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平菇黄菇病发生与防治

来源:一二三四网
2013年第4期 现代园艺 平菇黄菇病发生与防治 张和平 (辉县市农业局,河南辉县453600) 近年来,辉县市平菇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栽 培管理不善,防病观念不强等原因,平菇黄菇病发病率呈上 升的趋势,有的菇棚出一茬菇后,迟迟不出菇,有的出来的小 菇未长大就发黄,继而萎缩而死,导致平菇品质降低,产量下 降。特别是到春季,该病发生比较严重。为此,笔者对该病的 发病原因和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现总结如下: 要选用无杂菌污染,菌丝洁白、粗壮的适龄菌种。③选用无霉 腐、无虫、无污染的优质原辅材料,栽培料使用前要曝晒,并加入 干料重0.1%的克霉灵或多菌灵等杀菌剂。④老场地不易连年使 用,如使用须在栽培袋进棚前1个月进行杀菌杀虫处理,杀霉菌 可用多菌灵500倍液或克霉灵500倍液等,杀细菌可用漂白粉 200倍液、农用链霉素500倍液等。杀虫剂可用敌敌畏500倍 液、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喷洒棚内地面、墙壁及棚外环境, 每周1次,栽培袋进棚前2~3天,再用气雾剂密闭熏蒸24小 1 发病症状 黄菇病多从幼菇菇盖或小菇菇柄与菇盖连接处发生,发 病后幼菇菇盖或小菇菇盖凹处出现淡黄色斑块,幼菇菇体发 黏,停止生长继而死亡,小菇菇体生长缓慢失去弹性,稍触碰 即会折碎,继而菇体发黏萎缩,散发腐臭气味,病情迅速蔓 延,会导致栽培料面发黏而停止出菇。 时。 ̄an强栽培袋发菌管理,提高菌丝的抗病抗杂能力。出菇期 要控制好棚里的温湿度,温度过高对一般广温型或低温型菌株 生长不利,反而为各种杂菌、细菌提供了适宜的温度环境。棚内 的湿度大对平菇的生长有利,同时也适宜于各种杂菌的生长。⑥ 菇棚要建在通风良好,排水便利的地方,棚内通风要顺畅,通风 口的设置要以每处料面都能有流动风经过为宜,不可有通风死 2发病原因 平菇黄菇病的病原菌为假单胞杆菌。①该菌适合生长在 潮湿环境、有机质丰富的基质上,在高温多湿、通风不良的环 角,根据气温、天气、风速等因素及时调整通风时间。⑦采用覆土 栽培时,对覆土材料要进行灭菌杀虫处理。⑧搞好棚内环境卫 生,采菇后要及时清除残菇,保持地面干净,并定期撒石灰粉进 行环境消毒。 境下,有利于该菌的发生和生长。②老栽培场地,环境恶化、 消毒不彻底。③棚内废弃栽培料、残次菇及菇柄到处都是,脏 乱差市病菌有了栖息和繁衍之地。④现在平菇的栽培主要是 以生料或发酵料为主,栽培料本身带菌易造成该病的发生。 4药剂防治 一⑤使用的水源、覆土材料中带菌。⑥菌株抗病能力差或菌种 质量差,以及栽培管理不善导致栽培菌袋菌丝纤细,抗性减 退,最终导致感染病菌而发病。 旦发生该病,应立即摘除病菇,清理料面,停止喷水, 加大通风。可用1%漂白粉溶液对棚内走道、墙壁、棚外四周 喷洒1次,并用多菌灵加农用链霉素按1:500倍溶液喷洒料 面,每天1~2次,连续喷洒3—4天,可控制病情蔓延。其它 3 防治措施 ①选用适应当地环境、抗病能力强的菌株,如黑平王、灰 平抗病2号、P89等菌株,一般不易发病或发病较轻。同一场 地不要连年种植统一菌株,以2~3年更换1次品种为宜。② 药物如:黄菇清、万消灵、黄斑消、细菌杀、病菌立灭等都可根 据标准用量交替使用进行防治。 (责任编辑张芝) 要外,还要保证肥料、空气、阳光、热量的充足。另外,植树后 要采取必要的封山育林措施,这样才能保证树苗免被人畜等 损害。 参考文献 1李夏刚.陕北地区抗旱造林技术探讨U].陕西林业科技,2009(1) 2白峰.浅析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Ⅱ】.科技致富向导,2010(6) 3刘延江,郝云峰,贺百宏.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Ⅱ】_陕西林业, 2009(5) 5结语 植树造林是榆林地区一项重要的工程,我们在多年的实 践工作中获得的经验为以后的植树造林工作指明了努力的 方向,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植树造林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责任编辑王蔓) 一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