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0 r] J Meal Theor&Pra ̄Vo1.30,No.11,Jun 2017 需要在日常护理中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工作,尤其是患者家属 的宣教工作。 2017年第3o卷第11期 噬字理论舄实践 意度,降低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参考文献 完善的术前准备是手术安全与成功的前提,在设计围手 术期安全制度时特别强调了术前准备方面的内容,为检验护 理安全执行情况,本次选取了部位标识、术前再点散瞳药水、 术前输药及时I生和取下假牙等术前准备工作执行情况作为 检验术前工作完善与否的指标。通过对比两组资料,手术前 准备工作完善率有显著提高,2015年手术前准备_T作完善率 达到了99.21 ,当然仍然存在l2例未达到完善的目的,其 中主要原因还是手术部位标识不及时、不到位情况,通过分 [1]杨开岩,金命玉,施淑萍.眼科门诊护理风险防护措施[J].中国 实用医药,2012,7(33):275—276. E25陈蓉,敖瑞莲.眼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EJ]. 中外医学研究,2011,9(29):100~101. [3]林丽萍,黄玩英,吴素虹.眼科门该诊疗室精细化管理的成效 [J].现代医院,2012,12(9):81—83. [4]李娟,任广花.加强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创新思路的体会EJ3.山 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5(2):133—134. [5]王亚.浅析眼科门诊的护理管理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1, 6(27):259 260. 析原因,主要与个别手术医师不重视、送手术护士无再次核 对有关,因此需要继续加强对医护人员关于手术部位标识的 安全教育,同时要求科室送手术护士在送手术室前对有关术 前准备措施进行再次确认,确保术前准备工作完善。 综上所述,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安全制度并对制度持续 改进,强化护理工作中的制度观念,增强护士在日常工作中 [6]侯英芳.眼科门诊安全隐患及干预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 2012,10(24):68—69. 收稿日期2O16—11 O1 (编辑雅文) 执行制度的自觉性,能有效降低眼科患者围手术期意外事件 的发生,有力促进了术前准备工作的完善,大大提高患者满 隐私保护干预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陈关燕 谢丽叶。 曾坤梅。 杨 丹 李小燕。 1广东省湛江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室524038; 2广东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对妇科手术患者实施隐私保护干预措施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120例妇科 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O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方法,观察组由经过隐私相关知识规范 培训过的护士对患者实施隐私保护措施。于术前及术后第3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 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术后第3天回访时采用白行设计的手术室隐私保护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 者手术前SAS与SD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O.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均较同组 治疗前下降(P均d0.01),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均d0.01);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隐私保护满意情况优于对照 组(Hc:48.58,P<0.01)。结论:对妇科手术患者实施隐私保护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升患 者对手术室隐私保护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隐私保护妇科患者手术室护理心理状况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381/j.issn.1001—7585.2017.11.077 妇科手术患者一般为生殖系统有关的疾病,多和个人生 活方式有一定的关联,往往涉及到患者的隐私|1 ]。部分妇 组,每组6O例。观察组年龄l8~6O岁,平均年龄(38.4± 8.7)岁;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17例,高中及中专27例,初 中及以下l6例;职业:公务员及事业单位15例,公司职员2l 科手术患者因手术期间需要暴露隐私部位,存在负性心理而 影响治疗与康复l_3]。为了使妇科手术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 态接受治疗,笔者对部分妇科手术患者实施隐私保护干预措 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例,在校学生11例,无业13例;婚姻状况:已婚4l例,未婚 或离异19例;子宫肌瘤24例,卵巢囊肿16例,宫外孕1 6 例,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对照组年龄17~6O岁,平均年龄 (37.2±1O.6)岁;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15例,高中及中专 28例,初中及以下17例;职业:公务员及事业单位17例,公 司职员19例,在校学生9例,无业15例;婚姻状况:已婚4O 例,未婚或离异2O例;子宫肌瘤26例,卵巢囊肿14例,宫外 孕1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6例。两组患者上述一般情况的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一2016年5月入住我院 妇科需行择期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 标准:(1)年龄≥18岁;(2)神志清楚,对本观察知情同意,并 签署知情同意书;(3)术前因担心隐私暴露存在焦虑或抑郁 者。排除标准:(1)既往有精神障碍性疾病史者;(2)存在语 言、沟通障碍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二 医学理论与 践2017年第3o卷第1l期 Vo1.30,No.11,Jun 2017 J Mecl Theor&PrOC 1] 1691 2.1焦虑、抑郁状态两组患者手术前SAS与SDS评分的 1.2.1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由未经隐私相关知识规范培 训的手术室护理人员,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则 由经隐私相关知识规范培训的手术室护理人员给予相关护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O.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 SAS与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O.01),且观察组下 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隐私保护 意识:科室定期组织学习有关隐私、医学伦理及法制相关知 降更为显著(P均d0.01),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3天的SDS 与SAS评分比较( ±S,分) 识,强化隐私保护意识,规范自身言语和行为,从而规范相关 护理操作并自觉转变为一种行动,恪守职业道德。(2)根据 手术不同阶段采取相关干预措施:①术前护理访视:手术室 巡回护士术前访视患者时,查阅病历,了解患者病情病史,包 括疾病诊断、生育史、婚姻史、性生活史、受血八项等;认真倾 听患者主诉,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及对个人隐私方面保护的需 求;访视时,注意周围环境情况是否有利患者隐私保护,年轻 未婚患者尤其是未婚宫外孕或双子宫患者,会产生担心、焦 虑心理,难于启齿,交谈时尽量避免谈论隐私相关的内容;根 据患者不同年龄、文化层次采用不同的解说方式,介绍手术 环境设备、麻醉方式,说明术中短时间暴露的必要性以及将 会采取的保护措施,如需采取截石位的患者,要向患者讲解 手术体位,消除顾虑,取得患者信任。②术前护理接待:手术 室等候区由访视护士热情接待患者,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 班,核对患者基本资料,查阅相关资料是否齐全,禁饮、禁食 情况,禁止手术无关人员翻看病历,并做好患者隐私保护,亲 自护送患者人手术室,随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紧 张、焦虑的心理。让患者感觉到手术室环境有利于隐私的保 护安全感,医护人员尊重她的隐私权。③术室环境调控:舒 适的环境能有效缓解陌生、神秘、焦虑的心理。因此,巡回护 士预先将室温控制在21~25℃,相对湿度为5O ~60 ,并 根据手术的不同时段及时调节室温,冬天可使用充气式加温 仪将手术床单预热。也可以根据患者个人喜好播放背景音 乐来缓解其焦虑、恐惧心理状态。④术间隐私保护:在进行 导尿、摆体位、皮肤消毒等涉及隐私部位的护理操作时,提前 充分准备好相关用物,提前告知患者并做好解释工作,取得 患者配合,操作完毕及时遮盖,避免不必要的暴露。患者手 术如需摆放截石位或特殊体位时,要与主刀医生提前做好沟 通,备齐所需物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暴露。手术间控制参 观人员,术间严禁讨论患者的特殊生活经历,以及有关个人 隐私方面的内容[43。⑤术后隐私保护:手术完毕后,及时帮 患者穿好衣裤,做好患者隐私保护,告之患者手术已顺利完 成,送患者到复苏室或病房时做好交接班及病历管理,禁止 无关人员翻看与讨论病情。 1.2.2观察指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3天采用焦虑自评 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心理状态。两 个量表均含2O条测量项目,每条1~4分,分4级评分,累计 评分5O分以上表示有焦虑或抑郁。术后第3天,向患者发 放对由手术室自制护理隐私保护满意调查表(内分3个等 级: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由患者自行填写,现场回收。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选用t检 验与Y 检验处理相应数据,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2结果 2.2 隐私保护满意度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隐私保护满意 情况较对照组优(Hc=48.58,P<O.O1),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对手术室隐私保护满意情况比较[ (0 0)] 注:两组比较,P<O.01。 3讨论 3.1妇科疾病患者隐私的特殊性妇科手术患者一般为生 殖系统有关的疾病。因而,协助疾病诊断时需要询问患者的 生长发育史、性生活史、婚姻史、生育史及传染病史等,实施 医疗检查或治疗时可能需要让患者暴露其生殖器官,而这些 都是与患者隐私有关的。此外,由于女性患者有独特的生 理、心理特点,故妇科患者对其疾病本身易出现害羞、紧张情 绪,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l_5]。 3.2妇科手术患者隐私保护的作用与意义手术室作为一 个特殊的治疗环境,有更多的机会获知患者的隐私,如何保 护患者隐私一直是个备受关注的重要手术室护理问题。随 着护理模式的改变、患者法制观念与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 患者对隐私保护的需求日益增加l6],保护患者隐私已是医疗 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护士应充分认识到保 护患者隐私的重要性,注重各种环节保护患者隐私权,进一 步提高护理质量¨7 ]。由于女性患者心理敏感,尤其未婚、高 学历患者隐私保护需求性较高。医护人员对患者隐私保护 措施直接影响到其心理状况与护患关系。手术室护士宜根 据患者的个性,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于患者围术期做好隐 私部位遮挡和病情保护[9],有利于给患者营造安全、和谐的 就医环境。本文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方法,观察组患 者由经隐私相关知识规范培训的手术室护理人员于手术不 同阶段采取相关干预措施(于术前、术中与术后提供了无缝 隐私保护)。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手术前SAS与SDS评分 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术后第3天,两组患 者SAS与SDS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下降(P<O.01),且观察 组下降更为显著(P<O.01);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隐私保护 满意情况较对照组的优(Hc=48.58,P<0.01)。因为,对妇 科手术患者实施隐私保护干预措施,是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1692口 竺 ! 垦Pr . , . ! un ! ! 箜 鲞 堂 塑 ; 而尊重患者隐私就是对患者人格尊重,可缓解患者焦虑、抑 郁状态,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进而提升患者对手术 室隐私保护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5]谢利,周俊英,罗敏.妇科患者在手术室期间的隐私保护[J].护 理学杂志,201l,26(14):65—66. [6]俞萍,任国琴,吴静,等.急诊病人隐私保护策略的实施及效果 评价[J].护理研究,2015,29(3):881—883. E7]仇艳苗,李敬敬,刘秀娥,等.我国手术患者隐私泄漏与保护行 为分析与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7):490—491. [1]龚月香.妇科患者隐私保护的现状tJ).医学信息,2O11,25(8): 4201. E8]周金莉,万艳平.临床护士资讯素养的研究现状[J].护理管理 杂志,2011,11(1):40 41. [2]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2—49. E93陈耐珍.妇科护理中患者隐私保护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 用护理杂志,2011,27(25):58—59. 收稿日期2016-11—14 E3]白顺荣,汤翠芳.妇科手术患者隐私暴露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 [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3):332—333. E4]张晓红,赵爱平,余俊娟.妇产科住院患者隐私保护需求的调查 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9B):l6—18. (编辑羽飞) 预见性护理干预降低产妇分娩风险的效果分析 李宝菁天津市红桥医院妇产科300130 摘要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降低产妇分娩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 2016年5月收治的l16 例分娩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58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分娩常规 护理十预,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分娩结果、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及产后2h、24h 血量、产妇 护理满意程度。结果:两组产妇均顺利分娩,母婴健康,研究组自然分娩率高达86.2l ,高于对照组的6O.34 ,P <O.05;研究组产后出血率为3.45 ,低于对照组的l5.52 ,产后2h、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O.05;研究组产 妇满意率为98.28 ,高于对照组的84.48%,P<O.05。结论:预见性护理十预可降低产妇分娩风险,产妇自然分娩 率高,产后出血率低,出血量少,且产妇高度认可,具有较高实施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产妇分娩风险预见性护理出血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 doi:10.19381/j.issn.1001—7585.2017.11.078 产妇分娩为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在分娩过程中存在一 定概率的风险,潜在性风险虽较低,但事关母婴安全及健康, 故而临床产妇不得不十分重视E 。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防范 前1周直到产妇产检,根据产妇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综合评 估,分析产妇心理状态,对其进行心理针对性辅导,缓解其产 前压力。鼓励产妇积极面对分娩,并展开健康教育,使产妇 了解分娩经过及具体过程、产程等,并叮嘱患者可能出现的 疼痛,使其做好心理准备。同时,讲解分娩过程中注意事项, 风险于未然,提升母婴健康及安全率,确保母婴健康十分必 要l2]。临床予以产妇预见性护理干预以降低分娩风险,取得 良好成效,深受产妇及产科医护人员好评l_3]。笔者选取我院 2014年6月一2016年5月收治的116例分娩产妇进行分组 观察,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现将结果报 道如下。 产前开展科学的体育锻炼,给予产妇健康饮食,增强机体能 力。(2)产中预见性护理:产妇分娩过程中密切留意产妇生 命体征情况,助产护士给予产妇鼓励及安慰,同时指导产妇 进行正确的呼吸,通过增强子宫收缩,达到减少出血的目的。 (3)产后预见性护理干预: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产妇产后出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6月一2016年5月收治 产妇顺利分娩后,检查产妇产后情况,注意产妇身体情况及 的116例分娩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所有产妇均自愿参与本 情绪变化,若产妇 现情绪暴躁,伴有面色苍白等情况,及时 检查产妇身体各项指标,高度重视产妇安全。增强监测力 度,做好产后出血应对措施,产后2~24h叮嘱产妇排尿,避 免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引发大出血。 次实验观察,并签署协议进行。采取随机数字表法E们将产妇 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年龄2O~29 岁,平均年龄(26.36±2.37)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 (39.10±2.35)周,初产妇4O例,经产妇18例;研究组:年龄 21~31岁,平均年龄(26.37±2.39)岁,孕周38 ̄41周,平均 孕周(39.11±2.32)周,初产妇41例,经产妇17例。两组产 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分组可比。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所有产妇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 1.3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分娩结果、分娩方式、产后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 血率及产后2h、24h出血量和产妇护理满意程度。 1.4统计学方法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Y 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产妇进行产前常规检查及并发症预防等常规护理。研究组 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如下:(1)产前预见性护理。从产 2.1 两组分娩结果及分娩方式比较两组产妇均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