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怎样当好农村初中校长

来源:一二三四网


怎样当好农村初中校长

——面授学习后的反思

纳雍县新房中学 刘俊 第四期第308号学员

一所学校的校长,其作用不可小觑,他可以把一所学校推向发展的巅峰,也可以把一所学校拉向衰亡的低谷。校长的思想素质如何,就决定了一所学校的走向。那么,要怎样才能当好一位农村初中校长呢?根据一周来各位专家的讲解及本校实际,本人认为,当好一位农村初中校长,应具备如下条件:

一、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和办学主张

一所学校的校长的办学思想,决定了一所学校的走向。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业务上的指导,其次才是行政管理者。”在农村中学,有的校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学生的教学成绩好与歹无所谓,只要不出安全事故,就万事大吉了。有的学校极力追求“快乐校园”,只要放学的钟声一拉响,学生的笑声还末消尽,校园的一角便响起了猜拳声、麻将声和欢呼声。有的学校早晨有朗朗的书声、午间有快乐的笑声、回家的路上有惬意的交流声。有的……这些现象的产生,都缘于校长的办学思想问题。一个学校是否走向兴旺发达,要看一个学校的校长的办学思想是否先进。在时代发展的今天,作为一校之长,应当有自己先进的办学思想和办学主张,要把自己的办学思想贯穿于日常管理活动中,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去影响带动教师,把自己的办学思想转化为教师的行动,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声誉,推动学校向着顺应时代的方向发展。

二、要有强烈的事业心

事业心越强,工作动力就越大。弱的会变强,差的会变好,不会的会变会。否则,你只能是保摊守本,难以有所建树。我们省实验中学,就是在刘隆华校长的带领下,由一所破破烂烂的中学逐步变成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的。这一质的变化,就是缘于校长的办学思想及强烈的事业心。原来的刘校长,只想当一名优秀的老师,做一位优秀的学者,但当他被推到领导岗位之后,在事业心的驱使下,为了学校的发展,又把自己变成了一位社会活动家。刘校长的经历告诉我们,要当好一名校长,还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

三、要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及业务能力

常言道:“强将手下无弱兵”这话告诉我们,只有大将强了,才会打造出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军队。一所学校也是如此,校长综合素质强了,就会带领这所学校走向强盛。因此,做校长的要求就比较高了。校长不仅要精通教学,懂业务,是教育教学的“专家”,而且还应是管理的“行家”。不精通业务,难免出现瞎指导;不懂管理、人心涣散,就很难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工作很难推进。这就要求我们校长必须认真学习,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及业务能力,才能管理好一所学校,推动学校向前发展。

四、要有很强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一要增强安全意识。

圣经说:“神借着真理给我们生命,使我们成为他所造万物中最宝贵的。”人类最宝贵的是生命,然而生命对每个人却是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能再重来。正因人类的生命是如此的珍贵,那么安全对于我们每个人又是何等的重要啊!

“安全重于泰山”这是人们对保护生命的呐喊!学校是师生和财产高度集中的场所,一所学校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还有上千万乃至上亿元、超亿元的财产,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将对师生、对人民群众、对国家和集体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和损失。“安全来自长期以来的警惕,事故出于瞬间的麻痹大意。”这句话是多少人在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也是用不计其数同志的生命和鲜血写出来的。所以,校长一定要增强安全意识,做到任何时候都牢记“安全重于泰山,安全无小事”,切实担负起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从机构、人员、设施设备和安全工作制度、师生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训等各个方面,把学校各项安全工作(校舍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以及防学生溺水、防校产被盗等各方面)的有效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师生和校产安全。

二要增强质量意识。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校长就必须增强质量意识,努力办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然而,什么是高质量的教育?目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社会各界都存在这样一种错误观点:“升学率高,被上一级重点学校录取的毕业生多,教育质量就高;反之,教育质量就低。”因此,追求升学率就成了基础教育学校提高质量的重要举措。我认为,升学率是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唯一的标准。要正确评价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首先必须明确教育应该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党的十八大提出党的最新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教育方针的要求,我认为教育应该培养爱国爱民、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有文化有知识、有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能够适应21世纪的要求,成为振兴中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目前,我们农村学校中,80%的学校由于受设备设施及人力资源等条件的限制,都未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如有的学生喜欢画画,但无专业美术教师的指导;学生喜欢唱歌,无专业音乐老师的指导。纵然偶尔分得一些这些专业的老师,又缺少专业设备或设施,如钢琴、手风琴、架子鼓等,加之,对他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又没有良好的评价机制,因而大多改行来上中考科目语数外物化了。此种状况,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除了加大投入外,还得摆正教育方向,制定切合实际的良好的评价机制。

另外,按照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的要求,学校不但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还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健康成长。因此,校长必须要求教师关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爱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的成长,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救助,做好一人一档、一周一清查、一月一走访等工作。总之,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生全面发展,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生源,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教育才是高质量的教育。校长必须树立并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增强质量意识,办高质量的教育,育高素质的人才。

三要增强责任意识。

人们最熟悉的,往往也是最陌生的;最应该做到的,往往又是最难以做好的,就是责任。作为校长,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提高责任意识呢?笔者认为,首先是责任教育。从大的方面来讲,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个人的前途命运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引导人们把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引导人们把职业目标同远大理想结合起来,自觉的把责任意识转化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中去。从小的方面来讲,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我们在全社会共同营造这样一种风气和氛围:负责任光荣,不负责任可耻。其次培养勇于负责、敢于负责的精神。勇于承担责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大禹治水“三

过家门而不入”,诸葛任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挥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怕牺牲、尽忠职守、责在人先,是志士仁人相传的思想标杆,是后世子孙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最后,校长要引导广大教师充分认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地位,充分认识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将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竞争力和未来,充分认识教师的重大责任,增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当人民满意的教师,育人民满意的人才的责任意识。

五、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

教育既是一种政府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关门搞教育,显然行不通。校长必须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成为一名社会“活动家”。最典型的事例,要算咱们贵州省实验中学的校长刘隆华了。刘校长原先是一位普通的数学老师,课上得特别棒,一心只想从事好数学教育,当好一位学者。历史的风云把他推上了领导岗位,一步一步地当上了校长。他初当校长时,看到的是一幅破烂不堪的景象:设施破旧,教师作风松懈,学生纪律散乱……面对这样一所学校,刘校长真是伤透了脑筋,是要让它继续烂下去呢,还是要扭转乾坤?若想扭转乾坤,那该怎么办?经过一系列的思索,刘校长终于理清思路。着手整顿校风校纪,增强内力,然后努力争取外援。从市教委到教育厅,从贵阳到北京,除了争取了大量的资金打造美丽的校园外,还与北京师范大学建立了“大手拉小手”的一一对应的帮扶关系,使实验中学逐渐走向全国的名校行列。刘校长成功的案例,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成功校长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

六、要有自己的办学特色

所谓特色,就是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要做到与众不同。就象纳雍县昆寨小学,着

力打造“滚山珠”艺术班,以此为龙头,带动学校的全面发展。又如纳雍县化作中学,狠抓学校德育常规,提高师生的竞争意识,从而使学校的教学成绩连夺全县三年冠军。再譬如毕节市实验中学……教育要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要实施素质教育,要推行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校长首先必须是具备创新的能力(即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带领广大教师善于学习,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如果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教育就会落后于社会变革的步伐,成为失败的教育。

总之,要当好一个农村中学校长,必须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还要有多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当校长没有固定的公式可循,我们每个人都要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逐步完善自己的办学理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