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共晶转变和共析转变的产物都属于 两 相混合物。
2、塑性变形后的金属经加热将发生回复、 再结晶 、晶粒长大的变化。
3、共析钢的含碳量为 0.77% 。
4、Q235钢的含义是为 屈服点数值(屈服强度)为235MPa的碳素结构钢 。
5、单晶体塑性变形中滑移的实质是 在切应力作用下,位错沿滑移面的运动 。
6、体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为 68% 。
7、根据钢的成分、退火的工艺与目的不同,退火常分为 完全退火 、 等温退火 、
均匀化退火 、 球化退火 、 去应力退火 等几种。
8、钢在奥氏体化后,冷却的方式通常有 等温冷却 和 连续冷却 两种。
9、在铁碳合金的室温平衡组织中,强度最高的合金含碳量约为 0.9 %。
10、工具钢按用途可分为 刃具钢 钢、 模具钢 钢、 量具钢 钢。
11、常用测定硬度的方法有 布氏硬度 、 洛氏硬度 和 维氏硬度 测试法。
二、判断题(本大题10分,每小题1分)
(在括号里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单晶体具有各向同性,多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 × )
2、物质从液体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的过程称为结晶。 ( √ )
3、共晶转变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4、铁素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5、热处理选用的钢一般为本质细晶粒钢。 6、热处理的加热,其目的是使钢件获得表层和心部温度均匀一致。 7、弹簧在热处理后再进行喷丸处理,目的是在表面形成残余压应力。 熔点为232℃的锡在室温下的塑性变形是冷加工。 9、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愈大,则结晶后金属的晶粒愈粗大。 10、铸铁经过热处理,改变了基体和石墨形态,从而提高了性能。 三、单选题(本大题20分,每小题1分)
(不选、错选或多选答案者,该小题不得分) 1、在晶体缺陷中,属于面缺陷的有 。 ①间隙原子 ②位错 ③晶界
(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③)
( 2、建立相图时采用的冷却速度应为 。 (③)
①快速 ②中速 ③极缓慢
3、在发生共晶转变L→α+β时,L、α、β三相的成分为 。 (②)
①相同 ②确定不变 ③不断变化
4、对板料进行多次拉伸时,为了消除形变强化,中途应进行 。 (②)
①完全退火 ②再结晶退火 ③正火
5、正火是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采用的冷却方式是 。 (③)
①随炉冷却 ② 在油中冷却 ③在空气中冷却
6、合金固溶强化的基本原因是 。 (②)
①晶粒变细 ②晶格发生畸变 ③晶格类型发生了改变
7、大多数合金元素均在不同程度上有细化晶粒的作用,其中细化晶粒作用最为显著的有 。 (③)
①Mn,P ②Mn,Ti ③Ti,V
8、分级淬火的目的是 。
(②)
①使工件在介质停留期间完成组织转变
②使工件内外温差较为均匀并减小工件与介质间的温差
③使奥氏体成分趋于均匀
9、一个合金的室温组织为α+二次β+(α+β),它由 组成。 (①)
①二相 ②三相 ③四相
10、制造普通螺母的钢应选用 (①)
①Q235 ②65Mn ③T12
11、渗碳体的性能特点是 (②)
①强度和硬度不高,塑性良好
②硬度高,极脆,塑性几乎等于零
③强度较高,硬度适中,有一定的塑性
。
。
12、一个理想的淬火冷却介质应具有的冷却特性是 。 (②)
①在约550℃以上高温区冷速应尽可能缓慢,在低于约250℃的低温区应具有足够快的冷速
②在约550℃以上高温区冷速应具有足够快的冷速,在低于约250℃的低温区应尽可能缓慢
③从高温至低温一直保持足够快的冷却速度
13、将变形金属加热发生再结晶转变时 (②)
。
①只有晶格类型发生变化
②只有晶粒大小、形状发生变化
③晶格类型、晶粒大小、形状都发生变化
14、挖掘机铲齿、坦克和拖拉机履带宜采用 。 ( ③)
①可锻铸铁 ②球墨铸铁 ③高锰钢ZGMn13
15、除 元素外,其它合金元素溶于奥氏体后,均能增加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 (①)
① Co ② Cr ③ Mn
16(②)
、属于体心立方晶格的金属有 。
①α-Fe、铝 ②α-Fe、铬 ③γ-Fe、铝
17、每个体心立方晶胞中包含有 个原子。
(②)
①1 ②2 ③3
18、在以下晶体中,滑移系数目最多的晶格类型是 (② )
①密排六方 ②体心立方 ③简单立方
19、欲要提高18-8型铬镍不锈钢的强度,主要是通过 (③)
①时效强化方法 ②固溶强化方法 ③冷加工硬化方法
20、在Fe-Fe3C相图中,共析线也称为 (①)
① A1线 ② ECF线 ③ Acm线
。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