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廉为本,洁身自好—读《生死门》有感
江口中学初二(4)班 邓子滨 指导老师 陈日雄
某县的县长夫人被大火烧死,有人举报奸情所致,一位女法官深入调查,拉起了一张反贪污的大网……
其实,在这部小说里贿赂者和受贿者都深受其害,他们被名缰利锁束缚着,拼命挣扎着……
贿赂者,迷失了自我,抛弃了自尊,宛如大海中的一叶扁舟随波逐流。当他赞叹着人生美好、前途无量时,又何曾想过有一阵阴霾笼罩着他,使他的人生之路模糊不清,直至缥渺,消亡。一旦黄粱梦醒,却发现自已已坠入深渊。
对受贿者而言,就像歧路亡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虽然家财万贯,但也掀走了人生道路的铺路石。在不久的将来,一张由法律编织成的网正悄然无息地向他靠近。
但有的人就是执着于追逐虚无的东西,像夸父追日。不同的是,他们的是晦暗,而不是光明。原本,他们的名字可以被人们铭记,他们的功绩能够为人们传颂。但一时的头昏却酿成了千古恨,永远被钉在了耻辱架上。王宝森的畏罪自杀,许迈永的死刑,不就为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敲响了警钟吗?
名利如磁石,诱引多少人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倒不如持清廉之灯火,照亮旖旎之人生。
陆绩的两袖清风,包青天的铁面无私,王昌龄的冰心玉壶,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清廉的涵义。他们的灵魂,如长江黄河,源远流长,滋润了一方人民的心田,营养了一片贫瘠的土地,夯筑了廉洁的里程碑。
廉洁不仅是一种品格,更应是一种道德,而这种道德是刻骨铭心的。就像大海中的一座灯塔,只要你睁开心灵的眼睛,就可以发现它是那么的耀眼。它既是于谦的“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也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既是周敦颐的“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也是朱鎔基的“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它就是一个标杆,一个普罗大众心中永恒的标杆。
其实,成为一个廉洁的人,就应让春雨洗刷心灵的污秽,让春水浇灌心田里的那一朵花,让花朵迎接心中的光芒,绽放,飘散,像一叶蒲扇吹散了脑海的茫然,像柳絮因风而起。
依我看来,“廉”,即为“广兼”,就应放眼苍穹,心装百姓;“洁”便是“汗水,吉祥”,就应脚踏实地地耕耘,“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
善恶之分,一念之差,《生死门》不正如此。
生死之别,清廉与贪婪的抉择亦在一念思量,请君三思。
望以廉为本,洁身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