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海拔地区公路路基病害形成原因及防治技术

来源:一二三四网
Vol.45,No.5 May, 2019

6 iJ

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 第45卷第5期2019 年 5 月高海拔地区公路路基病害形成原因及防治技术杨富余(中交二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洛阳471013)摘 要:以西藏自治区国道219线萨嘎县至康马县段改建工

情况等;②不良的气候和水文因素,温差较大、降水量较大、

干旱或者积雪天气都会造成公路路基病害;③设计不合理, 断面尺寸不合理,包括填挖设置不合理,边坡设置不合理等,

程为实例,对高海拔地区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路 基病害进行详尽介绍,对产生病害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高

海拔地区公路路基施工病害提出预防措施,为了保证施工质 再加上排水、加固以及防护措施不当;④在施工的过程中,没 有按施工工序进行,另外,在对路基进行压实施工中,压实度

没有得到保证、填料质量不合格等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公路

量,还对如何完善施工工艺以及现场施工质量管控进行了探 讨,为今后高海拔地区路基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高海拔公路;路基病害;成因;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8.5

文献标志码:B路基病害。3.1 路基沉陷路基发生沉陷通常有以下原因:①施工不当造成路基沉

文章编号:1672 -4011(2019)05 -0180 -02

DOI:10. 3969/j. issn. 1672 - 4011. 2019. 05. 082陷,山区因为交通不便,施工场地有限,所以机械运作难度较

大,施工成本较高,随意变更施工工序都可能会造成施工参

1工程概况西藏自治区国道219线萨嘎县至康马县段改建工程主

数不达标;②施工前,对工程地质条件勘查得不够严格、仔

细,造成施工过程中需要依靠的数据不够准确;③路堤地下

线起点位于定日县白坝乡西南侧,与国道G318平面交叉,起

点桩号K284 +000,终点桩号K325 +000。路线总体走向由

没有良好的排水设施,深处为软弱层;④因为受到土、温度以

及水的影响,路基面层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冻胀,气温回

东向西,项目区海拔为4 200 ~ 4 300 m,项目沿线分布有危岩

升又融化,反复的冻胀融化造成路基沉陷现象。应针对不同

落石、泥石流、风积砂、涎流冰、水毁等不良地质现象,另外盐

渍土、软土等特殊性岩土局部也较发育。季节性冻土普遍发 育且危害较严重,平均冻结深度21. 6 cm,最大深度67 cmo

的病害特征以及产生的原因,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进行处

理,合理选择施工工艺,综合实际情况进行治理。3.2纵向裂缝在常规路基施工过程中,路基填料换填不合格,填挖交

接的位置没有按规定的方式进行压实等都会造成纵向裂缝。

项目施工环境恶劣,路线有较多路段是盘山段,施工场地十

分狭小,在路基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水文条件、工程地质条 件、不良的气候条件和施工不当等原因,会出现各种路基病 害。路基填筑作为公路工程施工的关键部分,路基是公路工

所以,只有在施工过程中,充分重视施工原料以及施工规定,

才能避免这类裂缝的产生。高海拔路基施工过程中,常见的

也是典型的公路病害就是因为冻胀作用造成的路基纵向裂 缝,施工过程中,应该对其格外注意。本项目在路基施工中

程的主要承重层,对公路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路 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后期运营质量,

所以,保证路基施工质量是保证公路施工质量的关键。采用设置砂砾垫层、提高路基填筑高度、完善路基防排水设

计等措施,有效防止季节性冻土对公路工程产生纵向裂缝的

2工程案例西藏国道219线萨嘎县至康马县段改建工程K306 +550

危害。3.3 融沉融化下层,简称融沉,具体指土体融化固结或者土中冰

~K306 +900段路基填筑完成后,路基右侧沉降,该段路基 为临河填方段,原有路基基底为软基,左侧边坡坡体中有大 量的地面水渗出,由于水的长期侵蚀,最终造成了该段路基

融化排出水造成局部地面出现下沉动作,通常是地面的温度 情况因为人为因素或者自然条件改变,造成季节融化深度增

的强度和稳定性下降。在实际返工处理过程中,路基基底采

加,一般是多年冻土层或者地下冰发生局部融化造成。这种

病害在高海拔路基施工过程中十分常见,必须引起充分的重

用了抛石挤淤的处理方法,处理深度为1.5-1.8 m,设计单

位重新优化线路设计及路基填料要求,对线路向左侧进改移

视,一旦发现,立即进行处理,避免返工,保证项目经济效益O

路基填料换填不合格产生的冻胀和季节性冻土产生裂缝或

3 m,增加了路基的填筑高度,设置了矩形边沟对地面渗水排 除,有效解决了路基沉降的病害,进一步保证了路基的施工

融沉后,一定要在槽下40 cm注意填料换填并压实,以确保

质量,消除了公路后期运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3.4翻浆在春融时期,土基强度急剧降低造成翻浆的现象发生, 这时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路面表面出现冒浆、不均匀起伏

3路基病害的成因高海拔地区路基病害的原因通常不是单一的,其路基病 害主要如下:①水文条件以及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地质构造

以及弹簧等现象。海拔较高的公路在施工过程中,一般温度 较低,雨季雨水相对较多,路基完成施工后,很容易出现翻浆

的现象,对施工进度以及工程质量有严重的影响。相对复杂,倾角以及岩层走向不利,岩层状态松软,土质情况

较差,风化现象十分严重,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其他不良地质

收稿日期:2018-12-193.5边坡滑塌高海拔路基另外一个常见的病害就是边坡滑塌,如果是

作者简介:杨富余(1979 -),男,宁夏隆德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高速公路施工工作。雨季或者融雪季节,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导致边坡滑塌的主

要原因有:①原有坡面坡度较大,边坡不稳,坡体中裂隙水发

・180・第45卷第5期

2019 年 5 月

6 送坊

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

Vol.45,No.5May, 2019育,水渗入路基,十分容易形成滑动带;②没有充分地对土质 直处于干燥状态。路基病害的防治必须以“预防为主,综合

较差的路段边坡进行防护;③排水系统不完善。治理”为原则,公路路基病害一旦出现,路基稳定性就会有所

4防治病害的基本措施4.1路基沉陷的防治措施1) 加强施工工艺的控制,提高路基填筑施工质量,保证 路面碾压质量。下降,再加上自然条件的影响,就会使病害情况加剧,面积和 长度增加,最终造成恶性循环。一旦发生公路路基病害,必

须寻找病害原因进行仔细的分析,然后才可以根据实际情

况,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治理。要求技术人员必须深入施工

现场,对病害情况进行充分掌握,综合分析病害原因,因地制

2) 通过修建排水系统以及疏通排水沟的方式,降低地下

水位,旨在保证路基保持干燥的状态。宜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病害进行防治。常见的路堤病害有

两种,分别是堤身下陷以及地基下陷(见图1),应对路堤下 陷原因进行调查,然后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 防治,才能得到良好的处理结果。3) 针对山岭重丘路段,设计单位必须对地质勘查资料进 行详尽分析,旨在保证施工可以安全进行,同时保证项目的

经济性。4.2

纵向裂缝的防治措施不断加强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严格按设计的地质勘查

规程进行施工,在开始施工前,对拟建公路的地质情况以及

a)堤身下陷 b)地基下陷水文情况进行仔细的调查,针对长纵缝路段,彻底挖除非适

应土方。在槽下40 cm注意填料换填时粒径超过6 cm的砾

图1 路堤的沉陷5结语路基是公路工程的基础,只有保证路基施工质量,才能

石进行压实,以确保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通过处理,冻胀 引起的纵向裂缝得到了有效的治理。保证公路工程质量。应充分了解路基病害,采取科学有效的

4.3

翻浆的防治措施方法进行防治,通过总结施工经验,进而提高高海拔地区公

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通过实例,对路基病害种类进行了

1) 为了保证路基上部的稳定性和强度,在对路基上部进 行换填施工时,应用强度高、水稳定性好以及冰冻稳定性较

好的粗颗粒土。介绍,然后针对不同路基病害,给出了不同的防治措施,对提 高高海拔地区公路建设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2) 不断完善路基排水系统,为了保证路基处于干燥状 态,严格禁止地下水侵入路基O[ID:007766]参考文献:4.4

边坡滑塌的防治措施1) 施工过程中,遇到土质相对较差的路段,对边坡必须 做好防护处理。[1] [2] [3]

李丽弊•浅谈高海拔公路路基病害的成因及防治[J] •企业技

术开发,2015,34(23) : 163 -164.顾大凯•浅析公路路基边坡病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 •居舍,

2) 如果原有坡面坡度较大,边坡不稳,应该增加护壁式 挡墙或者加筋挡墙,项目经费足够的话,可以设置半山桥。2018,38(9) :3.陈雯•浅谈西北地区公路水毁成因及防治措施[J].甘肃科技,

3) 完善项目排水系统,将路基和周围的排水系统有效地 连接起来,防止遇到雨季或者融雪天气,路基受到水浸蚀,排 水系统必须流畅完整。2015,31(22):99 -101.4) 完善公路排水体系,及时排除公路雨水,保证路基一

・18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