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学伟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第22期
摘要:部门预算改革对于我国的预算管理制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有利于管理公共支出、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提升政府工作速度、规范政府预算。但是在预算实施时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可预计的问题,这都会影响预算执行的力度,最后会使结算的结果和预算的数据相差很大。政府部门的预算的偏差程度体现出资金使用效率和预算管理水平,这也是衡量预算能力的一种方式。本文根据实际工作,来分析影响预算偏差的原因,并且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希望可以给有关部门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偏差;预算管理水平;问题
中图分类号:F81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33-00-01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了改进预算制度,2015年李克强也提出了一些部门要做到公开,要经得起大家的监督和检查。并且,社会也提高了对它的重视度。政府在某些会议中提出来要提出预算的比例,建立预算公平机制,加强财政规划管理,建立一些灵活使用资金的办法,这些都是财政预算改革的内容。在部门预算的实际操作中,有很多可以研究的方面,预算执行偏差不是一个人人都了解的概念,在实际理论中,一些年度预算被允许后,年度预算和部门的决算应该一样,然而在实际情况下还是会出现偏差,如果偏差较大,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会影响工作的进展。在国外,有很多研究预算偏差的学者,一般都在政治领域。
一、影响编制环节的因素
1.预算编制根据的一些特点
部门预算编制主要是按照部门工作设置的计划,跨年度编制的预算相结合,无法考顾及某些不变的因素,第二年工作的计划执行的程度和一些其它另外的调节。比如一些不可抗拒的事件等影响,这些都会使部门预算执行发生偏差。
2.预算编制时间的特性
当预算编制下达到部门的预算时,部门实际编制预算会受时间的制约,对下属单位和预算阶层就更加困难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预算编制的水平,这些都会给接下来的预算编制带来偏差。
3.预算编制方案的特性
部门经常使用的预算编制方法就是零基预算与增量预算,运用概率预算的不多,往往都是根据常用的预算方法来展现预算编制的。比如一些设备维护维修和不动资产维护,某些大部门概率样本多可以让预算执行的更好,小部门就差别的比较多,在实际执行中,就算科学合理的使用所有的预算方法,也无法很好的减少偏差,没有显著的效果。
二、预算在执行环节中的作用因素
1.预算执行力度的区别
财政部门非常重视预算执行工作,但是部门在实际预算的操作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的地方,很多方面都不达标,还需要很大的改进。预算执行通常依靠部门的行政指示和组织来协调,部门重视预算但是轻执行的概念会加强,这会导致执行的速度和质量降低,最终会使预算偏差更大。
2.预算执行管理的区别
预算执行管理的内容非常多,大致覆盖了历年改革的成效和主要内容,比如绩效管理、内容控制、预算收支的改革、财政规划等等。这些工作往往会挂在部门的处事下,但是由于经费投入的不多,处事的预算受到的影响会较大。
3.预算执行调整的区别
调整预算对于减少预算偏差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预算执行的偏差往往会受调整是否及时、部门和财政的沟通情况、预算调整范围是否规定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有关偏差的合理范围的标准是:预算部门把预算调准的方案交给人大,在人大同意批准时,符合调整的范围时,这就属于有效的范围;私自占用资金或者未经单位允许的情况下更改了资金的用途,这就是违反一些相关的法律,这些都是不合理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由于预算编制的一些特点,我国部门的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结果偏差还是存在的,如果想要完全消除这些偏差是很困难的。目前试用方法就是通过一些有效的机制的建立和制度的提高,逐渐的减少这些偏差,只保留一些合理的调整,进一步在整体上减少部门执行的偏差。
在部门预算执行偏差合理的基础上,慢慢的减少和除去一些不合理的预算偏差,这样才可以使我国的预算管理能持续稳定的发展。具体的想法如下:
首先要提高对部门预算管理的投入,一是使人员更加的投入,处事工作人员在部门人员编制的比重较低。财务部门平时的工作岗位分配,这往往会出现人力不足的情况,如果部门可以加入人员的投入,这对于预算编制和预算管理都可以大大的提高,因此可以减少由人为因素造成的执行偏差。二是还需要更多的资金,在执行和预算编制的环节中,要消耗很多的人力和时间,需要有关的专业知识和有较多的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假如可以通过专家库和采买服务,可以大大的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并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然后慢慢的降低执行的偏差;其次,要提高部门预算管理的改变,目前财务管理改革和控制预算偏差关系十分密切。近期,财政部门在预算编制中提出了许多新的计划和规则,这可以直接用于以后的预算工作,这不仅可以减少工作的时间也可以减少工作的难度。并且,通过对一些项目的研究和整理,研究工作的方法和工作量以及所需使用要的资金,可以进一步的提高体系的建设,可以使部门预算更加的科学和准确化达到修改偏差的效果;第三,提高部门预算的能力,财政部预算编制作为重点,要抓住重点环节,要合理的分析业务风险等等,要对一些信息系统、港口管理严格防守。最后,必须规范部门预算的模式,按照预算调整的水平,可以划分为部分调整和完全调整,部分调整是对某些项目的调整,比如预算备用的资金,项目经费的使用等;全部调整一般是指将预算重编,如果在实际操作中,经常调整预算的部门不按照现有的规定的程序实施,预算编制就会出现混乱的现象。
三、结语
根据上文可以知道,控制部门执行偏差是综合性较强的一项工作,通过对预算偏差的管理,可以使我们更加科学合理的看待普遍存在的事实,要充分的了解一些管理方法。在整个预算管理中要结合部门的利益来做的更好,要把结构和预算编制相结合,要不断的规范和强化预算工
作,要不断的完善预算的调整制度,提高执行的效率和水平,要时常总结自己的经验,提高部门预算管理的科学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宣小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与执行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6(10):38-39.
[2]蒲又红,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及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16(13):182-1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