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层医院开展药学服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来源:一二三四网
・188・ 临床合理用药2014年5月第7卷第5A期Chin j of Chmcal Rational Drug Use,May 2014。Vot7 No.5A 2.3蛋白质动物蛋白质升高血胆固醇的作用明显强于植物 4营养治疗 蛋白质,供给量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所需的时间和病变程度成 正比。植物蛋白,尤其大豆蛋白,可降低血胆固醇和预防动脉 粥样硬化,大豆蛋白既含有较高的植物固醇,又有丰富的氨基 酸,利于胆酸排出,减少胆固醇合成;大豆卵磷脂可帮助运转胆 固醇,故大豆蛋白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2.4脂类 4.I控制能量合并有肥胖或超重,通常全天热量2000~ 3000kcal,合并有高脂血症者应限制在2000kcal左右。碳水化 合物以65%左右为宜,蛋白质宜占总能量13%一15%,脂肪 应<20%。少量多餐,每天4—5餐,切忌暴饮暴食,避免过饱。 4.2限制脂肪与胆固醇脂肪数量和质量均很重要。脂肪的 摄入量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0%,不应超过25%,动物脂肪量应 低于10%,多食用植物油。多进食脂肪含量较低的食物,如 鱼、禽、蛋和瘦肉,鱼类含有大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预防血脂 异常和心血管疾病 。胆固醇摄人应控制在300mg/d以下, 应避免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 4.3适量的糖类和蛋白质患者应以复合碳水化合物为主, 2.4.1脂肪数量和质量:饮食脂肪影响血脂 脂肪饮食总量 是影响血胆固醇浓度的主要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和 病死率呈明显正相关。饮食脂肪质量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 率影响更大。人每天必须从食物获得必需脂肪酸,为体内不能 合成的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亚油酸是合成重要生理活 性物质的原料,抑制凝血过程,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防止动 脉粥样硬化形成,与冠心病防治关系非常密切。 2.4.2 脂肪酸比例:应注意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 例。饮食增加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 的含量,同时少进食饱和脂肪酸,血清胆固醇有中等度下降,并 有降低血液凝固的趋势。 2.4.3胆固醇和磷脂:冠心病患者血清胆固・醇浓度明显高于 正常人。饮食胆固醇摄入量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呈正相关。 黄豆卵磷脂可有效降低血胆固醇浓度,并能防治动脉粥样 硬化。 2.5维生素(1)维生素B1:缺乏维生素B 时会出现心肌代 谢障碍,严重可导致心力衰竭,引起脚气病性心脏病临床症状。 (2)维生素B,:是降脂药物,大剂量治疗高脂蛋白血症有一定 疗效;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 蛋白,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功效。(3)维生素B :能促进亚油酸 转变成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可使胆固醇氧化为胆酸,其与 4~6杯淡茶,能助消化和利尿。 亚油酸同时应用,能降低血脂。(4)维生素c:可降低胆固醇, 5小结 增强血管弹性、减少脆性,增加血管韧性,可预防出血。(5)维 随着人口进入老龄化社会。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我国 生素E: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抗凝血、改善末梢循环,防治 血管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J。因此,更应重 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视冠心病患者的饮食营养教育,使患者掌握饮食营养相关知 2.6矿物质及微量元素部分微量元素有抑制心血管疾病的 识,能做到自我保健和克服不健康的饮食行为习惯,从而有效 作用,如钙、镁、铜、铁、铬、钾、碘、氟,缺乏时可引起心脏功能和 地防治冠心病,提高生活质量。 心肌代谢异常。锌过多或铜过低时增加血清胆固醇含量。锌 参考文献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铜比值高时,血清胆固醇也增高。补充铬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 1袁香华.2012,19(33):109—110. 浓度,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铅、镉可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病。 3营养原则 2程晓蓉,邓香君.综合护理管理对老年冠心病及高危因素的预防价 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1):126—128. 3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05. 少用蔗糖、果糖,肥胖者应限制主食,可进食粗粮、蔬菜、水果等 含纤维素高的食物。摄入适量的蛋白质,以满足身体的需要, 尽量多食黄豆及其制品,可每周进食鱼2~3次,每次200g左 右,烹饪方法以清炖和清蒸为主。牛奶含有抑制体内胆固醇合 成因子,每天可饮250ml脱脂牛奶;蛋黄中的卵磷脂具有排除 体内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每天进食1个鸡蛋。 4.4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多食新鲜绿叶蔬菜,深色蔬菜 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可减少胆固醇吸 收。水果含有大量果胶,维生素C丰富,能量低。山楂富含维 生素c和胡萝卜素外,还有黄酮类物质,有显著扩张冠状动脉 和镇静作用。海带、紫菜、黑木耳等海藻类富含甲硫氨酸、钾、 镁、铜、碘,利于冠心病治疗。 4.5限制钠盐,禁饮烈性酒,提倡喝淡茶食盐控制在5g/d 以下为宜;禁饮56 ̄C以上的白酒;茶叶具有降低总胆固醇,降 血压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并能提供微量元素,每天喝 减少脂肪总量及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人,控制体质量, 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及饱和脂肪酸摄入比例为 1:1:1;限制摄入单糖和双糖,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供给适量 维生素及矿物质。 (收稿日期:2013—09—04) ・医院管理・ 基层医院开展药学服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易佑奎,王隽 【关键词】基层医院;药学服务;合理用药 【中圈分类号】R 95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 1674—3296(2014)05A一0188—02 开展药学服务的宗旨是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 作者单位:401326重庆市,重庆西南铝医院 有效性、经济性,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并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药学服务的关键是合理用药,通过加强临床药学服务, 可促进药学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临床合理用药20l4年5月第7卷第5A期Chin J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M 2014,Vo1.7 No.5A ・189・ 另外,药学服务对医院的建设及维护患者的用药安全具有重要 解答。通过开展药学咨询服务,让患者掌握必要的合理用药知 的临床意义。本文对基层医院开展药师临床药学服务对合理 识,增强其对药物治疗的信心和用药依从性,利于发挥药物治 用药的促进作用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疗效果。通过与患者的深入沟通,可对各种药品的质量、疗效、 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简单总结,有助于药师对药物的了解,同 l药学服务的概念 药学服务(phamlaceutical care,PC)是20世纪80年代由 时也加强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药学联合会(FIP)共同提出的,其 3.3 加强合理用药宣传药师对药物的性质、药理特点、适应 概念是指药师通过运用自身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包括医务 证及不良反应等均有具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应主动向患者介绍 人员、患者或家属)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应用相关的服 各种药物的服药方法、用量及禁忌等,同时对药品的有效期、真 务,这些服务主要包括药物的选择、药物信息及药物的应用知 假药品辨别、疗效差异等情况进行讲解,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 识等,旨在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与经济性,从而 生0另外,还可定期开展安全用药健康知识讲座,充分利用宣 改善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工作中,药师除完成配方 传册、海报、板报等形式帮助患者了解更多的安全用药知识,避 发药工作,还需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为患者在诊疗过程中遇到 免错误用药。通过加强合理用药宣传和开展社区安全用药健 的疑问进行解答。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1日渐完 善,医师、药师和护士的职能均被赋予新的职能,以患者为中心 的医疗模式逐渐代替了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医疗服务模 式 J。但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在开展药学服务方面的工作仍相 对滞后,开展药学服务对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2开展药学服务的必要性 2.1 医患共同需要基层医院的日常门诊具有工作量大、医 患沟通时间短等特点,同时随着药品的更新与种类的不断增 加,医师难以掌握所有药物的使用及配伍原则。另外,由于我 国人口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医药缺乏必要的知识,用药安全 隐患非常大。同时,医师也需通过药学服务完善自己的知识架 构,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因此,在基层医院深人开展药 学服务是医师、药师和患者共同的需要,在保证医疗质量、减少 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2.2医院管理需要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入及医疗保 险制度的开展,医疗市场的竞争Et趋激烈,患者对医院的要求 也不仅局限于疾病治疗,对医院的医疗水平、服务质量均提出 了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基层医院进一步开展科学管理。将 药学服务作为基层医院的工作重点,对提高医院现代化管理水 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满意度均有很大帮助。 2.3促进合理用药近年来,药物的研发速度空前加快,药品 的种类也迅猛增长,滥用抗生素等不合理用药现象也越来越 多,尤其是在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更是难以控制。不合 理用药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增加患者经济负担,浪费 社会医疗资源。根据我国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的统 计报告显示,在我国每年约有250万患者由于药源性疾病住院 治疗,约有19.2万患者在住院过程中死于用药不当 。因此, 长期深入地推进药学服务在基层中的开展,对促进临床合理用 药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3开展药学服务途径 3.1 提高药师专业水平在基层医院中开展药学服务的最大 阻力来源于药师对临床医药学知识的缺乏,作为药师,应掌握 各种药物的药学、药理学、毒理学知识,并了解药物的研究进 展,同时在工作中不断丰富实践用药经验,为临床治疗方案提 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因此,药师应加强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 与研究,充分利用专业书籍、报刊、媒体、网络信息渠道及时更 新充实自己的药学知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在工作中通过与 患者多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因、诊断及用药情况,监测药 物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3.2药物咨询服务在医院设立药物咨询窗口,由专人负责 为患者提供药物相关信息咨询服务。在临床中,有针对性地对 患者进行用药随访,对患者咨询的问题认真给予解答并记录, 对未解决的问题登记患者联系方式,经查阅文献、资料等及时 康知识讲座,可更好地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工作。 3.4收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 近几年,药品不良反应在临床 治疗中呈逐年上升趋势,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已成为药 师日常工作的核心工作之一。・我院通过组织业务学习、制作药 品不良反应知识宣传资料等途径,配合收集临床药品不良反应 病例,有效降低了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登记收集的 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情况,上报至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为其 他地区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提供依据。 3.5开展治疗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血药浓度监测是临床药 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医疗水平限制,许多基层医院很 难开展血药浓度的监测。但可通过现有的仪器对治疗窗相对 较窄的药物(如他克莫司FK506、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环孢素 A等)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计算药代动力学 参数,制订出更合适的给药方案-oJ。 4体会 . 评价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临床药学 服务,有效开展药学服务工作可减少用药不合理或错误用药所 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同时节约医药资源。现 阶段,我国临床药学工作正处于发展初期,阻碍因素非常多,尤 其是在基层医院开展的限制更大。要求基层药师从自身做起, 提高业务素质,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同时, 医院领导和临床医师也应给予充分的配合和支持。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医疗模式已发 生了根本的改变,药学服务的职能也由以前单一的满足临床用 药需求为中心的供求模式逐渐转为以患者为中心的监护模式。 药师的工作重心由药房窗口转向患者,临床药师应利用其专业 知识向患者提供直接的、负责的药物相关服务,从而提高药物治 疗的安全睦、有效性与经济性。总之,临床药物服务工作需全体 医务人员齐心协力,共同实现我国药物服务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旭霞.开展药学服务促进基层医院合理用药[J].中国中医药咨 讯,2011,3(23):397. 2 王华飞.临床药师通过药学信息服务参与合理用药的实践和体会 [J].中国执业药师,2010,7(6):19-21. 3姚锦芳.基层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5(29):161,I62. 4周述萍.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药学监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 药指南,2012,l0(3O):395. 5黄文娴,任芳.开展医院药学服务的理念[J].中华全科医学i2ooo;1 (7):107—108. 6蒋蓉,陈永法,邵蓉.提高社会药房药学服务水平,促进合理用药 [J].上海医药,2009,30(1):29—30. (收稿Et期:2013—09—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