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August,2014 Vo1.28 No.8C 护士绩效考核标准与薪酬分配方案探讨 Probe into nurse performance appraisal criteria and salary al location scheme 袁丽荣,郑晓俊,张玲梅,李淑花 Yuan Lirong,Zheng Xiaojun,Zhang Lin ̄ei,et al (First Hospital of Shanm Medical University,Shanm 030001 China) 关键词:护士;绩效考核;薪酬分配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009一 6493.2014.24.049 文章编号:1009—6493(2014)08C一3046—02 护士绩效考核是目前卫生部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 范工程”活动中护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在人力资源 较高;组长负责处理一些日常突发及危急事件,承担责任 较普通护理人员重;重症观察室1组护理人员负责观察室 管理实践中,薪酬与绩效向来是密切相关的。通过绩效与 薪酬的联系,实现改善绩效的目的,是护理管理者与护士 之间的共同利益,为此我科自2009年根据护理人员能级 水平、护理工作量、工作效率、护理技术难度、护理工作风 险和承担责任等多因素评价方法对护士工作进行综合评 价,制定了护士绩效考核标准与薪酬分配方案,实行至今 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现介绍如下。 1确立绩效考核、奖金分配方案原则 护士绩效考核、奖金分配方案的制订,以符合护理工 作特点、有利于合理调配护士人力为原则;将薪酬分别依 据护理人员能级水平、护理工作量、工作效率、护理技术难 度、护理工作风险、承担责任等分为几个部分,并确立各部 分在薪酬中所占的比例。坚持按岗定酬、按劳分配、多劳 多得、优劳优得的原则;同时坚持科学、客观、公正、公平的 原则,严格对护士工作进行综合评价,调动护理人员工作 的积极性、工作热情,促进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 达到全面激励护士工作积极性的作用。 2建立绩效考核、奖金分配方案 2.1绩效薪酬计算方法绩效薪酬一基本奖×(能级系 数+工作区域系数+工作班次系数+奖励系数)×绩效考 核分数的百分比。 2.2确立能级水平系数 护理人员能级水平依次为 N1、N2、N3、N4、N5、N6,赋予奖金系数依次为0.1, 0.2,0.3,0.4,0.5,0.6;第1次考评按年资进行相应能级的 考试,每年年底进行次年的能级评定。考核项目为:本年 度日常工作考核成绩、所评定层次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 承担的科室工作、工作能力、职称、考勤、所评定层次需要 掌握的技能。考核合格后可逐渐升级。 2.3确立工作区域系数根据我科实际情况划分为重症 观察室、东区、西区3个工作区域(其中东区和西区为普通 病区)并给予不同的系数。因重症观察室病人病情重,护 理工作量大,技术水平及难度、工作风险较普通病区大,因 此重症观察室工作区域系数为0.4,普通病区工作区域系 数为0.3。 2.4确立工作班次系数护理人员工作班次的奖金系数 分配:普通病区中,倒夜班0.25,长白班0.2,组长0.2,责 任组长0.3;重症观察室中监护室组长0.3,倒班1组0.4, 倒班2组0.3;新人室半年内奖金0.2。 其中因倒夜班人员工作负荷较长白班人员辛苦程度 内人员调配及病情相对较重的病人,2组护理人员负责观 察室内8(17.8)病情相对较轻的病人;因此酌情增加其工 作班次系数。 2.5确立奖励系数 2.5.1带班系数科室根据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指定 科室内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质量高、能力水平较强的护理 人员分别为重症观察室、普通病区(东区和西区)的带班组 长,负责处理午间及晚间的一些突发及危急事件,并调配 工作人员。对此类人员给予增加0.1的奖励系数。 2.5.2承担科室工作系数 因科室工作需要,对于日常 工作之外承担一些科室工作的护理人员给予0.1的 奖励系数。如担任团支部工作者和计算考核分及薪 酬者。 2.6确定El常护理工作考核分数(见表1) 表1护理人员工作考核分数表 考核类型 分值 日常工作考核 “三基”考核 参加质控会议及各种培训 参加院内业务学习及记录本完整 完成各种指令性任务 管理者根据护理人员每个月的实际日常工作情况客 观、公正的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如病人腕带戴反减1 分,口服药未签字减1分,用药指导不到位减1分。受到 病人表扬加1分,获得院内奖项,发表文章等给予加分。 3绩效考核、奖金分配方案的实施 3.1设立绩效目标管理者通过岗位分析,制定考核标 准明确的手册,使护士明确职责权限、清楚工作内容。同 时将目标管理贯穿于护理管理的全过程中,结合护士的岗 位与组织对其的要求,每个月与护士共同设立有针对性的 绩效目标。 3.2管理者强化引导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应对护理人 员目标进行追踪、指导,促进护士高效完成任务。管理者 要强化自己的沟通意识与技巧,与护士保持持续的双向沟 通,引导护士不断向既定目标努力。每月根据护士的实际 考核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和提 高护士的工作质量与能力水平。 3.3建立绩效档案绩效档案的建立为绩效考核提供真 护理研究2014年8月第28卷第8期下旬版(总第476期) 实依据,保证管理者所做出的绩效评价是基于事实而不是 的能力水平、工作内容、工作班次、承担责任及实际工作质 主观判断,从而保证绩效考评的公平性,同时也有利于对 量考核结果给予相应的薪酬系数,深入贯彻落实了卫生部 护士工作质量的综合评价。 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精神,体现了护 4绩效考核、奖金分配方案的体会 士护理工作的含金量,体现了护士的工作能力和自身价 4.1绩效薪酬考核内容更加全面、合理、规范护士薪酬 值,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奖励原则。 考核内容要能够全面反映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工作业绩 4.3绩效与薪酬相关联,惩罚分明,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 和贡献,将工作数量指标、工作质量指标和护理风险指标 作积极性奖励是一种激励正强化,是对人的某种行为给 统筹考虑,避免依靠单一指标考核护士绩效_】]。传统的考 予肯定与奖励,使其保持和发扬这种行为 ]。新的绩效薪 核只注重护理缺陷考核,成为追究护士过失的工具。忽视 酬分配方案对承担责任大(如带班组长),参与科室工作, 了护士的成绩鼓励,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绩效考核。另外 进行科研教学为科室带来荣誉的护理人员给予适当的奖 目前的考核方式缺乏量化指标。我科新的考核内容改进 励。有利于激励其他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培养科室的 传统的护理工作缺陷考核,根据护理人员能级水平、护理 荣誉感。惩罚是一种激励负强化,是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 工作量、工作效率、护理技术难度、护理工作风险和承担责 否定与惩罚,以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以强化大家的质量 任等多因素评价方法对护士工作进行综合评价,使考核内 意识,强化管理效果,提高服务质量-2]。新的薪酬分配方 容更加全面和合理、规范。同时建立绩效考核档案,管理 案每月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惩 者可以跟踪护理人员的绩效目标实现情况,通过双向沟 罚分明,提高了护士对本职工作质量自查的依从性、主动 通,对其工作失误及不足之处可以给予及时的帮助,不仅 学习的积极性以及科室管理的参与性。 有助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的提高,还有利于其整个职业生 参考文献: 涯的发展。 [1]张红艳.护士绩效考核与薪酬设计研究进展E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I9(1):ii0—112. 4.2薪酬按工作岗位系数计算体现了护理工作的内涵价 [2]林昌秀.激励方法在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II): 值现行的薪酬体系多数只是按年资的高低有所区别,未 274. 作者简介袁丽荣,主管护师,本科,单位: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体现岗位价值的重要性。聘用护士与正式在编护士承担 郑晓俊、张玲梅、李淑花单位: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相同的工作,但薪酬发放存在较大差距,成为聘用护士不 (收稿日期:2014—04—07;修回日期:2014一O8—15) 稳定的主要因素。我科的薪酬方案综合考虑了护理人员 (本文编辑寇丽红) 品管圈在降低新生儿 吸氧导管滑脱率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reducing slippage rate of neonatal oxygen catheter 王学梅,杨新娥,闫彩琴 Wang Xuemei,Yang Xin’e,Yan Caiqin(People’S Hospital of Ltiliang City Shanxi Province,Shanxi 033000 China)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4.24.050 文章编号:1009—6493(2014)08C一3047—02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以全员参与的 脱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方式,持续不断地推行管理及改善自己的工作场所,提高 1资料与方法 护理质量的工作方法[1]。目前品管圈在国内外医院中广 1.1一般资料我科于2013年4月全科32名护士以自 泛开展,效果显著l_2]。氧气吸人作为最常用的、可直接有 愿报名的方式成立了Qcc活动小组,圈名为爱心百分百, 效改善由各种原因导致机体缺氧、出现一系列低氧血症的 宗旨是降低新生儿吸氧导管滑脱率,保证新生儿的有效吸 主要手段。我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自2011年10月以 氧,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达到合 来实行了无陪护管理,护理操作除保温箱的使用、头皮静 作共赢的效果。 脉输液等以外,鼻导管低流量吸氧也是护理操作中居首位 1.2方法 的一项工作,但由于诸多因素致吸氧导管固定不牢、容易 1.2.1组圈 小组成员共10名,圈长1名,由高年资的 脱落,它既形成了很大的护理安全隐患,也给护理工作带 主管护师担任,辅导员1名,由护士长担任,圈员8名,圈 来了诸多不便。为了保证患儿得到有效的氧气吸人,降低 员中护理师3名,护士5名,小组遵循PDCA原则开展 新生儿吸氧导管滑脱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 活动。 率,我科2013年4月份开展了以“降低新生儿吸氧导管滑 1.2.2选定主题 围绕临床护理服务过程中的病人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