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说得好:“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为了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制定以下指导计划:
1、指导预习新知,培养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是学生感知新知,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教材特点恰当地提出要求,指导学生预习。预习时,要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先给学生提供直觉的范例或基本模式,通过一定量的训练,促进学生把老师教的学习方法内化为自己的学习方法。
2、上课做到“听、记、练”。
把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放到课堂上重点听,必要时还需做好笔记,并通过一些练习题加以巩固。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单把概念、定理、法则记住还不能解决问题,只有通过不断训练才能减少计算中的错误。要会通过比较,发现问题,寻找规律,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3、课后作业要做到“看、问、思”。
课后要培养良好的做作业习惯。要养成作业前先看书的'习惯。做作业前要认真复习例题的解题格式、步骤和方法。要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如遇到难题不会做时,可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弄懂以后独立完成。要养成对已做作业进行再思考的习惯。每次做新的作业之前,最好对前一天的作业进行反馈,包括:题型、解题思路、出现问题,也可收集错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