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卷 2010年l2月 情报杂志 JOURNAL OF INTELUGENCE Vo1.29 Dec. 2010 基于信息资源规划技术的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梁春雨 李挺强 彭林辉 (1.西安陆军学院摘要西安710106;2.西安通信学院西安710106;3.昆明陆军学院昆明650207) 介绍了电子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概念.指出它在国家信息化中的核心地位和主要任务。通过分 析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倡导运用信息工程理论和信息资源规划技术来解决政府数据管理 危机中的“信息孤岛”问题.最后给出了信息资源规划的工程方案和基本框架。概括为:“建立两种系统模型和一套 数据基础标准”。 关键词 电子政府中圈分类号G253 政府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规划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1965(2010)0188—03 电子政府建设的核心是促进政府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 开发利用。加强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有利于促进经济增 长方式根本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推动政府转 变职能.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 务职责;有利于发展信息资源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优化 经济结构;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服务人民群 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2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2.1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现状 2.1.1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信息环境基本形成。 随着各类政府信息系统的快速建设,对政府信息资源的生 产、表示、整序、组织、存储、检索、重组、转化、传递、评价、应 用等方面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也提出更高要求。 2.1.2各种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已经具备。计算机技 术、国家大型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发展及其在政府部门的 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政府收集、组织、传递信息的能力,从 技术保证上为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2.1.3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法规标准建设开始起步。 1 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概念和主要任务 1.1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概念介绍电子政务 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办 公、管理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其实质就是政务工作信息 化。政务信息资源是指政府机构为了履行职责而产生、获 取、开发、利用、保存和传播的政务信息资源,主要包括:政府 间交流信息、政府决策信息、社会服务信息、社会反馈信息。 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指将收集到的信息,根据政府 服务对象的需求,有目的地进行不同类型、不同方式、不同深 度地整序和加工,使其增值,并以各种类型的产品、以不同方 国务院成立了专门法规机构负责制定和颁布相应信息法规 标准,譬如中办发[2004]34号《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工作的若干意见》,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创造了健康环 境。 2.2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突出问题 2.2.1重硬轻软.政府信息资源匮乏。对政府信息资 源内容的开发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由于多数数据库维护滞 后和更新不及时.各级没能实现网络联通,数据保鲜程度低, “死库”或“半死库”比较多.导致国家的巨大硬件投资效益 递减。 式提供给社会公众。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信息载体、渠道、运 行环境、运行规则和社会环境_2]。 1.2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工作任务建立健全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制定政府信息 公开条例。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制定标准规范,完 2.2.2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性差。政府信息资源不能在 全社会内得到有效共享的原因首先是主观上的。受现行体 善信息共享制度:加强标准化工作:建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标准化工作的统一协调机制.制定信息资源标准、信息服务 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并强化对国家标准的宣传贯彻;加强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制定政务信息资源分级分类管理办法. 制下的利益分配关系驱使。信息部门各自为政,信息资源共 享意识落后。其次是对信息资源的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性 认识不足。再次是公用信息与保密信息的界限不明,信息价 值无法确定。 建立健全采集、登记、备案、保管、共享、发布、安全、保密等方 面的规章制度,推进政务信息资源的资产管理工作[3]。 收稿日期:2010一10—22 2.2.3信息标准法规建立滞后制约信息交换与共享。 由于缺乏跨领域、跨部门的统一技术体制和信息编码标准, 作者简介:粱春雨(1981一),男,助教,研究方向为信息资源管理;李挺强(1978一),男,讲师;彭林辉(1982一),男,助教。 2010年l2月 梁春雨.等:基于信息资源规划技术的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189・ 加上各部门开发时各自为政.没有依据国家标准进行数据源 的建立。共包含七大功能模块:政务规划模块:业务功能分 建设,导致信息资源在互联互通互操作方面问题突出,形成 析模块;业务数据分析模块;系统功能建模模块;系统数据建 了无数信息“孤岛”。 模模块;系统体系结构建模模块;系统元库管理模块。 3 基于IRP的政府信息资源规划工程方案 3.2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需求分析和系统建模技术 3.2.1 需求分析技术。需求分析是政府信息资源规划 政府信息资源规划即按照信息工程化步骤和相应标准 的第一阶段,包括对业务的需求分析和对数据的需求分析。 规范。利用有效的工具技术进行政府各职能域的信息需求和 业务的需求分析的技术方法是通过业务过程矩阵,关键因素 数据流分析,制定政府数据管理基础标准,建立系统的信息 分析(CSF)方法利用“职能域一业务过程一业务活动”的层次 系统框架一功能模型,数据模型和系统体系结构模型。 结构得到业务模型。即首先确定职能域模型,然后识别定义 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工程方案由理论方法、标准规范和 每个职能域的业务过程.最后列出每个业务过程的各项业务 软件工具构成.主要成果可以概括为:“建立两种模型和一 活动。数据的需求分析也叫用户视图分析。用户视图是一 套标准”。“两种模型”是指系统的数据模型和功能模型, 些数据的集合,它反映了最终用户对数据实体的看法.主要 “一套标准”是指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基础标准。 使用编码技术和范式理论。可分为两步进行:用户视图分类 3.1 政府数据管理的危机和转机一信息工程方法和IRP 和登记以及用户组成分析。最后结合一二级职能域数据流 工具由于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普遍存在着重硬轻 图,进行各种数据流的量化分析。通过频度分析提取出共享 软、重网络轻数据;加上各级政府片面追求”实用快上”的分 度高的数据元,它是最小的不可再分的信息单位.这些元素 散开发、孤立设计、数据自采自用:系统问的接口数目随着新 的标准化尤为重要 的应用项目的增加而按几何级数增加,仅靠增加接口数目的 3.2.2系统建模技术。系统建模是需求分析的继续和 方法实现系统集成是不可能的。最终形成无数互不兼容的 “定型”,是信息资源的总体的概括和描述,包括功能建模, 应用系统、服务平台、“信息孤岛”丛生.使电子政府建设陷 数据建模和系统体系结构建模。功能建模是对系统功能的 入了“数据处理危机”。为此必须采取冲出信息孤岛的“治 概括性表示,一般采用“子系统一功能模块一程序模块”的层 本之策”一进行“政府信息资源规划”。 次结构来描述;数据建模是建 立信息组织的框架和进行信息 信息工程方法论(简称IEM) ]。是由詹姆斯・马丁 的组织。一般是通过E—R图和数据库范式理论建立全域数 (James Martin)提出的一整套信息化理论与方法。基本原理 据模型和子系统数据模型。数据模型的基本模块是“基本 有三条:数据位于现代数据处理系统的中心:数据结构是稳 表”,是由数据元素构成的达到j范式的数据结构.是系统 定的,处理是多变的;最终用户必须真正参加开发工作。他 集成和信息共享的基础。最后系统体系结构建模就是建立 还提出四类“数据环境”:数据文件、应用数据库、主题数据 系统数据模型和功能模型的关联结构.它决定着共享数据库 库和信息检索系统。主题数据库都由基本表构成,基本表具 的创建与使用.也是进行数据分布分析和制定系统开发计划 有原子性、演绎性和规范性。集成化的政府信息系统要建立 的依据,这种关联结构通常采用c—u矩阵来表示。信息资 在高档次的数据环境之上就必须进行信息资源规划。政府 源规划的各组成部分,过程及主要技术见文献『5]。 信息资源规划体系结构图如图1所示: 3.3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基础标准规范 各级政府、各部门用户需求的初步意见 3.3.1数据元素标准。数据元素是 最小的不可再分的信息单位.是数据对象 政府信息系统功 政府信息系统数 的抽象。数据元素的定义用来描述其意 能需求分析 1一DFD 据需求分析 义和用途,结构为“修饰词一基本词一类别 l定义职能域 2一DFD l用户视图分析 2定义业务过程 2数据流分析 词”。而名称是指它的代码.是计算机和 3业务活动分析 3数据元规范化 人共同使用的标识。数据元素的名称和 定义在全系统中要保持一致.要控制同名 功能建模 数据建模 异义和同义异名的数据元素的使用。 系统目标 E—R 定义主题数据库 3.3.2信息资源分类编码标准。它 定义子系统 图 定义基本表 定义功能模块 的对象是一些最重要的数据元素,它们决 子数据模型 业务程序模块 全域数据模型 定着信息的质量和效率。应参照国家有 关标准(GB7026—86)结合实际,尽快建立 政府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建模 健全各级政府通用的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子系统,C—U矩阵 它的对象大体分为三种:A类编码对象: 全域C—U矩阵 代码表寓于基本表的编码对象:B类编码 图1政府信息资源规划总体结构图 对象:在应用系统中不单独设立代码表的较大编码对象:C: 信息资源规划软件工具IRP2000主要用于支持政府信 在应用系统中使用频度很高的短小的编码对象。 息资源规划的需求分析、系统建模和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 (下转第175页) 2010年12月 王秀芳.等:高校图书馆期刊馆藏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 己的特色 3,3充分利用虚拟馆藏.共建共享期刊资源 ・175・ 3 面对高校图书馆期刊馆藏资源现状。制定馆藏 期刊发展策略 3.1 改变期刊采访策略。重新定位馆藏期刊发展目标 3.3.1树立合作意识,走联合建设之路。网络环境下 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地 乃至全国的期刊资源保障体系, 实行分散建库,集中联库。各协作馆在统一规划下,分:T 合 作,协调采购。利用自己的特色馆藏,形成优势互补。我馆 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充分利用电子期刊已经成为图书馆的 重要服务方式之一.图书馆不再仅仅通过拥有纸本期刊实现 服务职能。高校图书馆在重新定位馆藏期刊发展目标时,对 同时拥有电子版的中外文期刊,除捆绑式订购的期刊外,尽 可能地以订购电子版为主;在选择订购印刷版期刊时,要兼 参加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同时也是吉林竹 图书馆联盟的主要成员馆。 3.3.2完善文献信息传递系统。现在的读者对信息获 顾馆藏资源的学科特色和连续性。 3.2馆藏期刊资源发展建设原则 取的时效性要求高.文献传递的速度直接影响共享的文现 高校图书馆应完善文献信息传递系统.充分利用可共享的期 3.2.1藏以致用,优化馆藏。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收 藏应适应本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结合期刊的连续性、科学 性和可利用性,优化期刊馆藏资源,提高馆藏质量。对各专 业的核心刊争取订全,且全部装订入藏,对无学术价值的消 遣刊、试订刊不予装订。 刊资源,提高文献满足率。目前,我馆与多家图书馆建立了 馆际互借、资源共享关系.通过CALLS和CADAL建设项日 共享全国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 总之,新的信息环境,引发r凌者新的信息需求, 朽馆 对赖以生存的资源进行科学的分析、优化和整台,构建科学、 台理、适合本馆特色的期刊文献资源收藏体系,才能更女,地 为读者服务。实现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3.2.2协调发展,整合资源. 网络环境下,期刊载体和 读者需求变得多样化,期刊资源建设应处理好纸本与电 期 刊、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一般文献和特色文献、当前目标币I1 长远目标的关系。对于我馆还应加强总分馆的协作。现刊 订购品种,应根据总分馆的学科重点,统一协调,力求不重复 收藏。对于利用率高订两个以上复本的中文刊,装订时,仅 [1]周佩.试论高校图书馆的期刊馆藏发展[.1]. 书馆研究与 工作.2009(3):5—8 2]索传军.新信息环境下国家罔书馆馆藏资源发腱的思考 国家图书馆学刊.2008(3):59—64 . 保留一套,根据期刊的学科特点收藏在相应的同书馆。对总 馆和分馆原有馆藏期刊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发挥优势.服务 3 华薇娜,于德江.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巾文 刊馆藏凋整的 凋研与分析 J:.图书馆杂志,2007(2):34—36 f4 高 效浅谈多校【jt模式下高校图恬馆文献资源配置工作 读者。 3.2.3注重特色,发挥优势。走特色化期刊馆藏之路. 是网络环境下期刊馆藏发展的趋势。高校图书馆应根据本 校办学特点,嗣绕重点学科和科研项目,结合本地实际.在注 重对馆藏核心期刊积累的基础上,建立专业特色馆藏。我校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8):47—49 5] 隋移山.电子资源发展政策探讨 以山东大学网}5馆为例 f J].大学 书馆学报,2010(1):69—72 『6] 王彩杰.陈国婷.高校图书馆电— 期刊与印刷型期刊资源协调 图书馆就是以中心馆为核心,T学馆、医学馆、地学馆、信息 学馆等分馆分设在不同校 ,期刊馆藏也各有侧重.突fIJ臼 建没研究『川.医学信息,2009,22(10):2016—2018 (责编:刘影梅) (上接第189页) 目前电子政府建设提出 实现系统集成的要求, 好是 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最佳时期. 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时 机,搞好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解决孤立分散的各级政务 信息系统的集成化问题,为使电子政府建设走Ⅲ徘徊不前的 局}自奠定 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3.3.3用户视图标准。它是一组数据元素的抽象,反 映了最终用户的信息需求和对数据实体的看法。主要包括 单证,报表和屏幕格式等。规范简化有用的用户视网命名。 分类编码和组成结构,是信息系统进行内外信息交换所必需 的过程,也是导出主题数据库的基础。 3.3.4概念数据库标准。概念数据库是最终用户对信 息系统中存储数据集合的看法.反映了用户的综合性信息需 求,一般用数据库名称及其内容描述或数据项列表的方式来 表达。建立规范化的概念数据模型,需要广泛深入的分析、 l 1]李绪蓉,刘焕成.政府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 Mj.北京:』匕京大 学出版}t.2005 2 马费成.信息资源开发与管卿f M].北京:电了1.业 版礼, 2004 识别,定义出各个数据库的名称和信息内容。 3.3.5逻辑数据库标准。逻辑数据库是系统分析设计 人员的观点,是对概念数据库的进一步分解和细化,它是由 一3] 中办发[2004]34号: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l 作的若干 意见,2004:2-3 4] James Martin.Infi,rmation Engineering M .Prenti( 一Hall,lnf・, 198l 组规范化的基本表组成的。采用简化的结构化E—R图来 表达,包括各基本表的标识,名称,主码和属性列表,以及基 本表之间的关系。上述五项标准构成了数据管理的标准化 体系. .5] 高复先.佶息资源规划一信息化建设藤础i 程 Ⅵj.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2 (责编:王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