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读后活动

来源:一二三四网
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读后活动

摘要】由于阅读理解在高考中所占的大比重,阅读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读后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信息输出和反馈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深层次地理解课文,而且能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并归纳出语言规则及其用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读后活动

由于阅读理解在高考中所占的大比重,阅读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中英语阅读课通常可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读前部分是教学的导入阶段,为阅读提供材料、背景、向导、热身、预测等,激发学生兴趣;读中部分是对文本信息、内容、词句以及文章结构等的处理,是对文本的输入;读后部分则是通过教师的精心任务设计让学生把已学的知识和材料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从浅层到深层理解的语言输出,从而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文章,达成情感目标,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高潮。因此阅读课后的任务设计是否合理有效在阅读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教师在设计了读后任务后,学生无法顺利完成,或是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等现象。

读后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信息输出和反馈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深层次地理解课文,而且能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并归纳出语言规则及其用法。它通过各种口头笔头活动进行语言的内化和迁移,从而使语言技能综合化。因此,读后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点,精心设计好这阶段的教学活动对一节课的成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一直以来,笔者都关注对读后活动的思考,努力尝试除了讨论以外更新、更好、更有效的活动方式。一、阅读课读后任务设计存在的问题

1.任务设计难度过高 。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能否接受,能否完成任务。课堂的主体始终是学生,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任务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因素。考虑到学生的知识面、认知水平,对难度做好充分的估计,做到心中有数。否则难度过高,学生无法对所设计的任务做出回应,无异于教学设计的失败。

2.任务设计不符合学生实际。通过多年的阅读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于和自己身边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及内容会比较感兴趣,在回答教师提问时也愿意积极参与,相反对于和自己阅历生活比较远的话题则无话可说。

3.任务设计未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是中心。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甚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发表见解的机会很少,使得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而在新课程理念下的现代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教师在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应始终是一名指导者和组织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任务设计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参与。

4.任务设计流于形式,缺乏意义。阅读后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对课文中语言形式的掌握和运用,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使他们能将阅读材料的内容与他们已有知识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输出。因此任务设计必须是有意义、有内容的,不能流于形式。

二、如何进行阅读读后任务的有效设计 (一)、在读后活动中进行多种形式的语言知识的强化。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

要基础。学生只有做到积累一定的语言知识以后,才能做到相对应的语言输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输入词汇和句型,并在读后活动中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来巩固这些词汇和句型。1.词汇的巩固词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准确运用词汇的能力。对这一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词汇的巩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词汇应提倡语境真实化,引导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对比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并确定词汇的不同含义。同时难度适宜的英语阅读材料能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和语境线索,让学生领悟到词汇所承载的深层含义和文化内涵。笔者常使用以下三种方式来巩固词汇:(1)利用Gap Fill的形式巩固词汇;(2)利用Listening的形式巩固词汇(空出关键词,根据听力材料填空,在巩固词汇的同时训练听力);(3)利用Cloze Test的形式巩固词汇(完形填空更注重语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思维和逻辑能力)。以上三种方式都空出文章中的重点词汇,都结合了相应的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使用词汇不但能让学生记住词汇,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词汇的含义和用法。2.句型的强化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短语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一篇文章由各式各样的句子组成。在阅读中我们会发现教材蕴涵着丰富的句型和语法结构。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使学生理解这些句型结构的用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在读后活动中教师应该设置相应的教学活动来巩固句型的使用。其中利用句型造句是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关键是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出真实的语言环境。例如,NSEFC Book 6 Unit 5中的“The lakeof heaven”这篇课文的话题是Describing places。文章介绍了长白山的天池———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景观等。教学后笔者就罗列了这篇文章中一些精彩的句型让学生进行造句训练。如:...is in Jilin Province,Northeast China...is kept in its natural state

for......varies from 700 m to 2,000 m......is home to a great diversity of......the attraction that arouses the greatest appre-ciation is... ...然后要求学生就学校附近的某一景点利用以上句型进行介绍。这样的活动源于生活,又是活学活用,学生乐于接受。3.语篇的复述复述课文不仅有利于对课文的整体理解,还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语言教学的交际性原则。在进行复述活动时,既可进行听说能力的培养,又可以培养读写能力。复述课文的形式有很多,有口头上的,也有笔头上的(类似于摘要)。可以复述整篇文章,也可以对某一个精彩片段进行复述。复述可以根据文章中所蕴涵的线索来进行,如时间线索、地点转移的线索,还可以根据图表、关键词等进行。通过语篇复述,能使文章结构在学生头脑中的痕迹更加明显,加强他们对文章中的词—句—篇的逻辑结构的理解。以NSEFC Book 7 Unit 1中的“Marty’s story”为例。作者利用概念图的形式将文章进行分解(见图1)。概念图是一种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显示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并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从而把所有的基本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的空间网络结构图。高中英语换句话说,概念图就是将概念及概念之间的联系形象化、结构化、系统化和图式化,是“一种语义网络的可视化表示方法”高中英语。因为这样能够很直观地向学生展示这篇文章的结构,帮助学生构建语篇的逻辑框架。概念图可以清楚地显示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培养学生进行有效思维的重要教学策略。高中英语 通过复述活动,学生能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分析、理解、记忆和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以口头形式表达出来。这种做法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在开展这种活动时,应注意避免简单机械地背诵和重复课文的内容。

(二)、在读后活动中进行多个角度的文本材料的鉴赏。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使其从多个角度感受西方文明之美,其中就包括对语言文本的鉴赏。1.鉴赏文本

材料中的语言美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取材广泛,表达地道,其中不乏优美的词汇和丰富的句型以及经典的修辞手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品味用词的精确达意,领悟英语语言的妙处,提高学生的词语辨析能力和写作能力。笔者在教授NSEFC Book 3 Unit5中的“A trip on‘The True North’”时引导学生对描写风景的词汇和句型进行欣赏。如文中的“Go-ing eastward”“as well as”“surrounded

by”“makeVancouver one of Canada’s most popular cities tolive in“”some measuring over 90 meters”等。在学生欣赏完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口头上或者书面上描述一处风景的片段,对文中的词汇和句型加以模仿。通过这样的分析和鉴赏能够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体会语言美,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尤其是对一些优美和地道的表达方式的运用。2.鉴赏文本材料中的文化美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外语学习要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进行。若只注意语言而不了解其所蕴涵的文化信息,等于见树不见林,就很难完全理解,正确得体地使用所学语言。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以及价值观念等。这样的文章在教材中随处可见。教师不能只局限于对文本中语言知识的处理,还要引导学生重视文本所蕴涵的文化。笔者在上NSEFC Book 4 Unit 4中的“Com-munication:no problem?”一文时设置了下面这个表格:通过对不同国家的肢体语言的对比,学生不但能了解各国不同的风俗习惯,而且还能了解其深含的文化背景。3.鉴赏文本材料中的人性美在高中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乐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英语学科的人文性,用积极和高尚的情感去影响和改变学生,以满足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领会其中蕴涵的情感魅力和人性魅力。在某次研讨会中上课的教学材料“One minutecan change your life”和“True Nobility”中就蕴涵着丰富的情感魅力和人性魅力。每位上课的教师都在读后的教学设计中设置了相应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去体验和感受。例如,有位教师在上“One minutecan change your life”一课时让学生从Roger与Tony的一分钟谈话改变了Tony的整个人生这个环节感受人性的美。 Activity 1:From the changes of Tony,weshould

remember...Activity 2:Read the poem aloud and feel theappreciation of Tony.

(三)、在读后活动中进行多个维度的篇章主题的升华。人教版教材的指导思想之一是关注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要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套教材提供的许多语言材料蕴涵着中西文化的精华,渗透着许多做人的道理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在阅读课教学的读后活动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想内容。根据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其所表达的主题,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从而使阅读材料的主题得到升华。1.作者表达的意图和感情文章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往往也表达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态度,按照作者的思路去思考,是深入理解文章的有效方法之一。高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认真体会作者为什么选用该单词和句子,思考不同措辞产生的不同效果,把握作者的写作态度和写作目的,深入挖掘和理解文章内涵。笔者常用以下练习引导学生积极寻找表达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单词或句子。Suggested questions:What is 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s...?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 this passage is_____.How did the writer feel when

he...?What do we learn about the writer’s mood?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used to describethe writer’s

feelings?Suggested words:Loving,inseparable,complaining,interested,disinterested,positive,negative,disappointed,ashamed,satisfied,unhappy,sad,happy,tired,curi-ous,active,passive,unconcerned,optimistic...2.篇章内容的主题和启示检验学生能否对通篇文章进行理解和把握的关键是看学生能否对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很好的归纳。在平时的阅读理解训练和测试中,也不难发现主旨大意题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引导学生对篇章主题的理解是很重要的。在篇章阅读分析完之后教师不妨用一些问题来检验一下学生对篇章的理解和把握。在此,笔者罗列了平时教学中常用的一些提问方式:1)What does the writer mainly tell us?2)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summarize the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3)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expresses themain idea? 4)Which is the subject discussed in the text?5)The best headline for this newspaper article is______.6)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7)This paragraph centers/focuses on______.8)This passage is chiefly concerned with______.读后活动的目的在于检查阅读理解效果和巩固运用语言材料,是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读后活动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率,更影响着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和发展。高中英语读后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置形式多样的读后活动,应该让学生体验具有真实语境的学习活动,应该设计需要发现和思考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一系列学习活动过程中遵循认知规律,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参考文献:

1.Brown,H.Douglas.1994. Teaching by principle--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Prentice Hall Regents.

2.杨连瑞等主编:《英语教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

3.章兼中、俞红珍著:《英语教育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