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备植物细胞原生质体时,常用的酶是(B)。
A.纤维素酶和蛋白水解酶 B.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C.果胶酶和蛋白水解酶 D.蛋白水解酶和脂肪酶 2、植物受到干旱胁迫时,最先感受水分发生亏缺的器官是(A)。 A.根 B.叶 C.茎 D花.
3、下列生理活动与微丝无明显关系的是(B)。 A. 花粉管和根毛的生长 B. 染色体的向极运动 C. 含羞草的感震运动 D. 细胞的胞质流动
4、下列关于植物水势和水的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集流是植物水分进行长距离运输的重要方式 B. 水通道可以加速水跨膜运动的速率,也可以改变水运动的方向 C. 细胞吸水时水势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膨压的增加所致
D. 用干湿球湿度计测水势时,必须将装置放在严格控制的恒温条件下 5、C3、C4、CAM植物的碳固定的场所分别是(B)。
A.C3植物在叶绿体基质中,C4植物和CAM植物都在在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
B.C3植物在叶绿体基质中,C4植物在叶肉细胞细胞质和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
CAM植物在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
C.C3植物在叶绿体基质中,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CAM植物在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
D.C3植物在叶绿体基质和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C4植物在叶肉细胞细胞质和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CAM植物在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 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D)。
A.一般来说,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较高 B.C4植物的光饱和点低于C3植物
C.一般C4植物的CO2饱和点比C3植物高 D.一般C4植物的CO2补偿点比C3植物低 7、白天,CAM植物叶片酸度(C)。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8、下列不是作为判断植物的必需元素的标准的是(D)。
A.不可缺少性 B.不可替代性 C.直接功能性 D.直接利用性 9、氨的同化主要是通过(B) 循环进行的。
A.天冬氨酸-天冬酰胺 B.谷氨酸-谷氨酰胺 C.苹果酸-草酰乙酸 D.都不是 10、植株徒长,根冠比较小, 营养生长过盛是由于(A)。
A.磷肥过量 B.氮肥过量 C.钙肥过量 D.钾肥过量11、植物细胞对离子吸11、收和运输时,膜上起致电离子泵作用的是(C)。 A.NAD激酶 B.过氧化氢酶 C.ATP酶 D.硝酸还原酶 12、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
A.植物细胞K+通道对NH4+,Rb+,Li+,Na+不具有通透性
B.在低磷胁迫下,植物对磷的吸收调节主要是通过增加表达磷转运体来实现的
——
C.介质中存在的NO3对植物吸收NO3有强烈的诱导和刺激作用
D.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主要是通过钙的跨膜运转或钙螯合物的调节而实现的 13、植物体内有多种末端氧化酶,其中最重要的是(C)。 A.交替氧化酶 B.多酚氧化酶 C.细胞色素酶 D.抗坏血酸氧化酶
14、NADH的一对电子经呼吸链传递给氧气时可产生(C)。 A.1ATP B.2ATP C.3ATP D.4ATP
15、某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时RQ为1,该物质是(C)。 A.蛋白质 B.脂肪 C.葡萄糖 D.柠檬酸
16、下列对类囊体膜的叙述有误的是(B)。 A.类囊体膜主要包括脂类,蛋白质,色素。
B.类囊体与其他生物膜比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特别高占膜内全脂肪酸的80% C.PSII主要集中在基质类囊体膜上。 D.蛋白复合体在类囊体上是动态的。
17、处于第(A)单线态的电子回到基态放出的光是荧光,处于第(C)单线态的电子回到基态放出的光是磷光。
A.一 B.二 C.三 D.四
18、PSII的原初电子受体和最终电子受体分别是(C)。
A.去镁叶绿素分子 4Fe-4S中心 B.叶绿素分子A 质体醌
C.去镁叶绿素分子 质体醌 D.叶绿素分子A 4Fe-4S中心 19、下列哪种为能量传递抑制剂(C)。 A.DNP B.CCCP C.寡霉素
D.二氧苯基二甲基脲
20、与PSII上的电子传递链中的水的氧化无关的是(D)。 A.Ca B.Cl C.Mn D.Mg
二、简答题:
1、简述C4途径的3种类型 答:(1)NADP苹果酸酶类型。(2)NAD苹果酸酶类型。(3) PEP羧激酶类型。
2、简述光呼吸与暗呼吸的异同点
答:光呼吸是一个氧化过程,被氧化的底物是乙醇酸,故又称C2循环,只发生在光照下的
绿色细胞里,是由叶绿体、过氧化物体、线粒体3种细胞器协同完成的。暗呼吸是一个糖降解的过程,被氧化的底物通常是葡萄糖,代谢途径有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可以在暗处、也可以在光下的任何活细胞的线粒体或胞基质中进行。两种呼吸都是吸收氧气和放出二氧化碳。
3、长时间无氧呼吸,植物为什么会死亡?
答:植物体内长期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1) 无氧呼吸产生并积累酒精,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变性。
(2) 氧化1mol葡萄糖产生的能量(ATP)少,要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需要消耗更多的有
机物,使体内养分耗损过多。
(3) 没有丙酮酸的有氧分解过程,细胞中缺少合成其他物质的原料。 4、简述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 答:(1)通过离子交换吸附,把离子吸附在根部细胞表面。
(2)离子进入根内部。离子由根部表面进入根内部可通过质外体,也可以通过共质体。质外体运输只限于根的内皮层以外;离子通过内皮层进入导管,则只有经过共质体途径才能实现。共质体运输是通过膜系统(内质网等)和胞间连丝,从根表皮细胞经过内皮层进入木质部。
(3)离子进入导管。可能是主动地、有选择性的从导管周围薄壁细胞向导管排入,也可能是离子被动的随水分的流动进入导管。
三、实验题
1、种子活力测定
(1)、用溴麝香草酚兰(BTB)法鉴定种子生活力,发现一个种胚周围出现绿色晕圈,试问该种子的生活力怎样并说明理由。
答:凡有生活力的种子能不断地进行呼吸作用,吸收空气中的CO2,CO2溶于水生成H2CO3,H2CO3不稳定解离成H+和HCO3-。由于H2CO3不断解离,就使周围介质酸度不断增加。用BTB测定出酸度的改变。它的变色范围为pH6.0-7.6之间,在酸性介质中呈黄色,在碱性介质中呈蓝色,中间经过绿色。将种子种胚插入凝胶中经一段时间保温之后,观察发现种胚周围有黄色或绿色晕圈的即是活种子。出现黄色晕圈的种子生活力较强,而绿色晕圈的种子也有生活力,只是相对弱一些。
(2)、用TTC法测定种子活力,无活力的种子被处理后有以下哪种结果:(D) A、胚染成红色,胚乳无色 B、胚无色,胚乳染成红色 C、胚和胚乳均染成红色 D、胚和胚乳均为无色
2、用红墨水染色法测定种子生活力的原理是什么?胚乳细胞全部被染成红色,是否就判断胚乳细胞就是死细胞?
答:生活细胞的原生质膜具有选择性吸收物质的能力,而死细胞的原生质膜丧失了这种能力,
于是红墨水染料可进入死细胞而使其染色。活细胞不能吸收红墨水所以不染色。该原理仅适用于胚细胞,观察到实验中种胚不着色或着色很浅的即为活种子。
不是。胚内的细胞细胞膜选择透过性强,一般不被染色,而胚乳细胞成熟后,储藏大量营养物质,细胞膜多消失,失去了选择性,因此即使是活种子,也很容易被染色。因此,只能根据胚细胞是否染色进行判断。
四、讨论题
1、电子传递为何能与光合磷酸化偶联?
答:根据化学渗透学说,ATP的合成是由质子动力(或质子电化学势差)推动形成的,而质子动力的形成是H+跨膜转移的结果。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随着类囊体膜上的电子传递会伴随H+从基质向类囊体膜腔内转移,形成质子动力,由质子动力推动光合磷酸化的进行。 用以下实验也可证实电子传递是与光合磷酸化偶联的:在叶绿体体系中加入电子传递抑制剂如DCMU,光合磷酸化就会停止;如果在体系中加入ADP与Pi磷酸化底物则会促进电子传递。 2、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主要区别:
①光合作用以CO2、H2O为原料,而呼吸作用的反应物为淀粉、己糖等有机物以及O2;②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己糖、蔗糖、淀粉等有机物和O2,而呼吸作用的产物是CO2和H2O;③光合作用把光能依次转化为电能、活跃化学能和稳定化学能,是贮藏能量的过程,而呼吸作用是把稳定化学能转化为活跃化学能,是释放能量的过程;④在光合过程中进行光合磷酸化反应,在呼吸过程中进行氧化磷酸化反应;⑤光合作用发生的部位是在绿色细胞的叶绿体中,只在光下才发生,而呼吸作用发生在所有生活细胞的线粒体、细胞质中,无论在光下、暗处随时都在进行。
(2)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①两个代谢过程互为原料与产物,如光合作用释放的O2可供呼吸作用利用,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也可被光合作用所同化;光合作用的卡尔文循环与呼吸作用的戊糖磷酸途径基本上是正反对应的关系,它们有多种相同的中间产物(如GAP、Ru5P、E4P、F6P、G6P等),催化诸糖之间相互转换的酶也是类同的。②在能量代谢方面,光合作用中供光合磷酸化产生ATP所需的ADP和供产生NADPH所需的NADP+,与呼吸作用所需的ADP和NADP+是相同的,它们可以通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