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城西乡姚坝小学 汪家本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练习最为困难,一般由于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缺乏练习的主观能动性而很难顺利开展。针对此种背景,采用“过程写作法”,在写作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的作文练习与教学,有助于学生在该领域内的学习效能发挥。
【关键词】 过程写作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体系中,作文教学由于能够综合锻炼学生的多种语言能力而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从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小学生最为抗拒的语文内容有两个,分别为背诵与作文,从这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小学作文教学的难点。基于此,如何改变小学生对于作文的抗拒态度形成有效的兴趣引导,从而保障作文教学质量是广大一线教师需要考虑的关键性问题。笔者认为采用“过程写作法”对学生的作文行为进行分层指导,有助于达成这一目的。
一、过程写作法教学实质
去,能够对学生的写作方法、写作逻辑以及具体的用词技巧等进行指导,提高了师生间的互动频次;三是能够强化学生的作文技巧。在教师讲解后进行直接的强化练习,使得学生能够较高效率地理解教师与课程的具体知识点,从而完成相关的学科知识构建。
2.过程写作法的应用在笔者看来,过程写作法在实际课堂的应用可以通过随堂指导学生对特定类型写作进行练习的方式来进行。具体可以分为如下三个环节:
(1)课前准备环节。在课前,教师要按照写作教学大纲计划做好课程安排,并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将写作过程进行科学的分层。如叙
事类作文可以分为主体确定、逻辑确定、内容确定、文法引导等几个过程,这一过程要针对具体写作内容的差异而进行有效的分层,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基础。
(2)课中教学环节。根据教师课前准备的分层结果,按照“分
所谓的过程写作法,主要是指教师更多地关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
层数×2+1”的方式进行确定。第一个环节,教师总体讲解此类作文
而非写作结果,简而言之,就是将更多的教学精力用于对学生写作过
的基本方式及行文技巧。第二个环节,要根据具体的分层内容进行具
程的引导,从而在此过程中产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而非简
有针对性的讲解。同样以叙事作文为例,教师要按照叙事作文要求,
单的对学生已经完成的作品来予以评价。
来引导学生确定各自作文主题,明确通过介绍某件事物或者事情可以
从实际的教学角度出发可以看出,过程写作法对于小学生写作教
突出其中具有的某种情感。第三个环节,在教师引导完成后,要马上
学与练习的影响是相对较大的。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一般
组织学生确定各自作文材料的主体,只有当全部学生的主体确定完毕
是通过阅读其他文本等过程来实现的,而在学生的练习方面则多采用
后,才能够进行下一步引导。第四个环节,按照不同学生的主体确定
教师布置作业,在学生完成作业后通过评选、打分、优秀作品展读等
其行文逻辑,即如何达到主题的强化与突出等。此后的教学过程按照
形式完成内容的进一步讲解与优化。从实践角度来看,此种教学方式
具体的分层要求逐一展开,重点在于讲解后的随即写作以及教师在学
的实际效能相对较低。而过程写作法则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写作的
生写作过程中的随堂讲解。
过程中去,不断地将作文写作的知识点在学生的实际写作练习过程中
(3)课后巩固环节。在课后的巩固过程中,与传统教学方式相同,
予以强化。当学生完成写作作业后,对于知识点的学习、练习以及应
可以通过布置相同类型与题材的作文,让学生的写作知识点进一步得
用的过程同步完成。虽然在客观上拉长了教学所需要的时间,但是总
到强化,也可以布置部分分层环节的内容,让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强
体效率则会显著提高。
化练习。如对一个事件找寻5种不同的科学主题等。通过这类练习,
过程写作法的重点在于“过程”,而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任务中去
能够在保障学习兴趣的同时,强化某一部分的能力。
则可以将这个过程进行系统分解。教师要在明确写作教学重要知识点
过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其通过教师对于写作过程
与逻辑架构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具体写作行为进行拆分,并按照拆分
的重视而将教学与练习进行了有机融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能够发挥
的结果给出一定的教学流程与逻辑。在过程中不断落实教学责任与内
应有的作用。本文首先对其具体内涵与要求进行了阐释,随后对其在
容,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标。
具体教学中的作用与具体应用模式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
二、过程写作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应用
能够为今后的相关教学改革提供必要助力。
1.过程写作法的作用
【参考文献】
过程写作法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解决如下三方面问题:一是有助
[1]黄玲.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
于解决作文写作“冷却期”问题。教学与实际写作练习之间存在一定
中国农村教育,2019(03):111.
的时间间隔,尤其是在两次写作练习之间存在更长的时间间隔。此种
[2]张小兰.写作知识视角下的人教版小学语文习作教材分析[J].
现象决定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有效应用能力相对较差。而重视过程能
中国校外教育,2019(02):113+115.
够将教学与练习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打破“冷却期”带来的不良影响;
【作者简介:汪家本,男,1962年10月生,现任安徽省安庆市
二是能够有效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实际写作过程中
太湖县城西乡姚坝小学语文教师,中级职称】(上接第44页)事实证明,通过比较,语言的情趣凸显而出。老师还介绍了“幽默小妙招”,让学生了解学会幽默语言的方法,并设置语言情境进行当场练习、适当指导,让学生真正会用!这样的对比折射出孩子细腻的生活感受力和丰富的语言表现力,常加点评和赏析,必能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
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语文教学也同理,当语言有了对比的背景,就如白沙入泥,一探而知。所以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制造这样的差异,发现这样的差异,通过对比视角的关照、阐发,学生便能感受真味,不枉一探。
45读写双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