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来源:一二三四网
.

XX市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方案一、建设基础

学校现有教职工**人,其中专任教师**人,在编在岗教职工**人,兼职教师**人;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其中研究员**人),中级职称**人,初级职称**人;研究生学历**人,本科学历**人;未来教育家(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学名师**人,专业(学科)带头人

**人,市教

**人,骨干教师**人,“双

**人,XX

师型”教师**人,市级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评估专家区高层次人才**人。

二、建设目标

1.加强教师全员培训,全员培训率达

100%。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确保师德师风考核合格率达100%。

3.培养专业(学科)带头人*名,骨干教师*名,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占*%以上,其中高级“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

4.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专任教师本科学历人数比例达到*%,硕士学历人数比例达到*%以上,*%以上的教师取得高校教

.

.

师资格证书;新进新聘教师在三年以内取得与所教学科相符的教师资格证书。

5.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比例。三年内研究员*名以上,高级讲师人数比例达到*%,讲师人数比例达到*%。

6.教师教学技能比赛。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力争获市级一等奖*个以上、二等奖*个以上、三等奖*个以上;获国家级一等奖*个以上、二等奖*个以上、三等奖*个以上。

7.校企共建师资培训基地或教师工作室

*个。

三、建设内容

根据国家、市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十三

五”规划的要求,以《教师法》《职业教育法》为依据,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职称和专业结构,努力培养未来教育家、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1.具体建设目标与思路

类别全员培训

师德师风考核合格率首席教师

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双师型”教师占比

专任教师本科学

.

2019年

年度2020年

2021年

合计

.

历人数比

硕士学历人数比例

教师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

新教师取得教师资格证

专业技术职务比例

教师教学技能比赛

建设思路:制定目标—分步实施—严格管理—动态监测—总结反馈。

2.建设内容与措施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师德素质

①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做“四有”好教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②加强教师依法从教意识教育。

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

法》《职业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意见》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中职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以及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十不准”风建设有关文件和要求,增强教师依法从教的意识。

③强化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机制。根据市区教委师德师风建

.

》等师德师

.

设及考核评价的文件精神,不断完善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考核评价机制,把师德建设纳入教学管理的全过程,通过现场督查、监控督查、学生评教、班主任评教、部组评价、考核小组评价等方式全面考核教师的师德,并将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优评先、职务聘任、选派进修和奖励的重要依据。树立标杆教师,每年学校评出“师德标兵”,授予荣誉称号;大力宣传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中的先进事迹,弘扬高尚的师德风范,提高师德建设水平。

(2)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①加强教师全员培训。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育资源,

积极

开展校本培训,由学校统揽,各学科组或专业部制订相应培训方案和具体的培训措施。聘请专业技术和教育教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定期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观念、

方法、专业知识技能

等方面的培训。坚持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工作,重点进行职业道德、课程设置与开发、希沃平台使用、信息化教学设计、学生管理与服务、学业鉴定、科研工作、创新能力等十大模块的培训,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培训后组织统一考

试,计入相应继续教育学分,并作为评优评先、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重视兼职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学能力。

②加强学历提升培训。

*周岁以下学历未达标者,三年内

三年内

提升兼职教师教育教

需达到规定学历。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硕士学历人数比例达到*%以上。

.

.

③启动高校教师资格培训。积极争取市级相关政策,依托联办高职院校,推动学校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培养,关教师参加高校教师资格培训及考试,格获取人数达*%以上。

④加强新教师培训。对新教师采取校、区、市三级联动的方式进行培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职业教育理念、技能与知识的培训,提高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在第一学期要为

*

动员组织相

争取三年内高校教师资

他们安排指导教师并签订“师徒结对帮扶”协议,每期听课节以上,前半期辅导他们上见面课、后半期指导他们上合格课;

第二学期培养他们上提高课,力争使他们一年内成为合格教师,3-5年跨入优秀教师行列。

⑤加强班主任教师能力提升培训。

加强班主任教师班级管

理能力培训,思想品德教育、习惯养成、心理辅导、学生职业生涯指导等教育能力培训。三年内班主任参加市级以上培训达*%以上、参加区级培训达*%以上、参加校级培训达*%,切实提升班主任教师开展育人和德育活动的能力。

⑥加强企业实践培训。专业课教师每两年参加企业实践个月以上,文化课教师每两年参加企业实践将教师参加企业实践作为教师考核聘用上岗、职的重要依据之一。

(3)加强专业能力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①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

提高备课能力。五年以下教龄的教师上课必须备纸质详案

.

*

*个月以上。学校评优、晋级、评

.

(五年教龄以上的教师可备电子教案);教师应根据学科教学

大纲和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编制有效的课时教案;学科组定期开展集体备课研讨活动,促使教师提高备课能力。

提高上课能力。教师课堂教学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技术

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

形成;营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敢于创新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人文素养、规范意识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职业习惯。

根据学校

《课堂教学考核办法》,加强课堂教学监管,提高教师上课能力,杜绝不合格课堂。

提高辅导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教育阶段以及从学校到工作岗位过渡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

掌握相关教育辅

导方法,重视优生的培养,加强后进生的辅导,确保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作业设计及批改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科学设计作业,坚持全批全改,及时评讲、及时反馈。

提高实训指导能力。组织实训教师编写实训任务书,

参加

企业岗位能力实践,参加专业技能竞赛,提高教师实训教学指导能力。

提高考核评价能力。组织任课教师、班主任教师认真学习学校“多元立体”评价方案,运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按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操作说明,全员参与多元立体评价工作,

.

.

高教师考核评价能力。

②加强教师教研能力建设

切实健全主题教研机制。以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导向,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双周教研活动,

每次活

动有明确的研究主题、具体的内容和中心发言人,扎实有序推进,提升教师教学研究能力。

组织教师上好“三类课”。一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每学年至少上一次示范课(包括市区级献课)

,二是新教师上好

合格课(上期)和提高课(下期),三是每位教师每学年在学科组内至少上一节研究课。充分利用希沃平台和超星学习通,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③加强教师课改能力建设

提升教师课程建设能力。各专业部认真组织教师参加课程建设工作,建立每门课程资源库。课件制作率达*%以上,微课视频制作率达*%以上,每门课程试题达*套以上。

提升教师教材开发能力: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

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开发教材和课程资源。

提升教师教法创新能力。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讲练结合、工学结合等多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施有效教学,创新“理实一体”等教学模式。

④加强教师科研能力建设

.

运用实

.

组织教师参与科研课题研究,三年内申报省部级重点课题、规划课题*项以上,区级课题*项以上,校级课题*项以上,发表学术论文*篇以上。

(4)加强骨干团队建设,培养学科领军人物①加强骨干团队建设

学校制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的选拔、培养、管理、考核、奖励等一系列办法,并组织实施。认真推荐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师培训对象参加培训,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教师申报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区级、市级、国家级名师评选。加强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师的管理考核,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师的辐射、示范和引领作用,带动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②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

组织专业课教师参加“双师型”教师培训,重点研修专业教学法、课程开发与应用、技术技能实训、教学实践与演练等专题模块,提升教师的理实一体教学能力、息技术应用能力等“双师”素质。

③加强技能大赛指导教师培训学校按专业课教师技能大赛的要求,

充分利用技能大师工

组织专业课

专业实践技能、信

作室的平台,每年举行一次专业课教师技能大赛,

教师开展技能练兵,选派高水平教师参加市级及以上技能大赛,力争在各级技能大赛中获大奖。

④加强专业负责人的培训

.

.

认真做好专业部长、学科组长、教学干事的选拔和培训工作。通过理论研修、专业调研、技能培训、国内考察、名校挂职等多种培训途径,提高其专业建设、实训管理和专业管理的能力。

⑤选派优秀教师出国培训

健全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

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

平台,每年选派*名优秀中青年教学骨干教师出国参加培训,使教师在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建设等方面起到引领作用。

(5)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师资培训基地强化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建设,

探索与行业、大中型企业共

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教师工作室等,积极参与“双千双师”交流计划,提高专业课特别是重点打造专业群教师

“双

师”比例。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研究能力,培养出一定数量在市内乃至全国、

行业内具

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

3.建设经费的预算情况

2019-2021年师资队伍建设经费需求汇总表

项目名称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

劳模创新工作室

校企共建师培

.

经费需求(概算,万元)

资金来源财政学校

备注

.

基地或教师工作室产品研发中心首席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技能大赛指导教师培训优秀教师出国培训教师企业实践高校教师资格培训新教师培训教师全员培训党员教师培训教育科研课题教育科研论文教育教学著述(教材)教师竞赛合计

4.预期效益

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基本完善,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师生比达

(1)教师全员培训率达*%。(2)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合格率达

*%。

*名,骨干*%以上,其

*:*。

(3)培养首席教师*名,专业(学科)带头人教师*名,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占中高级“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

*%。

.

.

(4)教师的学历层次提高。专任教师本科学历人数比例达到*%,硕士学历人数比例达到

*%以上,*%以上的教师取得

高校教师资格证书;新进新聘教师在三年以内取得与所教学科相符的教师资格证书。

(5)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比例提高。三年内研究员上,高级讲师人数比例达到

*%,讲师人数比例达到

*名以*%。

(6)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成绩突出。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获市级一等奖个以上;获国家级一等奖*个以上。

*个以上、二等奖*个以上、三等奖*个以上、二等奖*个以上、三等奖

*

四、建设进度及保障措施

(一)建设进度

2019年度:培养首席教师*名,专业(学科)带头人*名,骨干教师*名,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

*%以上,其中

高级“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全员培训率达*%;师德师风考核合格率达*%;本科学历人数比例达到*%,硕士学历人数比例达到*%以上,*名教师参加高校教师资格培训;研究员*名以上,高级讲师人数比例达到*%,讲师人数比例达到*%;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获市级一等奖*个以上、二等奖*个以上、三等奖*个以上,获国家级一等奖等奖*个以上。

*个以上、二等奖*个以上、三

.

.

2020年度:培养首席教师*名,专业(学科)带头人*名,骨干教师*名,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

*%以上,其中

高级“双师型”教师比例达*%;教师全员培训率达*%;师德师风考核合格率达*%;本科学历人数比例达到*%,硕士学历人数比例达到*%以上,*名教师取得高校教师资格,*名教师参加高校教师资格培训;研究员*名以上,高级讲师人数比例达到*%,讲师人数比例达到*%;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

获市级一

等奖*个以上、二等奖*个以上、三等奖*个以上,获国家级一等奖*个以上、二等奖*个以上、三等奖*个以上。

2021年度:培养首席教师*名,专业(学科)带头人*名,骨干教师*名,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

*%以上,其中

高级“双师型”教师比例达*%;教师全员培训率达*%;师德师风考核合格率达*%;本科学历人数比例达到*%,硕士学历人数比例达到*%以上,累计*名教师取得高校教师资格;名以上,高级讲师人数比例达到

研究员*

*%,讲师人数比例达到*%;;

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获市级一等奖*个以上、二等奖*个以上、三等奖*个以上,获国家级一等奖个以上、三等奖*个以上。

(二)保障措施1.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由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党政办、教务处、德育处、质量管理处、发展研究中心及各专业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

.

*个以上、二等奖*

.

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教务处),负责统筹规划、指导管理

和督查评估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协调解决好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

2.制度保障

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完善教师任职资格评审办法,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完善专业带头人、学科名师、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的考核管理办法,完善班主任管理办法,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完善教师劳动管理考核制度,完善兼职教职工(含外聘教师)的管理办法,以制度化规范化的机制确保师资队伍建设质量,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3.资源保障

学校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高水平示范性中职学校投入的重点予以优先保障,完善支出保障机制,确保党和国家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优化经费投入结构,优先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最紧迫的任务,重点用于按规定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多渠道筹集资金,制定严格的经费监管制度,规范经费使用,确保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其它保障

学校党委和行政要将教师队伍建设列入教学督查、教学诊改、工作督导的重点内容,并将结果作为专业部班子和有

.

.

关管理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到位,真正取得实效。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