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的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自然资源按照可循环利用的情况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有:土地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森林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有矿产资源等。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第二节土地资源
1.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按照土地利用类型可分为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和非农业用地(建设用地)。
2.我国土地资源的有利条件有:⑴土地资源总量丰富;⑵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3.土地资源的不利条件有:
五种气候类型
1、温带大陆性气候
2、温带季风气候
3、亚热带季风气候
4、热带季风气候
5、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带
第三节水资源
1.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我国水资源总量位于世界第六位,人均为世界水平的1/4。属于严重缺水国家之一。
3.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每年的3月22日到28日。
4.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1)时间上——夏秋季多,冬春季少;解决季节分布不均的办法:兴建水库(长江上的三峡工程、黄河上的小浪底)
2)空间上——南丰北缺,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我国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的南水北调工程等。
5.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类对淡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不少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水资源不足和用水紧张。
6.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河流和湖泊
1.我国的河流大多分布在东南部的外流区,夏季容易形成汛期。
2.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属于外流湖,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属于内流湖,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最长的人工运河是京杭大运河。
3.京杭运河全长1800千米,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大水系。
4.流入北冰洋的是——额尔齐斯河,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
5.比较黄河和长江:
黄河长江
发源地
源头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
约古宗列曲唐古拉山的各拉丹冬峰
沱沱河
流入海洋渤海东海
长度
形状5500千米
“几”字形6300千米
流经省区(简称)青、川、宁、内蒙古、甘、陕、
晋、豫、鲁(9个)青、藏、滇、川、渝、鄂
湘、赣、皖、苏、沪(11个)
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上、中、下游分界城市内蒙古的河口
河南的孟津湖北的宜昌
江西的湖口
主要支流和湖泊汾河
渭河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
洞庭湖、鄱阳湖
6.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在内蒙古河口以上为上游,河南孟津以下为下游。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高。长江在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江西湖口以下为下游。
【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的知识点总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