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
目 标
任务及措施
备注
学年
1、学生学习习惯好,学习的主动性较强。
2、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强,能从教材的深度、广度去挖掘教材的内涵。
3、反思型、研究型、学习型优秀科组的建设初具模型。
4、初步实现有效教学,期末检测合格率在85%以上。
5、教学制度合理,教学常规工作按制度顺利开展。
1、加强集体备课和校本培训,完善行政随堂听课制度。
2、校外参与校际协作联盟,组团发展的策略;校内师徒结队子,以弱带强,促进整体师资的提高。
3、启动优秀科组评比。
4、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5、举办各种学生竞赛活动。
学年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2、教师能灵活恰当地把握教材,理论水平较高,教学创新意识强。
3、反思型、研究型、学习型优秀科组的建设逐渐完善,各科组培养出一支善于反思、善于学习的教师队伍。
4、实现有效教学,在保证合格率85%以上的同时,培养部分优秀生。
1、加强集体备课和校本培训。
2、参加联盟及对外课例研讨。
3、开展优秀科组的评比活动。
4、举办各种学生竞赛活动。
5、参加各级学科教学及论文评比。
学年
1、学生学习习惯好、学习主动性强,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2、建设好反思型、研究型、学习型优秀科组,形成一支反思型、研究型、学习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课堂教学效率高,学生期末检测合格率在95%以上。
1、充分利用课题研究成果来促进教学工作。
2、举办教学比赛,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地提高。
3、评比优秀科组。
4、举办各种学生竞赛活动。
5、搭建平台,使积极向上的老师外出学习。
学年
1、班风、学风好,学生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具有主动发展的意识。
2、建设好反思型、研究型、学习型优秀科组,形成一支反思型、研究型、学习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课堂教学效率高,学生期末检测合格率在90%以上。
1、充分利用课题研究成果来促进教学工作。
2、举办教学比赛,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地提高。
3、评比优秀科组。
4、举办各种学生竞赛活动。
5、搭建平台,使积极向上的老师外出学习。
学年
1、班风、学风好,学生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具有主动发展的意识。
2、建设好反思型、研究型、学习型优秀科组,形成一支反思型、研究型、学习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课堂教学效率高,学生期末检测合格率在90%以上。
1、充分利用课题研究成果来促进教学工作。
2、举办教学比赛,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地提高。
3、评比优秀科组。
4、举办各种学生竞赛活动。
5、搭建平台,使积极向上的老师外出学习。
(三)干部队伍建设
总目标: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塑造一支理论水平高、管理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干部队伍。
学校管理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素质,因此,加强党、政、工、青、团负责人的管理能力,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创新能力,塑造一支具有较强理论造诣、先进管理理念、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对学校实现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继续利用行政例会及业务学习时间,进行教育理论和时事政治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2、加强自我修养建设,提高教学和管理能力。干部要在教学工作中加强自律,身先士卒,做出表率;在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学习,主动创新,在实践中成为一个学者型的管理者,塑造乐于奉献、勇于开拓、与时俱进的管理人员。
3、实行 中层干部听课和对口班级、对口教师跟踪制度,要深入一线、深入课堂,了解教学、了解学生,倾听教师的声音,知道教师的需求,尽努力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
4、重视后备干部的培养。完善后备干部的选拔标准,制订后备干部培养计划,定期接受专家指导,在学校工作实践中锻炼和提高管理能力,建立一支稳定、团结的后备干部队伍。
(四)总务工作
总目标:加强学习,熟悉后勤工作的相关法律及工作流程;优化、美化校园环境,建立物美价廉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加强校园基础设施、教学设备的规划和更新,以“服务.保障”为宗旨,提高后勤管理水平。 主要工作:
1、加强后勤人员的思想政治学习和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引导后勤人员注重岗位形象,牢固树立为全校师生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的思想,做到工作主动及时到位。
2、加强日常过程管理,加强各项设施的维护,定期检查与核对固定资产,及时做好固定资产的入库及报废工作。
3、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根据学校特色创建工作及教学需要逐步建立精、细、美、有内涵的校园环境。
4、校园地面的零星建设及课室的装修工程。
5、语音室的报废及电脑室的电脑升级项目。
6、学校跑道及篮球场的翻新工程。
7、会议室及电教室的改建工程。
8、探究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的建设与翻新工程。
(五)教师专业发展
总目标:引导教师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把校本研训与科研课题研究相结合,提高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在实践中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总结出符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成形自己的教学特色;以人为本,加强骨干教师、新教师的培养,通过建立“一带一”的成长互助机制,建立“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机制,建设一支以科组为龙头的科研型教师队伍。
主要工作:
1、加强对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教育,提供自我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引导教师将工作与实现自我价值相联系,在工作中体验成功。
2、致力于研究型科组的建设,促使教师养成勤于读书、勤于采撷的好习惯,做研究型的教师。倡导善于规划、选择性地学习、批判性地思考、创新性地实践的自我发展氛围。
3、组织教师参与科研工作,以校本教研、问题研究、科组建设、项目研究为主渠道,促使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通过写实验案例、论文、研讨课例、反思等活动促使教师不断地成长。
4、探索适合课程改革的校本培训模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一带一”、“组团互助”、网络教研等形式,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建立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的,促进教师素质不断提高,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教师培训模式。
5、搭建舞台,指导、支持教师参加各类竞赛活动,鼓励教师发表论文、参与编写校本课程,向着研究型或专家型教师目标不断前进。
6、要加强对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培训,重视对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思想建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