,报刊所载消息多为己发生过的事,按日常英语语法,标题中的动词应使用过去时态,但是这样容易给人产生一种陈旧感,似有‘昨日黄花,之嫌,缺乏吸引力。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英语新闻标题常用一般现在时从形式上来增强报道的新鲜感(freshness)、现实感。reality,和直接感(immediacy)。此外,标题采用动词的一般现在时还可省去动词过去式构成中常见的“ed”两个字母,节省标题字数。正因一般现在时在英语新闻标题中的这一特殊。用法,初读英语报纸的读者应特别注意这一现象,不要把它误以为是日常英语语法中的一般现在时,从而影响对全文内容的阅读与理解。例如: COMEBACK GIVES CHINA A SENSATIONAL THOMAS CUP WIN

(=THE COMEBACK GAVE CHINA A SENSATIONAL THOMAS CUP WIN ) 中国队反败为胜荣获汤姆斯杯

STREET BATTLE IN HEAVY SHELLING AS PEACE TALKS PROCEED

(=STREET BATTLE IN HEAVY SHELLING AS PEACE TALKS PROCEEDED) 和平会谈进行之际巷战依然炮声隆隆

2)动词的将来时更多地直接采用动词不定式来表达。

英语新闻标题中动词将来时的表达形式除一般将来时“will+动词原形”外,更多的还是采用“联系动词be+动词不定式”结构,其中联系动词be通常省略,以节省标题字数。换言之,动词不定式在英语新闻标题中可直接表示未来动作,这是因为不定式标志“to”只由两个字母构成,比一般将来时中的“will”来得少,故频频见诸英语报端。例如: LAST TWO BEIRUIT HOSTAGES 'TO GO FREE'

(=THE LAST TWO HOSTAGES IN BEIRUIT ARE 'TO GO FREE') 贝鲁特最后两名人质“获释在望”

FLORIDA FREEZE TO INCREASE AREA PRODUCE PRICES

(=THE FREEZE IN FLORIDA IS TO INCREASE THE AREAS PRODUCE PRICES) 佛罗里达严寒将使该地区农产品涨价

3)现在分词直接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或事件。

对于正在发生的事态或动作,英语新闻标题也按日常英语语法规则处理,采用现在进行时\"be+现在分词”这一形式,但其中“be”又通常省略。因此,剩下的现在分词便在新闻标题中直接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或正在发展的事态。例如: SIGNS OF RIFTS APPEARING IN ARGENTINA'S JUNTA

(=THE SIGNs OF RIFTS ARE APPEARING IN ARGENTINA'S JUNTA) 阿根廷军人政府出现内讧迹象

DEPOSITS, LOANS RISING IN SHANGHAI

(=DEPOSITS AND LOANs ARE RISING IN SHANGHAI) 上海储蓄与贷款额见升

新闻英语的标题的特点·语态

英语新闻标题中的动词表示被动语态时,被动语态结构“be+过去分词”形式中的助动词“be”,通常被省略,也经常不用“by”来引出动作的执行者,剩下的过去分词在标题里就可直接表示被动意义,读者切忌将之误解为该动词的过去式。如: GIRL OF 18 RAPED AFTER THREAT WITH BREAD KNIFE

(=A GIRL OF 18 RAPED AFTER THREAT WITH A BREAD KNIFE) 餐刀威逼下, 18岁少女遭强暴 VAN GOGHS RECOVERED AFTER THEFT

(=VAN GOGHS ARE RECOVERED AFTER THE THEFT) 梵高名画窃而复得

FATHER JAILED FOR MURDER OF DAUGHTER

(=FATHER IS JAILED FOR THE MURDER OF HIS DAUGHTER) 谋杀亲生女儿父亲银档人狱

其实,读者在广泛接触英语报刊时会发现,新闻际题使用动词主动语态的频率远远超过被动语态。因为从修辞学角度而言,主动语态比被动语态更加生动多彩且富有感染力,所表达的意义更为直接,或更具有说服力,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读来朗朗上口,流利自然。英语新闻标题只有在事件或动作的接受者比执行者更重要时才使用被动语态,突出强调宾语部分,以引起读者注意。这是因为读者阅报时的心理状态同看书或查阅资料时的情况不尽相同。人们往往是在就餐时或上班途中、候车、饭后用茶等较空闲时看报的,阅读时思想往往不是完全集中的。只有当他们看到一条特别能引起他们兴趣的标题时,才会把注意力全部集中起来,全神贯注的看下去。因此,英语新闻标题有时为突出动作的承受者通常采用被动语态,目的在于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例如“500 REPORTED KILLED IN S.KOREAN BUILDING COLLAPSE”远比“COLLAPSE CLAIMS 500 LIVES IN S.KOREA”更为吸引人。两条标题都起到了提示与浓缩韩国某百货大楼倒塌致使五百人丧生这一新闻内容的作用,其中死亡人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前旬虽为被动语态,却以数词开始,突出了这个重要内容,使它非常醒目,一下子吸引了读者。

新闻英语的标题的特点·标点符号

英语新闻标题一贯注重结构精练,并不使用所有的标点符号。即便使用某个标点符号,其主要目的不外乎两种,一是区分表示各句子成分意群之间的关系;二是旨在进一步节省标题字数。现简要介绍一下标题中常见的几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1)逗号常被用来代替连词\"and\"例如:

BELGIUM SUPPORTS FRANCS,DENIES IT WILL QUIT 'SNAKE'

(=BELGIUM SUPPORTS THE FRANCS AND DENIES IT WILL QUIT THE 'SNAKE') 比利时支持法郎并否认将退出“蛇形浮动” GUANGZHOU FAIR CLOSES, TRADE BOOMS

(=THE GUANGZHOU FAIR CLOSES AND THE TRADE BOOMS) 广交会闭幕交易兴旺

2)冒号除了用在引语之前表示“说”外,还经常被用来代替联系动词“be”。例如: YELTSIN:MUSLIM NATI0NS CALL FOR END TO TENSI0N IN BOSNIA HERGEZERVENA

(=YELTSIN SAYS THAT MUSLIM NATIONS CALL FOR AN END TO THE TENSI0N IN BOSNIA HERGEZERVENA) 叶利钦说:穆斯林国家呼吁尽早结束波黑紧张局势 SHANGHAI:RESPLENDENT PEARL OF NEW CHINA

(=SHANGHA IS A RESPLENDENT PEARL OF NEW CHINA) 上海:新中国的璀璨明珠

3)破折号常被放置在不用引号的引言前后,以引出说话者。例如: ECONOMY GROWS SLOWLY AS UNEMPLOYMENT, INFLATION RISE—ECONOMISTS

(=ECONOMISTS SAY THAT THE ECONOMY GROWS SLOWLY AS THE UNEMPLOYMENT AND INFLATION RISE) 经济学家认为:失业率及通货膨胀加剧使得经济增长缓慢。 MALARIA STILL MENACES QUARTER OF HUMANITY-FRENCH PROFESSOR

(=A FRENCH PROFESSOR SAYS THAT MALARIA STILL MENACES A QUARTER OF THE HUMANITY) 法国一教授称:疟疾仍威胁着四分之一的人类。 新闻英语的标题的特点·简短小词

英语新闻标题总是力求用有限的字数来表达新闻的内容,为此,在措词上尤其要狠下功夫,选词尽可能经济达意、简短明了,偏爱选用那些短小精悍或字母最少的动词。这是因为短小易懂、形象生动的措词不仅能增强新闻的简洁性和可读性,而且还能节省版面篇幅。如表示“破坏”或“损坏”一词意义的动词,标题一般不用damage,而用一些较之简短的词,如hit,harm,hurt, ruin或wreck等。又如表示“放弃”这一概念的动词,标题一般不用 abandon,而用drop, give up,quit,skip或yield 等;表示“爆炸”之类的动词意义时,一般不用 explode,而用blast,crash, ram或smash等词。简而言之,英语新闻标题大都喜欢选用字形短小、音节不多而意义又比较广泛的词。

这类动词在标题中屡见不鲜,读者平时阅读时不妨多加留意,这对于提高英语水平,尤其是熟悉英语同义动词,无疑是大有稗益的。为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英语新闻标题,现再列举一些常见诸报端的标题小词,以备不时之需: aid=assist (帮助;援助) alter=change or modify (改变) ask=inquire(询问) assail=denounce (谴责)

axe=dismiss/reduce(解雇/减少) balk=impede (阻碍)

ban=prohibit or forbid (禁止) bar=prevent (防止;阻止)

bare=expose or reveal (暴露;揭露) blast=explode (爆炸) begin=commence (开始) bid=attempt (努力)

bilk=cheat (欺骗)

bolt=desert or abandon (放弃) boost=increase (增加;提高) check=examine (检查)

claim=ause the death of…(夺去……的生命) clash=disagree strong1y (发生分歧;争议) curb=control or restrict (控制) dip=decIlne or decrease (下降) ease=lessen (减轻;缓和) end=terminate (结束;中止) flay=criticize(批评) flout=insult (侮辱)

foil=prevent from (阻止;防止) grill = investigate (调查) gut=destroy (摧毁) head=direct (率领) hold=arrest (逮捕) laud=praise (赞扬)

lop=diminish (下降;减少) map=work out (制订) mark=celebrate (庆祝)

name=appoint/nominate(命名/提名) moot=discuss (讨论) mull=consider(考虑) nab=arrest(逮捕) nip=defeat(击败)

nix=deny/disapprove(否决/拒绝) opt=choose(选择) oust=expel (驱逐)

peril=endanger (危害;危及) pledge=determine (发誓)

plot=conspire (预谋;密谋策划) plunge=plummet (价格等)暴跌 poise=ready for action (作好准备) probe=investigate (调查) raid =attack (进攻) rap =criticize (批评) rebuke=criticize (批评)

rout=defeat completely(击溃;打垮) slay=murder (谋杀) soar=skyrocket (急剧上升) spur=encourage(激励;鞭策) swap=exchange (交流;交换) sway=influence (影响) trim=reduce (削减) vie=compete (竞争) vow=determine (决心;发誓) weigh=consider (考虑) woo=seek to win (争取;追求)

标题除偏爱使用短小动词外,还常常选用简短、字母数少的名词或名词词组。如accord与agreement, aide与assistant,aim与purpose,rally与amass assembly,drive与campaign,talk与negotiation 等。例如: QUAKE DEATH TOLL MAY TOP 2000

(=THE DEATH TOLL IN THE EARTHQUAKE MAY EXCEED 2000) 地震死亡人数估计已逾两干

NEW GROUPS BOOST HI—TECH RESEARCH

(=NEW GROUPS PROMOTE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新兴集团推动高新技术研究

BAKER,JAPAN VISIT OFF,ARMS ISSUE HOT

(=BAKER's JAPAN VISIT IS OFF AND THE MILITARY WEAPONS ISSUE IS HOT) 军备问题争论激烈贝克取消访日之行

以上这类简短名词在英语新闻标题乃至消息报道中屡见不鲜,俯拾即是。读者平时阅读时不妨多加留意,这对于提高英语水平,尤其是熟悉英语同义名词,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为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英语所闻标题,现再列举一些这类常见诸报端的标题小词,以备不时之需: ace=champion(得胜者) aid=assistance(帮助) blast=explosion(爆炸)

body=committee/commission (委员会) clash=controversy(机构) crash=collision(碰撞;坠毁)

deal=agreement/transaction (协议/交易)

dems=democrats[民主主义者;民主人士; (美国)民主党党员]

envoy=ambassador(大使) fake=counterfeit(赝品;骗局) fete=celebration[庆祝(活动)] feud=strongdispute(严重分歧) flop=failure(失败)

freeze=stabilization [(物价、工资等)冻结;平抑] glut=oversurply(供过于求)

GOP=Grand 0ld Party[(美国)共和党] nod=approval(许可;批准)

pact=agreement/treaty (条约/协议)

poll=election/publicopinion poll (投票选举/民意测验)

probe=investigation(调查) pullout=withdrawal(撤退;撤离) rift=separation(隔离;分离) row=quarrel(争论;争议) set=ready(准备)

snag=unexpected difficulty (意外障碍;意外困难) statement=dispute that cannot be settled(僵持;僵局) stance=attitude(态度) step=progress(进程;进步) strife=conflict(冲突;矛盾)

ties=(diplomatic)relations [(外交)关系]

新闻英语的标题的特点·缩写词

缩写词又称首字母缩赂词,将几个词的首字母加在一起合成一字,全部用大写字母拼成,从而代替一组冗长复杂的词或词组。这样,既可节省版面标题词数,又能更好地提示新闻内容,使人读来颇感简洁易记,还可使版面编排减少沉闷之感。例如: CPPCC HEAD MEETS RETURNED OVERSEAS STUDENTS IN BEIJING

(CPPCC=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政协主席在京接见归国留学生 AIDS VICTIMS SURGING IN US

(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后天免疫缺损综合症,即“艾滋病”) 美“艾滋病”患者激增

PLO SAYS BIG ISRAELI DRIVE AHEAD

(PLO=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巴解组织称以色列即将大举进攻

从以上数则实例中不难发现,英语新闻标题中经常出现的缩写词主要分为三类: 1)组织机构等专有名称,如上述例句中的CPPCC (全国政协)和PLO(巴解组织)。又如: UNESCO=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ASEAN=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

GATT=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关贸总协定)

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世界贸易组织)

OPEC=Organization of Pr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

PLO=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

IOC=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美国)国家宇航局]

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世界卫生组织)

OAU=Organization of African Unity (非洲统一组织)

2)常见事物的名称,如上述例句中的AIDS (艾滋病)。又如: UFO=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

新闻英语的标题的特点·节缩词

新闻标题除了使用缩写词外,还经常运用节缩词。节缩词,亦称简缩词,通过“截头去尾”的方法将一些常用的名词、形容词等截短或缩短,其宗旨同样是为了节省标题字数。如: graduate(毕业生)--grad; hospital(医院)--hosp; billion(十亿)--bn; percent(百分比)--pc; cigarette(香烟)--cig 请看几则实例:

WEEKLY MAG FOR STAMP LOVERS TO BE LAUNCHED [MAG=magazine(杂志)]

(不明飞行物;“飞碟”) DJI=Dow-Jones Index (道·琼斯指数) PC=personal computer (个人电脑)

ABM=anti-ballistic missile (反弹道导弹)

PR=public relations (公共关系)

SALT=Strategic arms limitation talks (限制战略武器会谈)

SDI=strategic defence initiative (战略防御措施)

GMT=Greenwich Mean Time (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3)表示人们的职业、职务或职称的名词,如 MP(议员)。 又如:

PM=prime minister(总理;首相) GM=general manager(总经理)

VIP=very important person(贵宾;要人) TP=traffic policeman(交通警察) PA=personal assistant(私人助理)

集邮周刊即将发行

NEW GROUPS BOOST HI-TECH RESEARCH [HI—TECH=High Technology(高新技术)] 新兴集团推动高新技术研究

这类节缩词不仅在标题中广泛使用,以节省篇幅,而且还时常出现在新闻报道的行文中。有时,这类词汇很难在词典中查到,现再汇列一些常见诸英语报端的这类节缩词,供读者读报时对照、查考: Aussie=Australian(澳大利亚的) biz=business(商业) champ=champion(冠军) con=convict(罪犯) deli=delicatessen(熟食) expo=exposition(博览会) homo=homosexual(同性恋) lib=liberation(解放)

pro=professional(专业的;职业的) rep=representative(代表) Russ=Russia(俄罗斯) Sec=secretary(秘书)

新闻英语的标题的欣赏及汉译

我们在阅读英语报刊时,不仅要学会看借新闻标题,而且最好还能善于欣赏并翻译新闻标题,惟有如此,我们才能较正确地理解英语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及修辞等特点,判断出标题的寓意。

欣赏或翻译英语新闻标题时应该兼顾三个方面:准确理解标题,领悟其妙处;适当照顾译文特点,增强可读性;重视读者的接受能力。欣赏或翻译英语新闻标题,对于不太熟悉英语国家历史、文化背景的读者来说,有时并不是很容易的。许多妙不可言的精彩之处,一疏忽就可能从眼皮底下滑过去。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积累,不断熟悉英语国家的历史掌故、文艺作品以及英语的修辞手段等等。一旦真的领会并译出了英语标题中作者苦心营造的深奥内涵,那份喜悦不亚于数学家攻克一道难题。

1)直译或基本直译。

如果英语标题的含义明白、直接,译成汉语以后中国读者不至于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则可直译或基本直译。如: LOOKING BACK TO LOOK AHEAD 回首往昔展望未来

AMERICA'S CAREENING FOREIGN POLICY 摇摆不定的美国对外政策

BILL CLINTON ASSUMES OFFICE IN WHITE HOUSE AS US PRESIDENT 比尔,克林顿入主白宫,就任美国总统 (或译:克林顿入主白宫,新总统始掌大权)

OlYMPICS BEGIN IN STYLE;SWIMMER TAKES 1ST GOLD 奥运会隆重开幕 泳将夺首枚金牌 2)添加注释性词语。

即使是明白易懂的新闻标题,我们在汉译时也常需酌情加上逻辑主语,或新闻人物的国籍、消息的事发地点等等。总之,应兼顾中英语新闻标题之异同,适当增补有关介绍性、注释性词语以利读者理解,避免产生误会。例如: LI ELECTED CPPCC HEAD 李(瑞环)当选为全国政协主席 LEWIS,XIE VOTED WORLD'S TOP TWO 路(易斯)谢(军)当选世界最佳男女(运动员) EMPEROR'S VISIT A MILESTONE IN BILATERAL TIES 天皇访华:(中日)双边关系的里程碑 QUAKE DEATH TOLL TOPS 5000

(日本限神地区)地震死亡人数己逾五千 YOUNG WHEELERS,BIG DEALERS

chute=parachute(降落伞) copter=helicoPter(直升机) nat'l=national(全国的)

com'l=commercial(商业的;广告) c'tee=committee(委员会) C'wealth=Commonwealth(英联邦) telly=television(电视机) tech=technology(技术) pix=pictures(电影) vet=veteran(老兵;老手) vic=victory(胜利)

青年摩托车手成了(保险公司)大主顾 3)体现原文修辞特点。

如果英语标题寓意于某种修辞手段,如双关、比喻、押韵等,译成汉语以后中国读者不至于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则应尽可能体现原标题的修辞特色。如: (押韵)AFTER THE BOOM EVERYTHING IS GLOOM 繁荣过后,尽是萧条

(或译:繁荣好景不再,萧条接因而来) (双关)SOCCER KICKS OFF WITH VIOLENCE 足球开踢拳打脚踢

(借用典故)LIBERTY MOTHER OF INVENTION 自由是发明之母 (幽默)ACCUSER ACCUSED 原告没当成 反而成被告

(比喻)MIDDIE EAST:A CRADLE OF TERROR 中东——恐怖主义的摇篮 4)灵活处理修辞差异。

英语标题寓意于某种修辞手段,而这种修辞手段在语言转换中如与汉语难以契合,则不妨意译,即舍弃原来的英语标题,按内容概括出合适的译文标题,切忌生搬硬套,译成晦涩难懂的句子。同时适当照顾汉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多用动词、尾韵、对仗等修辞手段。如:

(押韵)DESPERATE NEED,DESPERATE DEED 燃眉之急非常行动

(典故)1990:YEAR OF MARCO POLO CHIC 1990年:中国热的一年 (夸张)A VOW TO ZIP HIS LIPS 誓将守口如瓶

(双关)'SILENT' OFFICE WORKERS DEMAND TO BE HEARD “不闻不问”的办公室员工 今后将不再不闻不问了 (比喻)RUSSIAN REFORM OLD WINE IN NEW BOTTLE (俄罗斯改革——新瓶装陈酒)

可见,要译好英语新闻标题,除了需要透彻地理解原文内涵,领悟其妙处外,还要善于比较研究英汉两种语言新闻标题的特点,充分发挥汉语的优势。 体裁与结构·新闻定义

阅读英语报刊,仅注意版面上的新闻标题还远远不够,读者往往要在标题这个“向导”的引导下才能登堂入室,仔细阅读由标题所提示的有关新闻,这才是读报的真正目的。

说到“新闻”这个词,虽然对一般读者已经十分熟悉,但是如果要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就不那么容易了。迄今为止,新闻界有无数泰斗都对“新闻”下过自己的定义。遗憾的是,至今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简单而又公认的定义。现不妨从众多观点中举出一些颇有代表性的定义:

1) News is a fresh report of events,facts,or opinions that people did not know before they read your story。(新闻就是针对人们读你的报道以前还不知道的事件、事实或观点的一种全新报道。)

2) News is anything timely that interests a number of persons, and the best news is that which has the greatest interest of the greatest number.(凡是及时的、能引起一部分人兴趣的东西,便是新闻。而最好的新闻则是那种能够激起最大多数人最大兴趣的东西。)

3) News is any event, idea or opinion that is timely, that interests or affects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in a community and that is capable of being understood by them。(新闻是指人们能及时获悉的事件、观点或见解,它能吸引或影响社会上的许多人,并能为他们所理解。)

4) News is the reporting of anything timely which has importance,use,or interest to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persons in a publication audience。(新闻是对任何事物的及时报道,对于读者群体中的许多人来说,这类报道具有重要性、实用性或趣味性。)

5) If a dog bites a man, it is not news; if a man bites a dog, it's (big) news。(狗咬人并非新闻,人咬

狗才是(大)新闻。)

体裁与结构·新闻价值

事实上,新闻有这么多莫衷一是的定义也不足为奇。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新闻的本质是不断变化的,它因地因时而异,有的新闻在一个地方是大新闻,可是在另一个地方或许就算不上新闻了。当然,尽管目前“新闻”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但记者和编辑却可以凭着各自的经验和感觉去判断哪些事件可以写成新闻。换言之,他们心目中都有一个衡量某一事件是否值得采写、刊登的尺度。这一尺度就是通常所说的新闻价值(news value)。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很多,在英语新闻报道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时效性(timeliness)和时新性(freshness)。指新闻事件是新近发生的而且是社会大众所不知道的,包含着时间近、内容新两个含义。在可能的范围内,记者总是想方设法尽快把新闻传递给读者,因为新闻最强调的就是一个“新”字。如果记者尽报道一些“旧闻”,时间一长,自然就会失去读者。

2)重要性(importance, consequence,impact or significance)。指新闻事件与当前社会生活和大众的切身利益有着密切关系,势必会引起人们关心,影响许多人,如政局的变动、政策的变化、战争进展以及重大经济信息等。而重要的科技发明、天气的显著变化和重大的灾害、疾病等,往往能引起读者的重视和兴趣。

3)显著性(prominence)。指新闻中的人物、地点或事件越是著名,越是突出,新闻价值就越大,人们的注意力会自然而然地集中到他们的身上。如总统的一次感冒,证券市场也可能跟着颤抖;又如一位名人或要人的膳食、体温、睡眠、爱好乃至私生活等,都可以成为新闻内容。新闻价值的“显著性”要素可形象地浓缩成一组“一目了然”的数学公式,颇有借鉴价值:

ordinary person(s)+ usual occurence(s) 不等于news (平凡人+平凡事不等于新闻) ordinary person(s)+ unusual occurence(s) =news (平凡人十不平凡事=新闻) extraordinary person(s)+ usual occurence(s)=news (不平凡人十平凡事=新闻)

extraordinary person(s)+ unusual occurence(s)=good/big news (不平凡人十不平凡事=大/好新闻)

4)接近性(nearness,proximity or locality)。指新闻与读者地理上或思想、利益上的接近。事情发生的地点越近,读者越关心,新闻价值就越大;事情涉及读者的切身利益与思想感情越是密切,读者越重视,新闻价值就越大。如有关中国浦东开发、开放的新闻,对于广大中国人以及海外华侨来说,肯定要比一般外国人更感兴趣。

5)奇异性(unusualness,bizarreness,oddity or novelty)。西方新闻界流行这样的说法:“狗咬人不是新闻,而人咬狗则是新闻。”(When a dog bites a man,that's not news; but when a man bites a dog,that's news。)“坏消息才算好消息。”(Bad news is good news。)这两句话意指不寻常的事情就是新闻。给新闻下这样的定义显然是不全面的,但仔细一想也不无道理,至少能增加可读性,激起读者兴趣。

6)趣味性(interest)。指能够引起人们感情共鸣,富有人情味(human interest)和生活情趣的事实,即通常所讲的趣闻奇事。换言之,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使读者有普遍兴趣,能引人入胜。西方新闻界虽然对趣味性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一般都把社会学所研究的内容,如犯罪、道德伦理、人口、人生、婚姻、家庭、人间真情、金钱和色情等作为趣味性的主要内容,具有浓郁的人情味,故易于激起读者或欣喜、或愤慨、或悲哀、或惊讶、或深思等多种丰富的情感,从而唤起强烈的共鸣。

体裁与结构·新闻种类

新闻的种类很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传播工具,可分为报纸新闻(newspaper coverages )、杂志新闻(magazine coverages)、广播新闻(radio news)、电视新闻(TV news)、有线电视新闻(cable news)和通讯社新闻(news agency despatches)。按照新闻事实发生的地域和范围,又有国际新闻(world news)、国内新闻(home news)和地方新闻(local news)之分。若按报道的内容,新闻则可分为:政治新闻(political news )、经济新闻(economic news)、科技新闻(technological news )、文化新闻(cultural news)、体育新闻(sports news)、暴力与犯罪新闻(violence and crime news)、灾难新闻(disaster news)、天气新闻(weather news)、讣告(obituary)和娱乐(entertainment)等若干大类。

如按照事件的性质,新闻又可分为“硬新闻” (hard news)和“软新闻”(soft news)两大类。硬新闻亦称:“纯消息报道”(spot news or straight news),指题材比较严肃、具有一定时新性的客观事实报道。软新闻是指人情味较浓、写法轻松活泼的社会新闻,其题材可能会显得陈旧或无关紧要,但决非枯燥乏味。 软新闻能引起读者情感上的波动,使读者既想笑又想哭,既爱又恨,既妒又怜。 体裁与结构·新闻体裁

尽管新闻的种类繁多,分类的标准各异,但是,它们都必须通过记者按不同的报道形式即新闻体裁(news style)予以采写。由于新闻活动的范围是一个广阔多姿、变化无穷的世界,其间的客观事物也呈多样性,因而报道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新闻体裁也在不断更新。就我国读者阅读英语报刊的基本情况而言,新闻体裁主要可分为四大类:消息报道(news reportings)、

特写(features)、社论(editorials)和广告(advertisements)。

消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虽然消息通常由三个部分构成,即标题、导语(lead,常为全文的第一段)和正文(body),但正如常人所说,文无定法。消息的写作结构灵活多样,往往因人而异。特写与消息的区别在于报道的范围与目的不同。消息主要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了把某件新闻事件交代清楚,消息往往需要写出新闻的各个要素,也就是说,消息所报道的范围一般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特写则不需照顾全面,而是侧重于某个方面,注重再现生活的画面,将新闻事实诸要素中最有意义、最有情趣和影响的一两个要素或片段,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样,既形象又突出地把它们再现出来,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如耳闻其声,如目睹其人其事,从而获得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由此可见,消息报道勾勒出新闻内容的一幅全景画面,而特写报道则展现给读者新闻内容的片断或一组特写镜头的画面。因此,特写比消息读来更感集中、细腻、绘声绘色,所得到的信息更多,也更为详尽。

特写的种类很多,不论是哪一种性质的特写,其写作形式或结构与消息报道不一样。它们一般没有特定的规律或格式可循。读者在阅读英文报纸时,可看到各种不同结构的文章,别开生面。有的略提一下整个会议程序和会场情景,专写一个问题的讨论,一个提案的提出,一次独特的会面等等。还有的抓住时间过程中的某一个富有情趣或人情味浓厚的细节层层开掘,溯前追后,写出立体化的新闻。

总的说来,由于将写文章的篇幅比消息长得多,少则几百字,多则成千上万字。为了要引起读者兴趣,吸引他们一直往下看,作者常以细腻的笔触,挥洒自如的笔调突出表现事件的精髓内容。就语言修辞而言,特写的文笔要比消息报道高深、讲究些,才能最恰如其分地把新闻内容栩栩如生地再现出来。可见,阅读特写文章不失为读者提高英文水平、丰富词汇的有效途径之一。

特写的结构虽无定格,但是英文报刊上众多的特写文章通常以一个概括性的导语或引言开头,点出部分事实要点;或从生动的情节、场面和引语入笔,但不透露大多,真正最重要、最精彩的东西,放在后面。此乃一宕一跌,首尾呼应,文义完美,使人读完终篇后产生一种“满足感”,从而兴趣愈浓,印象愈深。

就新闻价值而言,英语报刊上的特写可分为新闻性特写和趣味性特写。当然,将英语特写简单分为两大类,难免带有较大的武断性,因为有不少特写往往介乎于两者之间,算哪一类都可以。因此,较普遍能接受的方法是,将英语特写按采写题材或范围划分成十余种具体的类别,其中最常见的主要有人物特写、事件特写和风光特写等。

社论是报纸的灵魂。它代表着报社的言论,最集中地体现某种立场、观点,常常及时地评述当前社会上的重大事件或问题,以言辞明快犀利,论理深刻、透辟的特点来吸引和影响读者,起到感染读者的号召性作用。现代英语报刊常聘请资历深、声望高的老记者和名记者担任专栏作家(columnist),在言论版上辟一个专栏,每天或定期刊登他们的署名评论性文章。这些专栏作家不仅具有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渊博的知识和相当的专业修养,而且还具备敏锐的分析能力和深湛的驾驭文字的功底。因此,他们笔下的言论,往往富有巨大的吸引力。如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1889-1974),就曾经接受《纽约先驱论坛报》(The New York Herald-Tribune)的聘请,撰写“今日和明日”(Today and Tomorrow)的专栏,每周两次,持续30多年之久,曾在资本主义世界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作为新闻体裁中的一个大类,社论不同于以叙述新闻事实为主的消息与特写。英语社论的篇幅一般较长,文字比较正式,语气较为严肃,语法结构繁琐的长句、难句也较常见,故初读英语报刊的读者常常会对大块大块黑压压的文字望而生畏,不敢问津。

其实,以发表议论、阐明事理的社论文章,主要运用逻辑思维去说服读者。在篇章结构上,社论不同于消息或特写,却与一般的议论文颇为相似,即通常由“引论”——“论证”——“结论”三部分组成。读者在实际阅读中,不妨先看一下社论开头的引论部分,了解一下全文的论点,然后浏览一下对引论逐段进行论证的部分,最后,在结尾部分再细看一下全文的结论。结论部分一般都会回答引论所提出的问题或重申一下全文的观点。若照此方法阅读,读者就容易抓住要点,消除“畏惧”心理,久而久之,便会觉得社论并不是过于高深难懂的。当然,读报习惯与方法因人而异,不宜机械效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