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民用航空器维修的安全管理研究

来源:一二三四网
管理论坛科学大众·Popular Science2019年2月

民用航空器维修的安全管理研究摘 要:基于对民用航空器维修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分析,文章提出了针对这类安全事故的防范方法,让维修人员能够更加安全地完成各项工作。关键词:民用航空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在民用航空器的维修中,很少涉及焊接、机体拆装等大型工作项目,维修人员只须按照相关工作规定的要求,根据维修生产指令单完成各类项目即可,这导致维修人员和航空公司不注重安全管理工作。事实上,在各类民用航空器的维修中,维修人员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较高,其原因是未能建成安全管理的工作体系。

1 民用航空器维修中的安全管理问题1.1 安全思想不足

在安全管理中,要保证一线维修人员和上级管理人员都具有全面的安全意识,在这一管理模式下,保证在维修工作安全性的基础上完成维修中的各类子项目。在维修工作的落实中,除了要树立各类维修人员的自身安全思想,也要通过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将安全思想融合到整个维修过程中,提高维修工作

的质量[1]

在当前的实际安全管理工作中,可以发现维修人员对自身安全防护方面的重视程度较低,工作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在民用航空器中留有安全隐患。同时,在当前的维修工作中,会在维修现场设置上级管理人员,完成对各项工作的检查,就这类人员发挥的实际作用和效果来看,并未能全面发挥应有的现场管理作用。

1.2 工作缺陷问题

在民用航空器的维修中,要能够排除航空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所以对于各类维修人员来说,需要最大限度地防止在工作中留下工作缺陷,这一要求也是对自身工作价值的最好体现。

在当前的航空器维修工作中,可以发现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大量维修人员未能按照已经建成的规章制度完成各项工作,尤其是一些操作较为繁琐复杂的维修项目,一些维修人员在实践中采用其他的维修方法,虽然从短期内能够达到维修效果,但是容易由于一些主观因素,出现小型构件错漏装等问题,导致工作中出现缺陷,降低了航空器的安全性。1.3 制度建设不全

在民用航空器的维修中,要求所有维修人员都能够依照建成的规章制度完成维修工作,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这种方法取得的效果较差。原因包括两个方面:(1)规章制度本身存在问题,例如未能说明整个维修流程,只是单一的逐层上报或传达,或者在发生紧急事件时,工作人员难以采用即时、合理的措施解决这类问题,降低了系统的运行质量。(2)当前航空公司在各个机场中派遣的维修人员数量不足,为提高维修速度,一些维修人员难以重视对自身的安全防护工作,导致在工作中存在安全隐患。另外,为了追求进度,一些维修人员也会采用简易方法完成各项维修工作,使维修质量大打折扣。

作者简介:周峰(1987— ),男,上海人,助理工程师,学士;研究

方向:民用航空器维修的安全管理。

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周峰

2 民用航空器维修中的安全管理方法

2.1 针对人员的管理方法

人员管理的对象为一线维修人员和现场监管人员,要从两个方面提高对这类人员的管理效果。

(1)对于现场管理人员来说,主要的管理方法是培训,培训内容为各类安全防护设备的质量和工作效果,例如在机身设备检查中需要应用的工作梯来说,管理人员在这类工具应用前,要完成对工作梯绞链、合页的检查工作,当发现相关构件中存在安全隐患时,则该设备不可应用于后续的检修工作中,防止发生检修人员坠落事故[2]。另外,在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完善中,要求管理人员完成对一些维修人员工作状态的分析和记录,对于工作状态不佳,或者安防设备佩戴不全的人员,不可让其参与维修工作。

(2)对于一线维修人员来说,需要了解各类维修工具的操作方式,尤其是一些特殊维修项目,需要应用的孔探、吊装和打磨工具,要保证维修人员可以正确操作这类设备。另外,在具体的工作中,要让所有维修人员对安防设施的应用原理、应用方法有深度了解,发挥这类设施的安全防护作用。2.2 针对工作的管理方法

在民用航空器的维修中,也需要融合安全思想以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质量,让航空器能够安全运行。

(1)在具体的管理中,要完成对一线维修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工作,让其深度了解各类工具的应用方法,同时,能够依照飞行员的描述找到航空器的安全隐患,以排除航空器中的故障。另外,这类人员要对电气系统、机械系统等基础学科有深入了解,提高对各类故障的排除效果。

(2)要提高一线维修人员与现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对于一线维修人员来说,短期内可以对管理制度调整与分析,让其能够全面研究各类工作项目,严格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当他们通过大量实践工作对规章制度有深入了解后,自然能够更好地遵守这一制度,并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对于现场监管人员,要求一线维修人员完成记录表中的内容填写工作,并要求现场监管人员签字,建成相应的长效追责制度,这种方式自然能够提高各类工作人员的责任感。

(3)建立巡检制度,民用航空器中小型构件的数量极多,在维修中容易出现疏漏,要提高维修后航空器的飞行安全性,需要完成对整个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工作。在某维修人员完成相应的维修工作后,由检验人员、现场管理人员分别完成对维修结果的检查工作,发现维修工作无问题后,才可确定完成相应的维修项目。3 结语

在民用航空器的维修工作中,当前存在的安全问题包括规章制度建设不全、工作体系落后和安全思想不足,这些问题既降低了维修人员的自身安全性,又无法保障维修质量。相关部门应提高航空器维修中的安全性,关注维修中的工作人员安全和维修方法安全,从整体上提高整个维修工作的落实质量。[参考文献][1]李姗姗,石冬剑,严帅.民用航空器维修技术探讨[J].民营科技,2018(7):25.

[2]2018杨若庸(1):.民用航空器维修的安全管理分析200,202.

[J].科技经济导刊,- 13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