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测试二
第Ⅰ卷(共42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嗜好(shì)
行(háng)市
扃牖(yǒu) 显赫(hè) 逡(qūn)巡
呱呱(guā)坠地 果实累累(lěi) 数见不鲜(shuò) 莫(mò)夜月明
( ) ( )
B.石罅(xià) 猝(cù)然 C.芥蒂(jiè) 阉(yān)党
D.贮藏(zhù) 赀(zī)财 瀑(pù)布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钦定 蓬篙 睿智 皇恩浩荡 直接了当 B.聆听 斑驳 羡慕 万籁有声 抱薪救火 C.蜉蝣 凯旋 臆断 降格以求 奋世嫉俗 D.锋镝 钟磐 扼腕 高风亮节 蔽在赂秦 3.填入下列句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投资方多次___了内蒙古等地的草原,均因沙化严重、草地退化的问题而搁浅。 ②虽然他尽了很大努力,但还是没有___住对方凌厉的攻势痛失奖杯。 ③能源短缺,加上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___着这个小镇经济的发展。 A.考察 遏止 限制 C.考查 遏止 制约 4.下列句中加线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B.考查 遏制 限制 D.考察 遏制 制约
( )
A.所有的空调厂在参与市场竞争时,虽然手段有所不同、形式区别较大、玩法不断创
新,但万变不离其宗,价格已经成为贯彻整个市场竞争的一条主线。
B.海地反对派25日夺取北部托尔蒂岛之时,首都太子港发生抢劫事件。外国人纷纷
逃离,联合国机构也撤员,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C.记者经过多次奔波,终于找到了营救小王燕的英雄;拔出萝卜带出泥,那位撞人后架车逃逸的司机也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D.营销专家告诫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就进一个篮子”,否则一旦市场突然发生变化,企业就可能因产品的崩溃而元气大伤。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西部开发一定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把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提升到一
个新的高度,决不能走以牺牲环境求得发展的老路。
B.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膜拜、崇敬、羡慕,而在于自己
对社会,对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何种贡献。
C.对于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问题上,我曾一度徘徊了很久,最终还是选择了理科,
1
因为听说学理科大学毕业后更有机会到国外去发展。
D.月球探测工程是我国进行深空探测所迈出的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也是中国航天事业
继人造卫星、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 6.把后面的句子填到两段话的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春,仅仅作为一个季节,就有其它季节无可比拟的色态,只有春天能使其在总趋势
上发生良性巨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夕守岁的热闹景象,表面上看,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一片片浪漫的文字与一幅幅亮丽的风俗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山为之绿,草为之青,花为之艳,水为之盈。 ②山为之绿,水为之盈,花为之艳,草为之青。
③与其说它是一种风俗、一种传统,不如说它是一种文化。 ④它不仅是一种风俗、一种传统,更是一种文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动物的通讯
承认动物通讯研究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还不过二十年,关于动物通讯的定义和范围至今尚未明确,动物通讯的话题却在有关仿生学、控制论的书刊中经常出现,可是都不系统。《动物的通讯》一书填补了这个空缺,它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动物的各种通讯系统如何在动物辨识、社会合作、繁殖与抚育后代中发挥作用,还介绍了研究动物通讯机制的科学方法。这本书不仅对生物学工作者有益,也值得所有对信息和通讯问题感兴趣的人一读。
研究动物的目标之一是向动物学习。亿万年的进化在地球上造成了众多的动物物种,它们在世世代代适应环境、相互斗争的活动中发展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能量转换、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的器官及组织,在小巧、灵敏、高效、节能、可靠及抗干扰等方面,都令人赞叹不已。“见飞蓬而知为车,观鸟翔而起飞行”之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便开始自觉地向自然界学习,开创出仿生学这个崭新的领域,通过对多学科的协作对动物和植物进行模拟。仿生学已取得巨大成就。模仿海豚的流线型体型和能减少水的阻力的特殊皮肤构造,使潜水艇和快艇的速度提高了许多,从昆虫学来的振动陀螺仪使导航系统做到了小型化和高精度,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仿生学开创时期的工作有许多是关于动物的感觉器官(信息接受器)和神经系统(信息
二、(12分,每小题3分)
2
处理系统)的。仿生学因此和控制论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控制论是一门以神经系统和自动机的对比中产生的关于动物和机器的通讯与控制规律的理论科学。控制论的一个分支——生物控制论就专门研究生物中的信息传递和加工处理的规律,它是仿生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它的产生促进了仿生学的发展,反过来又通过仿生学丰富了自己的理论。显然,对动物通讯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动物中信息传递和处理机制,从而促进生物控制论和仿生学的发展,使人们得以研究出更加完善精美的通讯设备系统,推动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的研究,来满足现代信息社会对通讯和信息处理能力日益增长的需要。这些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节选自《动物的通讯》
7.下列对文中划线的“密切的关系”这一概念的理解,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控制论是仿生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仿生学是控制论的分支。
B.控制论促进了仿生学的发展,反过来又通过仿生学丰富了自己的理论。 C.控制论有助于认识动物中信息传递和处理的机制。 D.仿生学有助于认识动物中信息传递和处理的机制。 8.控制论的定义是从哪个方面来下的
A.产生的基础和机器通讯的规律。 B.动物和机器通讯与控制规律。 C.神经系统和自动机的对比与控制规律。 D.产生的基础和研究的范围。 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直接“推动”“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的研究”的是完善精美的通讯设备系统。 B.最后一段中划线词“自己”,具体指的是“生物控制论”。
C.我们人类至今还没有对“动物的通讯”这一概念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也没有对这
一概念的范围予以界定。
D.最后一段中划线词“机制”的最准确含义应该是指“机体限制”。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便于制造出人类所需的一些高尖端的科技产品。
B.动物在世世代代适应环境、相互斗争的活动中发展出了一些器官和组织,这些器官
和组织能够卓有成效地转换能量、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
C.仿生学顾名思义就是人类对动物和植物的一些特殊性能进行模拟,从而推动人工智
能和制造出人类所需的一些高尖端的科技产品。
D.潜水艇和快艇的速度提高了许多,就是人们通过模仿海豚的流线型体型和能减少水
3
( )
( )
( )
A.我们人类深入地研究动物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向动物学习,去模仿动物的各种性能以
的阻力的特殊皮肤构造来实现的。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①,决以蓍②,怀英遇“坎”③,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④,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⑤,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⑥,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⑦,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注释]①筮(shì):占卜。②蓍(shī):一种草。古人用来占卜。③坎、离:均为卦名。坎在八卦中的方位为北方,离为南方。④掌书记:节度使的属官,掌管文书笺奏,亦可参议军务。⑤青兕(sì):传说为太上老君的坐骑。兕:雌性的犀牛。⑥缘:因为。归朝:归顺南宋朝廷。⑦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 1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下之,使隶京。
B.辛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C.留守叶衡雅重之。 D.平剧盗赖文政有功。 A.义端一夕窃印以逃 B.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 C.即劝京决策南向 D.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
(1)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
壮:以为壮士。 雅:高雅,文雅。 平:铲平,剿灭。
( )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得复见将军于此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臣乃敢上璧
( )
(2)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 )
下:居下,成为下属。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辛弃疾勇武的一组是
(3)弃疾斩其首归报 (4)即众中缚之以归 (5)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
4
A.(1)(3)(4) (3)(4)
B.(2)(4)(5) C.(2)
D.(3)(4)(5)
14.对辛弃疾早年追随耿京起义,后来率义军南归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与党怀英同学时曾经占卜自己的仕途,自己得“离”卦因此南归。 B.他介绍的僧人义端窃得耿京的大印奔金,耿京大怒要杀他,因此南归。
C.在耿京的授意下,他奉表归宋,受到高宗召见,高宗以节度使印告召耿京。 D.因义军内部叛徒张安国杀耿京降金,辛弃疾得知,活捉张安国率残部南归。
第Ⅱ卷(共108分)
四、(18分)
15.下列文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默写、填空(4分)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有过“_______________,往往有得,___________”的感慨;苏轼在《石钟山记》中也曾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乎?”的疑问,这些都体现北宋时期两位著名文学家在游览探奇过程中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17.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二题。(8分)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②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①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李商隐离开桂林郑亚的幕府,滞留四川东部。当时,妻子王氏留在长安。这首诗就是他收到王氏来信后回复的。②西窗,指王氏留居长安之所。
旅次朔方 刘皂
客舍并州①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②,却望并州是故乡。
[注]①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②桑乾河,在今河北、山西境内,诗人往来山西河北之间,则要取道桑乾流域。
⑴(任选一题作答,4分。)
①阅读《夜雨寄北》,结合作品分析“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所表现出的意境。 ②阅读《旅次朔方》,结合作品分析“无端更渡桑乾水”一句在诗中所起的作用。
①
5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两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相近,但在写法上却有所不同,请任选一个方面,结合作品谈谈二者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文学的趣味
①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在文艺方面,第一难关是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
②有些人根本不知,当然不会深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蠢牛听琴,不起作用。这是精神上的残废。犯这种毛病的人失去大部分生命的意味。
③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只以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这是精神上的中毒,可以使整个的精神受腐化。
④有些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像上文所说的,被囿于某一派别的传统习尚,不能自拔。这是精神上的短视,“坐井观天,诬天藐小”。
⑤要诊治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一个小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了。“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
⑥人类心理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就因为这个道理。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起初习文言文,后来改习语体文,颇费过一番冲突与挣扎。在才置信语体文时,对文言文颇有些反感,后来多经摸索,觉得文言文仍有它的不可磨灭的价值。专就学文言文说,我起初学“桐城派”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所不可及处。在诗方面,我从唐诗入手,觉宋诗索然无味,后来读宋人作品较多,才发现宋诗也特有一种风味。我学外国文学的经验也大致相同,往往从笃嗜甲派不了解乙派,到了解乙派而对甲派重新估定价值。我因而想到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道:“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我想不仅作者如此,读者也须时常创造他的趣味。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像死水一般静止的趣味必定陈腐。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现新境界,死的趣味老是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这道理可以适用于个人的文学修养,也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史。——朱光潜《谈美谈文学》
18.整合文段信息,分条陈述“精神上的残废”、“精神上的中毒”、“精神上的短视”的
6
具体内涵。(6分) ①精神上的残废: ②精神上的中毒: ③精神上的短视:
19.作者认为诊治“三种流行毛病”的方法是什么?“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中的“如此”指
代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多处使用引用,请举三个例子说说各自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有些人根本不知。第二,有些人知得不正确。第三,有些人知得不周全。 B.作者认为要把山估计得准确,就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研究文学也一样,必须
把古今中外的作品都读尽,才能把文学的价值比较出来。
C.作者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列举古今中外的例子,意在阐明如何使文学趣味高雅、
广泛、鲜活。
D.一个人要想有文学修养,就必须在创造作品的基础上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 E.培养文学趣味好比打仗开辟疆土,必须竭尽全力以最快速度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
为我所有,征服得越快越多,文学趣味就越多。
六、(12分)
22.请以“大学”为开头,重新表述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可以增删个别词语﹚(4分) 比其他世俗机构更关注人的心灵发育与成长,成为呵护青年的至情至性的摇篮,诱导青年反身体认人格奥秘的智慧谷,更是砥砺青年独立践行精神成年礼的祭坛,这些是大学所以让中外学子心向往之的根源。
大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补写出相关内容。(4分)
小时侯,有一次和祖父进林子去捕野鸡,祖父教我用一种捕猎机。它像一只箱子,用木棍支起,木棍上系着的绳子一直接到我隐蔽的灌木丛中只要野鸡受撒下的玉米的诱惑,一路啄食,就会进入箱子,我只要一拉绳子就大功告成。
我支好箱子,藏起不久,就飞来一群野鸭,共有九只。大概是饿久了,不一会儿就有六只野鸡走进了箱子。我正要拉绳子,又想那三只也会进去的,再等等吧。等了一会而,那三只非但没进去反而出来三只。我后悔了,对自己说,哪怕再有一只走进去,就拉绳子。接着,又有两只走了出来,如果这时拉绳还能套住一只,但我对失去的好运不甘心,心想,总该有些要回去的吧。终于连最后一只也走出来了。
那一次,我连一只野鸡也没能捕捉到,却捕捉到一个受益终生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使用下面例句的句式,更换内容仿写。(4分)
地球上有一条条蜿蜒的河流,不,那不是河流,那是地球母亲衣服上美丽的飘带;天空中有一颗颗明亮的星星,不,那不是星星,那是宇宙女神神秘的眼睛。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5.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悲观主义者说:这个世界有无数的墙。 乐观主义者说:这个世界有无数的门。
现实主义者说:这个世界由无数隔膜的墙和沟通的门组成。
请以“墙与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800字以上。
答案
一、(18分)
1.C(A呱gū B累léi 莫mù)
2.B(A蓬蒿 直截了当 C愤世嫉俗 D钟磬 弊在赂秦) 3.D
4.C(“拔出萝卜带出泥”含贬义,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出了另一个未曾暴露的
犯罪分子。)
5.D(A.三个并列短语都无法和动词“提升”相搭配。B.“膜拜、崇敬、羡慕”这三个
词有词义上的轻重之分,应按由轻到重进行排列,此句正好相反,所以“膜拜”和“羡慕”必须互换位置。C项,句式杂糅。要么说“对于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问题”,要么说“在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问题上”,不能杂合在一起说)
6.A 第一个句子是以“无可比拟的色态”为表达重点的(代词“其”的指代亦可证),
故下文只有先“色”(“绿、青、艳”)后“态”(“盈”),才是意思贯通的。第二个句子总体上是对“除夕守岁的热闹景象”提出新见,上文有“表面上看”,下文必是打破惯常的认识,从更深处论,“与其……不如……”表选择关系,强调后者的正确性、重要性,比表递进关系的“不仅……更……”表意更为恰当。 二、(12分)
7.B (其关系是指“生物控制论”和“仿生学”二者说的。) 8.D (控制论的定义是从产生的基础和研究的范围来下的。)
9.D (“机制”的最准确含义应该是指“机体构造”而不是指“机体限制”。) 10.A (偷换了概念,将原文的“之一”偷换成了“唯一”。) 三、(12分)
11.C(雅,意为很,非常);
12.D是(前一个)、才(后一个)(A中“以”均为连词“而”,B中“于”均为“在”,
C中“即”均为“就”)
13.C((1)(5)与表现勇武无关) 14.C(概括最全面最准确) 四、(18分)
15.(1)(他)揣测僧人(义端)一定要将义军的虚实报告金帅,赶紧追上去抓住了他。
(2)张安国正与金将痛快喝酒,(辛弃疾)就当众将他捆绑起来带走。(3)(朝廷)征召(辛弃疾)做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很看重他。 16.略
17.(8分)
①(4分)“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写诗人客居巴山之畔,触景生情:长夜漫漫,
8
秋雨连绵,秋池已涨,离家的人独自听雨,寂寞难眠。此句寓情于景,将游子漂泊异乡的惆怅和对故乡、家人的思念抒写得含蓄、感人。 “无端更渡桑乾水”一句,写诗人再度上路——
a“桑乾水”见证着自己将要远走他乡,有引发乡愁的作用。
b“无端”即没有来由的,流露出对漂泊生活无可奈何、无所适从的情绪,含蓄地表现了思乡怀旧的主题思想。
[评分标准:本题4分,观点1分,分析3分,只有观点无分析,不给分;第一小题的核心是“情景交融”,赋分重点在“结合作品分析”上,简单贴标签不给分;第二小题的核心是“局部与整体相关联”,落脚点是“引发主题或为表现主题服务”,a、b两点分析出一点即可;答案表述意思对即可。] ②(4分)(答案示例要点)
a时空组合的构思不同:李诗是由现在(巴山)想将来(长安),再由将来(长安)忆过去(今之巴山);刘诗是由现在(桑乾水)想过去(并州与咸阳),再由现在想将来(未知之所)。
b表现方式不同:李诗用景物点染传达感情,刘诗侧重直接抒情。
c抒情风格不同:李诗表达思乡之情较为含蓄、婉曲(寓有潜台词的书信问答、寓情于景、“何当”引发的耐人寻味的问话与遥想);刘诗表达思乡之情是直抒胸臆的(“忆咸阳”、“望故乡”)。
[评分标准:本题4分,任选一个角度作答,只要能言之成理即可;“论点”1分,结合作品简要分析3分;只有观点无分析,不给分。] 五、(18分)
18.①精神上的残废:根本不知,感受不到作品中的趣味。②精神上的中毒:趣味低劣,只
取恶劣作品寻求刺激或麻醉。③精神上的短视:趣味狭窄,囿于某一传统习尚。
19.①诊治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②要获得可靠的文学鉴
赏能力,就要像估计山的大小那样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20.(1)第一自然节中引用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话,是为了
引出不同的见解。
(2)第五自然节中引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话,是为了说明研究文学也像估山的大小一样,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也就愈可靠的道理。
(3)第六自然节中引用华兹华斯“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的话,是为了说明读者须时常创造文学趣味,使趣味广泛而鲜活。给分标准:只要言之有理就行。答一个给1分,答两个给2分,答三个给4分。
21.AC(B.作者是用估山来阐明“扩大眼界,加深知解”才能获得可靠的文学鉴赏能力这
一道理,并不是说要把所有的作品读尽。D.文中无依据。E.“以最快速度”、“征服得越快越多”等文中无依据。) 六、(12分)
22.大学比其他世俗机构更关注人的心灵发育与成长,他是呵护青年的至情至性的摇篮,也
是诱导青年反身体认人格奥秘的智慧谷,更是砥砺青年独立践行精神成年礼的祭坛。 23.人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而有机会却稍纵即失;贪婪不仅让我难以得到更多,甚至连原
本可以得到的也将失去。
24.(4分)答案示例:山坡上有一座小小的坟茔,不,那不是坟茔,那是朋友远离喧嚣的
小屋;几案上有一本厚厚的日记,不,那不是日记,那是朋友留下伴我的心灵。(两句围绕一个内容,每句2分,)
9
七、(60分)
25.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年轻时以蔡伯坚为师,与党怀英同学,并称辛、党。当初(辛、党)占卜仕途,将蓍草折断(占卜),怀英得到的是坎卦,于是留(在北方)为金主做事,而辛弃疾得到离卦,就下决心南归大宋。
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纷纷起义。耿京在山东聚集人马,号称天平节度使,调配管辖山东、河北效忠大宋王朝的军马,辛弃疾在耿京手下做掌书记,就劝耿京作南归决断。僧人义端,好论军事,早先辛弃疾有时跟他有来往。等到辛弃疾在耿京军中,义端也聚集了一千多人,(辛弃疾)劝他投奔耿京,让他做了耿京的下属。义端一天晚上,窃得耿京的大印而逃,耿京大怒,要杀辛弃疾。辛弃疾说:“请给我三天为期,不抓到他,再杀我也不晚。”他推测义端一定将义军的虚实报告金帅,马上行动抓住了他。义端(用计)道:“我知道你真正的命相,是青犀相,(你有力量杀人,(然而)幸运的是你不会杀我。”辛弃疾(并不理会),斩其首回报耿京,耿京更认为他是壮士。
绍兴三十二年,耿京命令辛弃疾带奏表归宋,宋高宗正在建康劳军,召见了他,嘉奖了他,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使掌书记的官职,同时用节度使印和文告召耿京。正遇张安国、邵进已杀耿京降金了,辛弃疾回到海州,与众人谋划道:“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于是邀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直奔金营,(此时)张安国正与金将饮酒兴浓,就当着众人将他捆绑起来带走,金将没追上他们,辛弃疾将张安国献给朝廷。(朝廷)在闹市中将张安国斩首。朝廷还是将先前的官职授予辛弃疾,改做江阴检判。当时他二十三岁。
乾道四年,(他)到建康府做通判。乾道六年,孝宗召见大臣们在延和殿对策。当时虞允文掌管国事,孝宗帝在恢复中原问题上态度坚决,辛弃疾乘机谈了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的人才,所持的观点强硬而直露,不被(孝宗帝)采纳。(辛弃疾)写了《九议》和《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给朝廷,论述(敌我)不利和有利的条件,形势的变化发展,战术的长处短处,地形的有利有害,极为详细。因为朝廷和金主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改任司农主簿,出任滁州知府。滁州遭战火毁坏严重,村落破败,辛弃疾放宽并减轻赋税,招回逃难流散的百姓,教练民兵,提议军队屯垦,于是创立了奠枕楼,繁雄馆。朝廷征召(辛弃疾)做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很看重他,叶衡入朝为相,竭力推荐胸有大志谋略过人的辛弃疾。(孝宗)召见,改任仓部郎官,做江西提点刑狱。(因为)铲平大盗赖文政有功,加官秘阁修撰。(后)调任京西转运判官,做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