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
石家庄市四十二中初三二十班张婷
岁月匆匆,旧人早逝,新人已去,不变的仍只有那一袭青衣。——题记
我抬首,随着“咿呀”轻吟回眸望去,那台上的人依旧是一袭青衣,只是台下的观众却寥寥无几,而他似是完全没有注意到般,依是勾唇浅笑,浅蓝的水袖微微一摆,荡出似水流年,罗裙飘扬,小小的绣花鞋漾出朵朵莲花。
只是眉间却有淡淡忧愁,许是年华已逝,今不复古了罢。
还记得小时候,茶余饭后,奶奶总会带着我们去庙里欣赏他的戏,彼时他还是青年,扮的便是那闺中含羞带怯的女子,明眸皓齿,眉清目秀,水袖轻舞,莲步生花,似翩翩飞舞的玉蝶。
那身青衣随着她的身影上下翻飞,淡雅轻简,映衬着她如泼墨画中的仙子,清新脱俗,我不禁看痴了去,望着身边的老人,却发现奶奶不知何时早已随着他轻细的嗓音摇头晃脑唱了起来。
我有些不明所以,但他唱的却是好听。那时的我心里想,以后也一定当个戏子!
只是时间似乎总也不想给我个机会,同时也一点点掐灭我心中的火光,直至完全湮灭。慢慢的,我的生活也仅余学习,学习,学习。而时光匆匆,我只得在闲暇之时,偶尔看看戏曲,而那抹青色,也仅存在了心中,那一袭霓裳,我想不知何时才能见到。
想来也是缘分,那日奶奶打来电话,我才知道是奶奶生日到了,只是她的寿礼却总也不知道该选些什么,脑海中却猛然浮现出那抹青色。“请戏班子吧。”我不知怎的,就忽然出口,“奶奶喜欢这个。”父母有些犹豫,许是认为这个已经不再入流,他们请皱眉头,回眸相视,思虑半晌,实在想不出什么别的主意,也只得同意了。
……
我蒙着奶奶的双眼走进了大院,手下的触感已不似当年那般细腻,是那样的粗糙,也浸透了沧桑。
我抬眸,却看到还是那棵槐树,那树的主干又粗了好几圈,朝朝夕夕,也不知又刻上了多少年轮。那戏台,还是那座戏台。阳光透过槐叶照在那青石板的底面上折射入眼,多年未来,竟又光滑了许多,也许是被雨水冲刷的,亦或许是调皮的孩子趴在上面玩过家家,总之边角也有些磨损。戏子们在动手搭台,那些人或凭或立,一如当年,只是身手已不似曾经那般轻巧。父母上去和他们交涉了几句,下来时悄悄对我感慨,他们也是老了啊!
只是那青衣依旧如前,不曾变迁。
一切完备后,我松开捂着奶奶的手,她双眸微瞪,十分惊讶,双手微微颤抖着,眼角似闪着点点晶莹,到底是不是,我已从她浑浊的双眼中看不清什么了。
戏子青蓝的衣衫微微摆动,只是此次扮演的却是迟暮的美人,依旧唱着、笑着,那双眼还是明亮的,却已浸透了苍凉;那唇还是微勾着,却不知何时点绛了哀伤;那嗓音,还是悠长绵延的,却尽是感慨悲凉。曾一度在发间叮当作响的玉步摇,此刻也仅是悠悠的晃着,晃着……
不变的仍只有那青衣,还是那般轻盈,鲜艳……
戏还未唱完,奶奶却忽然流下了泪,我抬头看向那些戏子,他们还是微微勾着唇,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并没有哭出来,我想,或许在心中,也默默流着泪罢。
台下除我们家,再无他人。
我低头望着奶奶,又随着那“咿呀”轻吟回头望去,那台上的人依旧是一袭青衣。
那袭青衣仍在风中微微摇摆,裙角悄悄漾起点点水波,它没有说话,只是从始至终,就那样默默看着。
那袭青衣有没有哭呢,我不知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